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渭南繼任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輪值城市

陝西渭南繼任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輪值城市

去年,黃河陝西一方修建開通了全長828.5公里的沿黃旅遊高等級公路,被譽為“中國最高顏值”公路

圖:2017年8月,黃河陝西一方修建開通了全長828.5公里的沿黃旅遊高等級公路,被譽為“中國最高顏值”公路,沿途串起了包括西嶽華山、壺口瀑布、洽川溼地在內的50餘處名勝古蹟景點,直接受益人口達220多萬人。

梁桂代表陝西省委、省政府對出席會議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山西省和河南省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陝西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指明瞭方向。

梁桂表示,三省四市要以此次會議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廣闊的視野謀劃和推動區域合作。要主動融入和服務三省戰略佈局,遵從協同發展規律,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努力探索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步、科教同興、旅遊同線、環境同治的新路徑,共同構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陝西渭南繼任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輪值城市

2015年9月,第三屆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大會在陜西省渭南市舉辦

圖:2015年9月,第三屆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大會在陜西省渭南市舉辦。吸引了福建、河南、浙江等25家商協會800餘知名企業參加。圖為大會期間舉行的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市長聯席會議暨重大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三省四市共簽約項目37個,總投資158億元。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張東強、山西省發改委副巡視員胡瑞文、河南省政府重點項目辦公室主任胡軍講話。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巡視員江洪,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夏曉中,陝西省發改委副主任劉迎軍,渭南市委書記李明遠、市長李毅,運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杰,臨汾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常青,三門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範付中,渭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建軍等出席。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張東強要求,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要立足現有基礎,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戰略機遇,借鑑京津冀、長三角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乘勢而為、順勢而上,全面融入重大國家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已出臺的相關規劃,有序推進重點領域的合作,著力探索一體化發展新路徑、新模式,不斷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加大相關規劃實施和政策協調的力度,指導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參加聯席會的運城、臨汾、三門峽和渭南市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做了主題發言。渭南市市長李毅圍繞“深化共識、聚力合作、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作主題發言。李毅指出,渭南願與兄弟地市一道,對接國家戰略,創新協作舉措,暢通合作通道,聚力打造跨區域一體化發展、跨越式發展示範區。他建議四市全面凝聚共識,推動合作取得新突破;搶抓發展機遇,共築發展新支撐;加強產業協作,加速壯大新動能;優化發展環境,共享發展新優勢;強化協同創新,釋放發展新活力。

渭南市發改委主任楊武民作了區域合作2018年行動計劃起草情況說明,運城市作為上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輪值城市做了2017年度工作情況報告,隨後舉辦運城、渭南兩市輪值交接儀式,渭南市擔任2018年度輪值城市,並印發《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協調機制方案》。

2014年3月,國務院批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該區域是全國第一個省級交界地區協調發展試驗區,包括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陝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門峽市四個市,共轄47個縣(市、區),5.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1700萬。

晉陝豫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成立於1986年,為進一步深化該區域的合作和推動東中西部地區良性互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國務院於2012年依據《國務院關於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制定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用於指導和推動今後一個時期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聯動與一體化發展,規劃期為 2014至2025 年。

國務院在批覆中要求相關部門和地區以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協調區際利益關係為重點,以共建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抓手,著力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促進產業分工協作,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著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提升整體經濟實力和協調發展水平,努力把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和欠發達地區實現一體化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