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歡迎大家邊聽這首歌,邊看本文。

歷史上,皇位傳承的不慎,往往會導致國家速亡,如秦始皇,無奈地將皇位傳給殘暴的胡亥後,秦朝二世而亡。那麼,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也要將皇位傳給智力低下的司馬衷,導致晉朝二世而亡呢?通過本文,小崔暢說歷史會為大家細說原因。

文/小崔暢說歷史

公元265年八月,曹魏權臣司馬昭溘然長逝,其長子兼太子司馬炎繼承了老爹的晉王爵位和丞相官職。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攻滅蜀漢、進位晉王的司馬昭

同年十二月,鞏固好地位的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位,大權旁落的曹奐老實聽命而行,司馬炎遂成為新一代王朝的開國皇帝,是為晉武帝。

司馬炎篡位之初,頗能夠節儉修身、勤奮治國,他將宮中珠寶賞賜百官以拉攏人心,他廢止諸郡國的貢獻以減輕百姓負擔,他禁止樂府表演百戲以改良社會的玩樂風氣……

就這樣,在司馬炎的悉心治理下,百官兢兢業業地治國、百姓安居樂業地受剝削、軍隊磨刀霍霍地籌謀東南,晉朝國勢逐漸蒸蒸日上。

公元280年,司馬炎派出晉朝大軍一舉蕩平東吳,至此,新生的晉王朝統一華夏,成為又一個大一統的強勢王朝。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統一天下的西晉王朝

然而,短短36年後,晉王朝就在八王之亂的頻繁內亂和五胡亂華的趁機外患中,憋屈鬱悶地滅亡了。

晉朝的速亡,與晉武帝司馬炎將皇位傳給智力低下的司馬衷頗有干係。

有一次,晉惠帝司馬衷在後花園遊玩,在聽到池塘中的蛙聲後,他好奇地向太監們詢問道:“這小東西叫,是在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呢?”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智力低下、難扛治國重任的司馬衷

身旁一個聰明的小太監聽了,便機智地回答道:“在官地裡的青蛙,就為官家叫;在私地裡的青蛙,就為私家叫。”

後來,天下鬧起了饑荒,司馬衷聽說很多平民百姓餓死後,衣食無憂的他推己及人地問道:“百姓們為什麼會沒有飯吃?為什麼他們不吃肉粥呢?”

試問,這樣弱智的皇帝,如何能夠體恤百姓解決內憂,確保國家風調雨順?

試問,這樣腦殘的君王,如何能夠睥睨四方平息外患,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這也再次說明,江山所託非人,是一個國家迅速覆亡的重要原因。

那麼,明明知道曹魏皇帝所託非人導致江山易手,精明的司馬炎又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智力低下的司馬衷呢?

本人認為,原因如下:

其一,司馬炎爭奪儲位的憋屈經歷和儒家繼承製度的強大約束,促使他即使知道兒子司馬衷智力堪憂力有未逮,也仍要一意孤行地支持司馬衷成為太子。

雖然,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但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明顯更受全家人寵愛。

司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為人聰明睿智,公元251年,三歲的司馬攸便因“從徵王凌”的功勞,被曹魏權臣-祖父司馬懿封為長樂亭侯,與之相比,司馬炎在十六歲時才得以封侯。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深受家族長輩偏愛、深受長兄司馬炎猜忌的司馬攸

司馬懿在當年逝世後,司馬師繼承曹魏權臣的衣缽,由於他只有五個女兒,所以司馬懿生前便將喜愛的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作為兒子。

如此一來,只要不出意外,司馬師死後,司馬攸將繼承曹魏權臣的稱號,成為司馬家族的一家之主。

不過,公元255年,司馬師在平定淮南的叛亂後,得病身亡,當然,由於司馬攸當時年紀尚幼,所以司馬昭便暫時繼承哥哥的權位繼續主宰魏國朝政。

此外,司馬攸繼承了司馬師的舞陽侯爵位,成為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侯爺,同時,為了對外展示自己承繼父兄事業的合法正當性,司馬昭多次對外宣稱:“國家大業是我大哥司馬師的,我只是暫時代理此位,我死之後,會將家族的最高權力交還給他的嗣子司馬攸”。

並且,司馬昭多次指著自己所坐的正榻,滿懷深情地聲稱:“這裡將來會是桃符的座位啊。”

面對祖父、伯父、父親對弟弟司馬攸的偏愛和寄予厚望,司馬炎既深感無可奈何,又羨慕嫉妒得要命。

於是,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為了贏回父親的重視,司馬炎刻意將頭髮留得長至委地,又刻意彎腰駝背、雙手過膝地去拜訪重臣裴秀,精明的裴秀見了,立刻識相地奉承道:“公子你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利用長子身份和親信重臣獲取儲位的司馬炎

就這樣,通過大咖裴秀的刻意宣傳,再加上司馬炎寬惠仁厚、深沉有肚量和司馬攸嚴於律己律人、性情急躁的鮮明對比,司馬昭的親信重臣賈充、何曾也都別有用心地表明立場,支持司馬炎。

於是,在周圍親信多年為司馬炎美言、為司馬攸添堵的苦心勸說下,司馬昭終於下定決心,確立司馬炎為繼承人。

雖然,司馬炎有驚無險地通過弟弟的弱點和自己的作秀贏得了儲位,但是,這次繼承權的明爭暗鬥,對司馬炎將來確立長子繼承己位,對司馬炎猜忌弟弟司馬攸,皆產生了深遠且不利的影響。

自古以來,儒家繼承原則就宣稱:“立子以嫡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出身河內的司馬家族,以修習儒學著名於世,自然也對儒家的宗法繼承製恭行不悖:司馬懿死後,就由長子司馬師繼承己位,司馬昭死後,就由長子司馬炎繼承己位。

所以,在早年爭奪儲位之巨大心理陰影的深刻刺激下,在父祖長子繼承原則的繼續貫徹下,即使司馬炎明白長子司馬衷智力堪憂能力不足,也仍要確立司馬衷的儲君之位,以宣稱自己當年繼承父位的合法正當性,並維繫司馬家長子繼承製度的堅不可破,確保晉朝後世皇位傳承的穩定安全。

其二,朝廷中,群臣的冷眼旁觀坐等為非作歹,將智障人士司馬衷成為儲君這一費解事件推向了殘酷的現實。

人的本性,是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這一點,在晉武帝司馬炎平滅東吳後,體現得尤為鮮明。

公元280年,晉朝滅掉東吳,隨後,司馬炎一反以往的去奢尚儉、勵精圖治,開始享受生活、懶散怠工起來,同時,他還將東吳的五千宮廷美女收入後宮,與自己宮裡的五千美女交映成趣,開始了沉迷酒色的荒淫生活。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眼見皇帝自甘墮落起來,大多數文武大臣也開始爭相效仿起來。

如太傅何曾,住最華麗的房子,坐最高貴的車子,穿最綺麗的衣服,每天吃飯,要消費一萬錢,而何曾的兒子何邵,更是有樣學樣地驕奢淫逸,每天要吃兩萬錢的山珍海味,可就是這樣,這父子倆還聲稱無處下筷子!如此奢侈浪費,直看得百姓羨慕嫉妒,直看得百官自嘆不如,直看得社會上奢侈為榮節儉為恥;

如衛尉石崇與皇帝舅舅王愷爭相斂財,鬥富三次:王愷用麥糖水洗鍋,石崇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絲布製作出四十里步障,石崇用綵緞製作五十里錦步障;王愷向皇帝借得兩尺多高的珊瑚樹,石崇將其砸壞後,將家中的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樹搬到王愷家,以示富足。就這樣,兩人直鬥得全民大開眼界,直鬥得皇室大失顏面,直鬥得社會風氣變得崇尚奢侈放縱;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非法斂財、以鬥富敗壞社會風氣的西晉首富石崇

如荊州都督杜預,不間斷地向洛陽權貴處行賄送禮,以求自保,如此清廉愛民的杜預,都如此積極行賄。那些節操掉盡、廉恥敗光的大多數官吏,自然更加以貪汙腐敗、賄賂上司、拉攏下屬為榮,官場風氣也變得腐敗齷齪、腌臢不堪,以致賄賂公行、徇私不斷。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清廉愛民但為自保仍要行賄的無奈賢臣杜預

面對這些國家隱患,有識之士劉毅多次上書,請求皇帝戒奢從簡、刷新吏治。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雖然司馬炎多次對劉毅的上書表示讚揚,但事後卻沒有絲毫治理國家隱患的實際行動。

司馬炎用實際行動向文武百官證明了,當初父親近臣們支持寬惠仁厚、深沉有肚量的他來繼承父位,是多麼正確。

畢竟,一個英明帝王眼中,是容不得貪官汙吏們長久地禍害自己的國家的。

那麼,相對應地,要想長久地貪汙腐敗以供應奢侈的生活,就需要弱智點的皇帝來執掌國政。

於是,司馬衷被有著長子繼承情結的司馬炎立為太子後,大多數貪汙受賄的臣子們,自然對太子將來繼承皇位後的放縱“幸福”生活,有著心嚮往之的隱形期待。

這樣,他們自然樂意期待將來的“幸福”生活,以致對司馬炎立弱智的司馬衷可能會禍國殃民這一點視而不諫。

所以,司馬炎立智力不行的司馬衷為太子,並沒有受到大多數官員的反對,反而受到了他們的默許和期待。

其三,地方上,諸侯王的袖手旁觀靜等犯上作亂,將腦殘人士司馬衷繼位為帝這一奇葩事蹟推向了堪憂的未來。

建立晉朝後,在總結曹魏滅亡的教訓時,司馬炎認為,魏文帝曹丕苛待宗室諸王,以致後繼天子大權旁落、外姓權臣飛揚跋扈時,宗室諸王難以挽救時局力挽狂瀾,終至江山易手。

所以,司馬炎對宗室諸王,採取扶持重用的策略,他分封二十七個同姓諸侯王,多數諸侯王雖然暫駐京城,但都有真正的封地,且可以開府治事、自闢僚屬、建立私軍,同時有些諸侯王還出將入相地要麼在都城洛陽擔任輔弼重臣(如齊王司馬攸),要麼出鎮地方擔任各地的都督(如後來大亂天下的八王)。

如此安排下,一方面,司馬炎認為,要穩固司馬衷的儲君之位,進而消除駐京諸王對司馬衷的巨大威脅,應該陸續將駐京的各個諸侯王分封到其封地,以減弱他們在京師的巨大影響力、杜絕他們謀奪儲位的可能。於是,司馬炎照此策實施。公元283年,威望素著的齊王司馬攸在派往封地的途中病逝,司馬衷繼承皇位,少了一個心腹大患;

另一方面,各諸侯王們認為,後繼之君英明睿智了,就會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想方設法削藩,這有損他們的利益,如秦王嬴政英明睿智,就能削平六國、虐待諸王地一統天下;反之,後繼之君昏聵無能了,就會渾渾噩噩地坐視地方諸王做大做強,這符合他們的利益,如西楚霸王項羽有勇無謀政治昏聵,所以漢王劉邦就能趁機做大取而代之。於是,為了穩固司馬衷的儲君之位,以期將來司馬衷即位稱帝后,自己可以較為容易地擁兵自重、奪取中央最高統治權,各諸侯王自然對司馬炎立弱智的司馬衷為太子一事袖手旁觀,且靜等司馬衷稱帝后伺機而動取而代之。

其三,賈南風的幫忙作弊,助司馬衷躲過了司馬炎和朝中正直大臣的質疑危機,太子在作弊中回答的合格答案,進一步奠定了司馬衷在司馬炎心中堅如磐石的太子地位。

公元272年,在楊皇后和大臣賈勖的極力推薦下,既黑又醜還性格暴虐的賈南風,被司馬炎聘為太子司馬衷的太子妃,從此,賈南風、父親賈充和楊皇后與太子司馬衷同榮共衰,當然,與朝中的貪官汙吏和地方上的諸侯王大同小異,賈南風、賈充則是想在司馬衷稱帝后奇貨可居地掌控朝政。

不過,針對太子司馬衷的不堪軍國大任,朝中還是有正直的大臣向司馬炎諫言的。

當時,趁著一次君臣飲宴的機會,大臣衛瓘裝醉著向司馬炎撩袍跪倒道:“微臣有話要說。”

司馬炎瞅著醉醺醺的衛瓘,大度地鼓勵道:“愛卿請講。”

衛瓘假裝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猶豫了很久,才搖搖晃晃地走近皇帝的御榻,然後他邊用手拍著御榻邊帶著耍酒瘋的腔調對司馬炎諫道:“陛下,這個座位實在是太可惜了。”

司馬炎聞言,立刻聞絃歌而知雅意地明白衛瓘所指為何,不過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調侃道:“愛卿,你喝醉了吧?”

衛瓘見皇帝揣著明白裝糊塗,知道皇帝不想換掉太子,就不再言語。

後來,為了堵住朝中大臣再次進諫的念頭,司馬炎刻意安排了一次考試,一次考察太子處事能力的考試。

當時,為了保證太子獨立答題,司馬炎刻意將朝中大臣、東宮屬官和太子伴讀等人都叫到面前,然後再將試題傳給東宮中的太子。

太子司馬衷看到這些試題,智商低下的他自然不會做。這時,妻子賈南風閃亮登場,她立刻將考題交給手下的智謀之士,讓他們寫出答案,供太子摘抄。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彪悍醜陋的賈南風

很快,謀士們針對考題,寫出了辭藻華麗、引經據典、切中題意的優秀回答。

不過,賈南風為保險起見,又請給事中張泓檢查了一下答案,張泓看後立刻諫言道:“聖上知道太子一定寫不出這樣的優秀回答,所以如果這樣交卷的話,太子作弊的事一定會穿幫。因此微臣建議,不如按照這篇優秀回答的意思,重新寫新答案,寫的時候,內容不必辭藻華麗,能把意思說明白,通俗點就行;回答時政問題時,不用引經據典,能結合題意,解決問題就行。”

賈南風聽完張泓的回答,立刻採納諫言,讓太子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則重新寫出文采不高、言辭粗鄙但能解決問題的答案,並上交給皇帝。

司馬炎看到兒子的答卷後,發現答案雖然毫無文采、言辭鄙陋,但主旨明確、頗有見識、能解決實際問題,於是他對兒子的治國理政之能刮目相看起來,同時,他還將答案遍示群臣,請大家評判太子能耐,諸多大臣雖然知道其中有端倪,但還是口是心非地奉承皇帝、讚揚太子。

從此,在司馬炎心中,司馬衷的太子地位更加穩固。

其四,司馬衷雖然智力堪憂能力不行,但他的兒子司馬遹(yù)人小鬼大聰明睿智,深得司馬炎喜愛,為了將來將帝位傳給司馬遹,司馬炎便刻意將皇位傳給作為過渡人物的司馬衷,並堅持穩固司馬衷的儲君之位。

魏武帝曹操喜歡幼子曹沖和四子曹植,曹衝死後,曹植曾被曹操視為潛在繼承人,不過最終,曹操還是違心地確立自己不喜歡的兒子曹丕為繼承人,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曹丕生了一個曹操非常喜愛的孫子曹睿。

當然,司馬炎確立司馬衷為太子,也有與曹操相同的打算。

司馬衷在娶賈南風之前,父皇司馬炎為了給兒子進行性啟蒙教育,便將自己的才人謝玖賜給太子,謝玖與司馬衷圓房後不久,便生出司馬遹,只是鑑於太子妃賈南風屢屢殘害太子姬妾,司馬炎才將謝玖收回宮中,並將司馬遹也接回宮中撫養。

歷史上,精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何要將皇位傳給智障的司馬衷呢?

年幼時聰明異常、頗得祖父寵愛的司馬遹

司馬遹長到五歲時,宮中突發大火,司馬炎登樓遠望宮中的太監宮女救火,這時,司馬遹拽著司馬炎的衣襟躲到了陰暗之處,司馬炎問孫子為什麼這麼做,司馬遹人小鬼大地答道:“夜晚宮中人的注意力都被大火吸引,保護陛下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如果有刺殺皇帝的非常變故發生,陛下該怎麼辦?所以最好先躲在陰暗難尋之處,才最安全啊。”

司馬炎聽後大喜,自此開始有了傳位給這個孫子的想法。

後來又有一次,司馬炎帶司馬遹去看豬,望著眾多肥胖的豬,司馬遹聰明地建議道:“豬這麼肥胖能吃,陛下為什麼不把它們殺了獎賞有功大臣及將士們,反而讓它們無所用途地活著徒耗糧食呢?”

司馬炎聽後,立刻採納孫子建議,將那些豬殺掉以賞賜有功大臣和將士們,同時,他還得意地向廷尉傅祇炫耀道:“這個小孫子,將來定會將我司馬家發揚光大啊。”

至此,司馬炎等於是在赤裸裸地宣稱要傳位給司馬遹了,這種隔代相傳的表態,最終堅定的還是司馬炎將皇位傳給智障兒子司馬衷的決心。

綜上所述,精明的司馬炎之所以要將皇位傳給弱智的司馬衷,主要因為:

其一,司馬炎爭奪儲位的憋屈經歷和儒家繼承製度的強大約束,促使他即使知道兒子司馬衷智力堪憂力有未逮,也仍要一意孤行地支持司馬衷成為太子;

其二,朝廷中,群臣的冷眼旁觀坐等為非作歹,將智障人士司馬衷成為儲君這一費解事件推向了殘酷的現實;

其三,賈南風的幫忙作弊,助司馬衷躲過了司馬炎和朝中正直大臣的質疑危機,太子在作弊中回答的合格答案,進一步奠定了司馬衷在司馬炎心中堅如磐石的太子地位;

其四,司馬衷雖然智力堪憂能力不行,但他的兒子司馬遹(yù)人小鬼大聰明睿智,深得司馬炎喜愛,為了將來將帝位傳給司馬遹,司馬炎便刻意將皇位傳給作為過渡人物的司馬衷,並堅持穩固司馬衷的儲君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