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1886年,一個立志成為畫家的年輕人來到了藝術之都——巴黎。

他在這裡見到了許多大師級的作品,並受到了他們的啟發。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這些畫風都不夠他玩,於是,他不在跟隨別人的腳步,要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藝術創作之路。

這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4年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梵高。(Vincent Van Gogh)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文森特·梵高

關於文森特·梵高,我想,他應該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畫家。

別小看“家喻戶曉”這四個字,其實有數不勝數的畫家要比梵高畫的好,畫賣的貴,畫的自成一派。中國的齊白石,徐悲鴻,張擇端等等,那是九年義務教育學到的“家喻戶曉”,但是我不記得有任何一篇課文是寫梵高的。在藝術界,能做到家喻戶曉的無非就是:達芬奇,莫扎特,肖邦,莎士比亞,貝多芬等等屈指可數的神人,在繪畫界,那更是少之又少。

梵高為什麼名氣這麼響?

名字好記?還是歷史書上稍略帶過的《向日葵》?

論才華,他並不像透納那樣鶴立雞群,論身世,又沒有卡拉瓦喬那樣跌宕起伏。

但是為什麼他的名氣要比這些人都響?

因為他,獨特。

其他的大師,無論多牛逼,在歷史上總能找到那麼一個兩個畫風相近,或者類似的畫家,但是梵高,絕不誇張的說,前500年,甚至後500年,都未必能找出一個來。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吃土豆的人》 1885

這幅是梵高到巴黎之前的作品——《吃土豆的人》。

是不是有種很慘的感覺?

梵高當時就是揹著這幅“慘畫”來到了巴黎。想要靠著這幅畫闖出一片天地,結果可想而知,誰會喜歡一幅掛在家裡任何一個地方都覺得礙眼,而且喪氣的“慘畫”?

到了巴黎的梵高接觸到了印象派,他的畫風從陰暗一下子變亮了!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塞納河上的橋》1887

把這幅畫跟之前那幅“喪畫”比較一下,誰能相信這是一個人畫的,而且相隔時間不過兩年。


如果梵高的畫風難以捉摸,我們來看下,他受過誰的影響?

梵高曾經表示自己最喜歡的畫家是米勒。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播種者》1860

這是梵高的《播種者》......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播種者》1888

看著這個陽光下“踢正步”的男子,我覺得,他喜歡米勒僅僅也就是喜歡,畫風什麼的還是不要談了。

如果非要分門別類,那梵高就只能自成一派——癲狂派!


藝術家都是瘋狂的,但是和畢加索、馬蒂斯那種刻意的作怪相比,梵高的怪是沁入血液跟骨髓的。

因為他本身就是個——“神經病”!

(學名:癲癇+躁鬱症+急性間接性卟啉病+美尼爾氏病)

我們之所以能知道這個“神經病”,有三個人不得不提,可以說沒有這三個人,我們不可能知道梵高這個人。

三個人,缺一不可......

一號人物:提奧·梵高(神經病的弟弟,是梵高的精神支柱,也是經濟支柱,我們之所以能知道梵高的心路歷程,大部分取決於他倆的來往信件。)

年輕的梵高做過很多工作:畫廊銷售,傳教士,外語老師.....27歲時,他決定以賣畫為生。

這是梵高1888年的作品——《紅色葡萄園》,這也是梵高生前賣掉的唯一一幅畫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紅色葡萄園》 1888

很慘吧,如果那些人知道梵高有今天的成就,故意也不至於這麼慘.......

與其說是賣畫為生,還不如說是以他弟弟為生。

“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畫,並能夠通過我的畫感受到我的內心”——文森特·梵高。


那麼梵高的畫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關於梵高的繪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兩個詞“與眾不同”“強烈”。

他的“強烈”取決於他厚重的筆觸,那些顏料似乎不是畫上去的,而像是擠到畫布上去的。

所以他的化作“成本”就比其他畫家要高,哈哈哈哈,這種畫法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立體感。

另外,他的強烈也體現在他的用色上,他總愛用藍色+黃色,或者紅色+綠色之類的色彩搭配。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夜晚的咖啡館一室內景》 1888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羅納河上的星夜》


一個成功的畫家一般都會具備以下幾點:

1.心中有一個最崇拜的畫家。

梵高的男神是“米勒”。

2.有一個被稱為繆斯女神(muse)的“情人”!

梵高不需要女神,他有“病”。

3.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梵高天生孤僻,不懂人情世故,不善與人交往。但是,他是有一個朋友的,真正的好朋友,這個朋友,就是重要人物2號。

重要人物2號——保羅·高更

高更在當時的法國畫壇也算是一號猛人,他獨樹一幟的畫風跟標新立異的性格,曾多次撼動畫壇,也是唯一一個被梵高欣賞的男人。

1888年2月,梵高來到了法國南部的小城阿爾勒。並打算在這裡實現他的夢想——建立一個藝術家工作室。想搞工作室,去巴黎多好,人多繁華,雖然開銷大一點,但是有自己的弟弟支持,肯定能火的呀,為什麼卻偏偏折騰到阿爾勒這個小地方。

因為他弟弟也開始受不了他了。

當時的梵高酗酒,得了一身神經病。而且梵高的病情漸漸影響到了跟他住在一起的弟弟,提奧。“你不工作就算了,花我錢也算了,但是你不能影響我賺錢啊!”

於是,提奧狠了狠心,把梵高送到阿爾勒療養。正好阿爾勒是個陽光明媚的好地方,梵高一到就愛上了這裡。

梵高一到阿爾勒就租了一棟兩層的小樓,並把它漆成了他最愛的黃色,並取名叫“黃色小屋”。

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要請藝術家入駐了,梵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更,高更也答應了梵高的請求,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梵高的弟弟提奧為他還債......

得知高更要來的梵高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瘋狂高產,都是在他的“黃色小屋”中的成果。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黃色小屋》1888


這是梵高一生之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向日葵》。

這幅畫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居然用黃色的背景來襯托黃色的向日葵,而且還不顯得單調。

這幅畫,是梵高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了,至少梵高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因為高更來到“黃色小屋”時,在這幅畫面前佇立了許久,並且盛讚了這幅畫。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向日葵》1888


梵高日思夜想的高更終於來到了“黃色小屋”。

俗語道:“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能讓神經病如此欣賞的男人,那肯定也不是什麼好鳥。

所以高更來到“黃色小屋”之後,除了一起喝酒玩女人(真是不負“黃色小屋”的稱號),就是吵架鬧彆扭。

在繪畫方面,他們兩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高更認為,應該畫自己眼睛可以看到的東西,而梵高認為應該加入自己的想象。

更讓高更受不了的是,每當高更畫畫的時候,梵高就在後面“指點江山”,不停地挑毛病!其實我們都很討厭這種感覺,你行你上啊!!

於是,高更扛不住了,就給他弟弟寫了封信,大致內容就是:“我實在受不了你那個精神病哥哥了,我是不跟他玩了,愛咋咋的!”

在高更表達去意之後,在1888年12月23日夜裡,發生了那件藝術史上最著名的

自殘事件!


關於自殘事件有以下幾個版本:

1、那天夜裡,高更在路上肆無忌憚的走著,忽然,梵高從後面衝上來,在高更面前“咔”把自己的耳朵給割了,然後也不去看醫生,任由耳朵嘩啦啦的淌血,然後砰砰跳跳的回家睡覺了。留下一臉問號跟感嘆號的高更。

2、我們都認為梵高的耳朵是自己割的,他自己也說是自己割的,但是那天晚上有一個新聞就是“一男性持刀刺向另一男性”。

3、據說是梵高追求你另一個女性,把自己耳朵割下來當做定情信物,這種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神經病能做出來什麼事我們誰也不知道。

這些版本都很奇葩,但是確定的是,梵高的耳朵被割掉了,怎麼割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變成了“一隻耳”。而且高更的離開給了梵高致命的打擊。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自畫像》 1889

梵高徹徹底底的瘋了。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麥田裡的絲柏樹》1889

這是梵高發瘋(進入精神病院)後創作的作品,可以看出,整個畫面都是扭曲。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星夜》1889

這是梵高的“瘋畫”中最著名的一幅——《星夜》

畫中的樹木,天空和山脈,似乎也都開始“發瘋”的扭曲,變形,好像一個巨大的旋渦在吸食它們一樣。

疾病,在一點點的摧毀梵高的同時,也將梵高骨子裡的才華一點點的逼出來......

梵高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有一次發病,他甚至吞食了一整罐他最愛的黃色顏料。

如果你問我顏料有沒有毒,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黃色顏料肯定有毒!“命硬”的梵高被及時搶救了回來。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自畫像》1889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嘉舍醫生的肖像》1890

這幅《嘉舍醫生的肖像》是一個叫齊藤良平的人花了8250萬美元拍下的,然而這幅畫厲害的地方還不止這個價錢,通常我們理解中的拍賣會都是這邊喊價,那邊出一個更高的價錢。那種一上來就喊個全場驚豔的鎖定價的橋段一般只出現在電影裡,如果現實出現這種場面,我可以說這就是個“奇蹟”。

然而“奇蹟”在這幅畫上發生了,開拍三分鐘,齊藤良平喊了那個讓全場“哇”的價錢,然後在原地揮了揮手,付錢,走人。

同年,梵高創作了這幅《麥田裡的烏鴉》

依然是他慣用的顏色,但是中間的那條小路似乎是條死路,左右兩邊的小路形成一個環繞的樣子,麥田上的烏鴉向遠處飛去,當然,這烏鴉也可能是正向他撲來!

瘋狂的梵高,瞭解一下!

《麥田裡的烏鴉》1890

1890年7月27日,梵高用一把獵槍對準自己的胸口崩了一槍。

然而命硬的他沒有馬上掛掉,甚至自己走回了公寓。

在痛苦掙扎了兩天後,最終,37歲的梵高死在了弟弟提奧的懷抱中......

弟弟提奧,在梵高去世6個月後也離開了人世,就葬在了梵高的旁邊。


故事還沒有結束,因為最後一個重要人物還沒有出場。

重要人物3號——喬安娜·梵高

提奧的太太,梵高的弟媳。

她在整理丈夫遺物的時候,發現了梵高近2000幅作品。

這個時候,喬安娜深知梵高的畫有多偉大,她並沒有像普通婦女那樣隨便賣一賣就算了,而是將這些傑作收藏好,並不遺餘力的去宣傳它們。不出10年,她就讓梵高的畫震撼了整個畫壇!當時市面上甚至出現了梵高的假畫......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三個人,哎,我只想長嘆一聲:早幹啥去了?他弟妹啊?啊?


今天,梵高的作品早已傳遍了世界,人們排著隊看他的畫,他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你可以不喜歡梵高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作品確實有一種魔力,讓人看過之後就在腦海裡揮之不去,高更在離開“黃色小屋”14年後,在他的筆記裡寫道:

“我至今依然滿腦子都是向日葵。”

@Ard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