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今天小文看到一篇考研大數據的文章,很有意思,通過數據,講透了很多考研的知識,哪些學生最愛考研、哪些考研專業最好就業、考研人的年齡階段等等,瞭解的多了,對自己的複習也很有幫助作用,來大家一起看看吧。

1、你的競爭對手多大年紀?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如圖,年齡階段為20-29歲的人最關注考研,跳過30-39歲,40-49歲的年齡人群為第二大關注考研的群體。為什麼在40-49歲的人會出現關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這一年齡階段人群的子女正處於即將考研或研究生階段。

2、男生VS女生,誰更關心考研?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3、星座分析—12星座誰熱衷於考研?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那些考研族們都是什麼星座?在所有參加過考研的人星座調查中,考研人群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別是處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當然,也許考研和星座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聯繫。

4、全國關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全國關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別為: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天津、鄭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慶。顯然,這些城市的經濟實力在全國排名也較為靠前。那麼,經濟與教育的聯繫,不言而喻。

5、哪些專業比較受考研人的喜愛

01、全國13.5%的本科生選擇了畢業後讀研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從圖裡可以看到醫學生讀研的人數佔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學最小,只佔8.3%。

02、全國有近三成的考研學生是選擇了在讀研時轉換專業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從這圖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學,最低的是醫學,差別懸殊。

03、管理學:本科已經足夠,讀研意義不大

很巧的一點是,管理學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這是否意味著管理學專業不太“受人待見”?

有一個說法叫

管理無學,大概是說管理學作為一個學科稍微有點勉強。學管理學的小夥伴梁雪說:“要我說管理無學,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兒極端,但我覺得讀個本科已經足夠了。”

確實,管理學定位比較模糊,因為研究對象無處不在,而導致沒有研究對象。很多人學這個專業開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將來能做些什麼?

這也是很多人對管理學的普遍看法。可其實管理學也有其優勢——社會需求大,報考門檻不高。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04、醫學:選擇繼續深造,實有幾分無奈

從這圖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學,最低的是醫學,差別懸殊。醫學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這樣看來讀醫學的小夥伴對本專業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實真是如此嗎?

一般來講,報考研究生主要有兩種情況:

△ 對本學科的認可,想繼續深造。

△ 對本科學歷的就業選擇不滿意,覺得再讀的話工作機會更好。

05、工學:參與項目是主流,考證也是不錯選擇

工學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讀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說:“工科生更多是傾向於就業,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開始實習了。大家普遍認為,項目經驗是最重要的。而讀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規劃好了,因為要先找準導師。對於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導師對之後的影響非常之大。”

確實,因為工科生除了讀研之外,還可以選擇去考一些專業資格證,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證,從時間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證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睞。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06、經濟學:其實經濟學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找工作

較低的讀研比例,和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讓很多外專業的人很意外。

本科讀經濟的世軍笑著說:“其實很多人都被學科名騙了,感覺經濟學就是教你怎麼賺錢的,其實經濟學是理論性更強的學科”。“大多數讀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會選擇直接工作。不過外專業考我們研究生的比較多,你要真想讀經濟學的研究生,壓力很大的。”

07、文學:本科就業沒煩惱,雖與專業相關性不大

讀研比例比歷史低,跨考比例比歷史高,或許是因為比歷史學好找工作吧。

讀漢語言文學的小樂說:“其實文科雖然聽著挺雞肋的,但找起工作來也不難。很多公司文職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對心儀的工作其實難度不算太高。”

當然,還有很多學生選擇了考公務員這條路。畢竟他們的學業較為輕鬆,公考對他們而言也比對其他專業友好很多。

6、就業才是否讀研的硬指標

總體來看,是否考研,是否跨專業考研,就業都是其中必須要考慮的一項重要因素。下圖是就業率較高的十個專業以及其收入情況: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考研大數據超強分析,看完我的專業,服了

從圖中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收入非常可觀。國際經濟與貿易、土木工程,也是畢業半年後收入較高的專業。這些專業所在學科考研比例都比較低。

而總體排名較為靠後的包括英語、漢語言文學、財務管理,這也正是那些跨專業考研比例較高的專業人群。

所以說,在對專業的選擇上,本科時不僅考慮就業前景,還會考慮興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時候,更多的關注點都落在了就業上。

因此,多從就業角度切入專業,少一點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我們畢業後找工作或者讀研都會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