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一個宴會後,功臣回家便殺了兩個兒子,朱元璋:你怎麼忍心?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也參加了起義軍,隨後表現出極強的領導能力,迅速的拉起了一支隊伍。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最終建立了明朝,於是開始論功行賞,功臣們大多都被授予要職,並且賜予“丹書鐵券”(即免死金牌)。

參加一個宴會後,功臣回家便殺了兩個兒子,朱元璋:你怎麼忍心?

這個時候,不管是皇帝,還是功臣,大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然而,“飛鳥盡,則良弓藏;狡兔死,則走狗烹”。一個朝代建立後,雖然開國皇帝會感激功臣們的浴血奮戰,但也會擔憂他們的大權在握會威脅自己的地位。這個時候,如果這些功臣們能夠及時的隱退,大多能夠善終,但權力是個好東西,有幾個人能放得下呢?既然放不下,那麼就要承受它帶來便利的同時帶來的風險。

傅友德,明朝開國功臣之一,在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的時候被封為穎國公,再次賞賜給他免死和世襲鐵券,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太子朱標逝世後,皇孫又還很年幼,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日益增強,越來越令人畏懼。明朝藍玉案爆發後,傅友德雖然沒有被牽連到,但他平時跟藍玉走的比較近,也逐漸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

參加一個宴會後,功臣回家便殺了兩個兒子,朱元璋:你怎麼忍心?

據《石匱書》記載:藍玉誅,友德以功多內懼。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盡我輩,我輩當合縱連橫。’太祖聞之,會冬宴,從者徹饌,徹不盡一蔬,太祖責友德不敬。且曰:‘召爾二子來。’友德出,衛士有傳,太祖語曰:‘攜其首至。’頃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驚曰:‘何遽,爾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屬於遼東、雲南地。王弼亦自盡。

在宴會進行過程中,朱元璋表達了對傅讓的不滿,傅友德趕緊起身謝罪。緊接著,朱元璋以傅友德碗裡還有剩菜為由,責罵他大不敬(大不敬罪很重的,古代一般處斬),並且要他把兩個兒子召過來。傅友德只好聽從了,他也大概猜測到朱元璋的用意了,估計都難逃一死。

參加一個宴會後,功臣回家便殺了兩個兒子,朱元璋:你怎麼忍心?

傅友德回去後,朱元璋的侍衛又來傳旨,“攜其首至”,這是在變相逼傅友德親手殺掉自己的兒子。最後,傅友德還是照做了,並且把兩個兒子的首級帶到了朱元璋面前。

這個時候,朱元璋卻表現的十分詫異道:“何遽,爾忍人也。”(你怎麼忍心下得了手?)傅友德拿出了袖中的匕首,說道:“不就是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隨即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可能是覺得自己受到了藐視,朱元璋馬上暴怒不已,下令傅友德家裡所有的人全部發配到遼東、雲南一帶。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下令追封傅友德為麗江王,諡號“武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