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付出了這麼多,學生卻給我打低分,班主任就該得過且過嗎?

三年前我帶的這個班是我從教以來付出的心血最多的班級,也是成效最顯著的班級,但是,也是最令我失望和心寒的班級。

至今,我也沒有完全明白為什麼……

我付出了這麼多,學生卻給我打低分,班主任就該得過且過嗎?

從他們進校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這個班帶好。

於是,我確立了“以閱讀促學習,嚴格管理而不專制”的班級管理原則。

首先,我在班級建立了“圖書館”。

開學之初,我就讓每個同學帶課外書放在教室裡,我也把自己的書帶來,供他們閱讀。然後,制訂閱讀條例,選定圖書管理員,班主任課時舉行“閱讀交流會”,和他們分享閱讀體驗。開始時,一些同學還是想玩手機,我又制訂手機管理條例,漸漸使得少部分同學不再帶手機到學校,大部分同學不再把手機帶到教室。

目的:因為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貪玩,尤其愛玩手機遊戲,不愛讀書。而建立班級圖書館,可以讓他們靜心學習,增加知識積累。

成效:教室裡基本上沒有人玩手機,自習課都是做作業或讀書,學習狀態令人滿意。

其次,我制訂嚴格的班級管理條例,從“人治”,到“法制”,再到“自我管理”。

剛進校時,他們不熟悉學校的規定,也有不少同學故意遲到、早退、玩手機,甚至還有抽菸、打架等嚴重違紀。我就通過“人治”來告訴他們該怎樣做;以及違紀後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幾個月後,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制訂班級管理條例,給他們充分的民主,先是討論,然後修改,最後張榜公佈。條例分“扣分表”和“加分表”兩項,有懲罰,有獎勵,再有違紀,就根據條例來處理。

目的:因為三年後他們要進入大學學習,所以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否則將無法適應高校生活。

成效:違紀行為越來越少,我也越來越省心。

第三,我一直堅持民主管理班級,任何規章制度都是在討論之後才制訂,任何規章制度都可以隨時更改,任何學生都可以給提意見。

我建立了學生群,建立了家長群,加了很多同學為好友,經常召開家長會,就是想和學生及家長共同研究怎樣共同管理好班級,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升入高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年以來,我一直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嚴格的同時,耐心、寬容,而民主。我儘量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我教育他們不要虛偽,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我付出了比其他班主任多得多的精力,班級也在一天天地按照我預想的狀態往前發展。

我付出了這麼多,學生卻給我打低分,班主任就該得過且過嗎?

但是,第三年,學校對學生進行的班主任測評結果令我驚訝:

系部共二十多個班級,我的得分是倒數第二,67分(倒數第一的是另一位同樣嚴格而負責的班主任,她看到結果,當場痛哭)。

這沒什麼,關鍵是,另外幾個我們平時根本看不上的班級,每天自習課學生在教室玩手機、聊天甚至打鬧的班級,班主任很少到校、經常班會課遲到甚至放任不管的班級,學生對班主任的評價竟然都是99甚至100!

我知道,我的班級並不完滿,還有很多問題,但是是好是壞,領導看得見,家長看得見,學生感受得到,因此,這樣的結果 ,我肯定無法接受。

於是,我和班長了解了情況,結果是:

她說:測評時,學生會幹部說了,隨便打分,反正班主任看不到。

後來又加上了一條:同學們很想每次集體活動都能讓你和我們一起參加,然而有幾次,您並沒有來,我們很失望……

然後就沒有了。

我無語。

其實,每次班級活動,我都儘量參加,上面提到的幾位班主任,基本是不去的。但是,有事的時候,我只好向領導請假。結果 ,這也成了我的過錯。

就是說,在他們眼裡,作為班主任,我並沒有嚴重的問題,而最終落得這樣的結局,難道是因為我太嚴格、太有責任心了?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答案。

我付出了這麼多,學生卻給我打低分,班主任就該得過且過嗎?

我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教師,要學會忘記》,一篇是《學生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老師的問題》。

現在,我承認:

第一,有些事情,我並不能完全忘卻;

第二:學生的問題,有些,並不是老師的問題。

我付出了這麼多,學生卻給我打低分,班主任就該得過且過嗎?

當然,無論現在的學生給我打多低的分,我不會改變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則。

再給我一個班,我還是要嚴格、認真、負責地去管理,不是為了讓領導和家長滿意,也不是為了使學生給我打高分,而是無愧於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良心!


開學之初,發發牢騷,有益於教師的身心健康。

祝新學期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