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丫鬟為什麼嘲笑襲人是條狗,我想你一定沒聽過這樣的解釋

有一次在外旅行,在一個荒郊野外被一個當地的老鄉請到他家去過夜,他家有隻狗對我印象很深,雖然我對狗很熟悉,但從那之後我才對狗有了另一種認識,狗就住在我住的那間屋頂上(屋頂是一個很薄的鐵皮屋頂),那一晚上,狗只要有動靜,就會起來喊叫幾聲,那一個夜晚,最後只有二到三小時是安靜的,讓我第二天只剩下疲憊和狗叫聲在腦子中嗡嗡迴響,記得很久之前讀到一些關於狗的內容,已經不記得精確的原文,只是記得一個大概,就是狗是一個“

入世”很深的動物,我們看看狗的忠或者狗的那一種責任感,讓它實在活的很累,它時刻在警惕著,讓它範圍內的地方保持絕對的安全。

紅樓夢裡丫鬟為什麼嘲笑襲人是條狗,我想你一定沒聽過這樣的解釋

說的太多,我怕讀者以為我跑題,其實這篇文章是關於紅樓夢裡襲人和晴雯的,後面的內容我會進入主題,但在這裡我再跑一會題,我對於貓的印象,就是它的爪子,鋒利的爪子,估計有三十年沒養貓了,真不知道現在的貓是什麼印象,小時候對貓的爪子印象特別深,貓是和狗是一個完全相反性格的動物,或者是相反處世哲學的動物,一個入世一個出世,貓的“出世”源於我小時候媽曾經說過的,一些還依稀的留在我腦海中的一些東西,記得自己養的那隻貓好幾天沒回來,我很傷心,媽告訴我,它肯定是看到有誰家比咱家的飯好吃,所以才留在那裡住下了,但我對狗的印象卻完全相反,我家的那條狗就算在別家吃完一頓豪華大餐,最後也會跑回到自己的家裡,繼續著它的責任,老媽也有一句話叫: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

好了跑題暫且結束,紅樓夢裡襲人,被同院的丫鬟嘲笑是“西洋花點子哈叭兒”的時候;還有晴雯,剛開始讀紅樓夢,當她咬下的那根指甲給了寶玉的時候,總會讓我聯想到一隻狗和一隻貓。

我無從考證襲人的“襲”到底是因為花氣襲人還是襲擊,但當襲人聽到了賈寶玉對林黛玉表白的時候(那是在第三十二回),也許襲人就開始撩起了她的牙齒,早已習慣“我們”的她,不想自己的領地被任何人威脅到,這就像是一種責任,也是自己入世的一種處世哲學。在這裡我還要補充一句,紅樓夢裡的主子婚姻為什麼姨娘要關注並且甚至會參與破壞,我們都只關注林黛玉與薛寶釵的情感糾葛,但卻往往會忽視襲人與林黛玉之間的對立關係,不是因為林黛玉與薛寶釵的區別,而在於是誰佔據了寶玉的情感,姨娘不是爭地位,而是爭情感,主子娶妻可以,但不能地位與情感同時佔有,這就是襲人的根本利益,看看趙姨娘就知道了襲人爭的是什麼?睡在賈政身邊的是趙姨娘而非王夫人,趙姨娘可以沒有地位,但如果連服侍的情感都沒有了,那她還有什麼?大家可以關注我,閱讀之前的相關內容,我在襲人的文章裡有闡述。

紅樓夢裡丫鬟為什麼嘲笑襲人是條狗,我想你一定沒聽過這樣的解釋

我讀晴雯的時候,感覺就是她從來不把自己當奴才,這也許就是一種“出世”,她一直都是傾自己所有去捍衛自己的那點“人”的權利,包括她與寶玉的情感,她也要追求一種平等,她的手可以去戳墜兒的手,也可以耗盡自己為寶玉補雀裘,她的手也可以去撕寶玉的扇子,就像撕開自己的心,從不遮掩,坦坦蕩蕩,有人會覺得讀書,尤其讀小說,讀到晴雯壞的一面,會很傷心,我一開始都會有點怨恨,曹雪芹為什麼要寫這些?刪掉壞的那些內容多好,不就完美了?這恰恰就是曹雪芹的偉大之處,人性沒有完美,現實中哪裡找到完美的人性?就像我們誰敢說自己沒有“意淫”一樣,雖然這個詞現在是歪解,但卻能讓大家讀明白,寫到這裡,其實有人會問,你寫貓怎麼晴雯根本不像貓啊!

紅樓夢裡丫鬟為什麼嘲笑襲人是條狗,我想你一定沒聽過這樣的解釋

是的,人生那裡會有這樣準確的對仗?人生又不是對聯,其實寫她的“貓”,並不是寫她完全對應的貓,而是她的死,給我帶來的震撼,我怎麼讀她,都讀不出是完全因為病而死的,更像是自己想死而死的,喜歡晴雯的讀者可以嘗試的再讀讀那一些內容,我感覺她的死更像是一種自尋之死,就像我記憶中的貓,它有九條命,它自己能預測自己的死,當它知道自己要死的時候,他會選擇默默的離開,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埋骨之處,默默的死去(很少有人會看到貓死在主人面前,或者在主人面前表現一種要死的樣子)!

我至今都在想,小時候的那隻貓,它也許不是碰見了更富有的人家,而是去找它自己的一個埋骨之處!

文:讀行客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