湖北一厅官降为科员后获十万经费!这些降职落马官员又逢“第二春”

官员违纪被降职后,竟然还能获得10万元研究经费?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称,湖北省加强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让“有错干部”变成“有为干部”。

有媒体梳理发现,受处分甚至身陷囹圄后搞科研、著书立说的“励志官员”,以及出狱后发起“逆袭”、实现人生“反转剧”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原交通局副局长兼总工 带领狱友一起搞发明

据《成都晚报》报道,四川省某市交通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腾思,曾获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006年,因受贿罪被判刑7年。在狱中,腾思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独自研制的“水下浇筑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显示仪”获得了了国家专利局认证。此后,腾思与因受贿罪入狱的,技术员出身的四川省某市粮食局局长,设计出壁挂式点烟架,做出来的9个实物目前已安放到监区内使用。

腾思还邀约其他服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制一套桥梁险情自动报警系统。腾思说,桥梁上安装了这种设备,一旦遇到大洪水、外力冲击,建筑体可能发生扭曲坍塌险情前,便能自动发出警报,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而因为发明创造,他和搭档获得了减刑的机会。腾思透露,出狱前,肯定能完成“四大发明”。

“监狱爱迪生”南勇 发明专利还写小说

原足协副主席、原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主任南勇在狱中,成为“监狱爱迪生”。

他因为获得4项专利和出版一本小说而获得一年减刑。

4项目专利包括“足球射门练习装置”和“便携式球门”两个体育专利,和 “移动终端支撑架”“台式电脑显示器组合体”两个非体育的专利。

发明专利之外,南勇还创作了一本12万字的长篇小说——《孤独的祭灵者》,并出版发行。这为他赢得了两个月共计180分的积分,即一个监狱表扬的奖励,相当于两个月的减刑。

原市委书记收废品一年赚10多万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990年,42岁的杨振海被任命为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委书记。6年后,杨振海因受贿罪被判处8年徒刑。一直到了2004年2月,杨振海被提前释放。

这位从河南焦作矿业学院毕业的原市委书记,在步入政坛之前,曾经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家冶炼厂从技术员做到工程师,再做到厂长。在出狱后,妻子曾要他“找找市里的领导,安排到技校当老师”,儿子建议父亲去某钢铁公司,但是杨振海选择了“废品收购生意”,一年净赚12.8万。

一年后,他又被一个工厂聘为副厂长,主管生产和技术革新。

落马局长逆袭成“网红经济学家”

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这些年来很活跃,频繁亮相于各种场合,谈房产、谈股市、谈GDP增速,由于话题分量足,屡屡成为各大财经媒体报道的焦点。

而在12年前,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他,因在职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等问题,被双开并免去局长职务,获罪入狱一年。

所以,邱晓华如今的头衔有两个: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由于邱晓华发表的经济观点贴近时事,颇有见地,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流传甚广,这让他成为当下颇具知名度的经济“网红”。

编译局原局长进军学术圈

据《钱江晚报》报道,2015年1月,新一期的《学术交流》杂志出炉后,有眼尖的读者在一幅照片中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不错,那正是十八大后被免职的首个中央部门“一把手”——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

2013年1月17日新华社发布的消息称,衣俊卿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而被免去时任职务的。时隔22个月之后,衣俊卿衣冠楚楚地坐在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合影正中央。

END

来源 | 观海解局,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