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洽會:十八載譜寫壯麗凱歌

青洽会:十八载谱写壮丽凯歌

青洽会:十八载谱写壮丽凯歌
青洽会:十八载谱写壮丽凯歌青洽会:十八载谱写壮丽凯歌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十八載風雨前行,十八載春華秋實……

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已經走過了十八個年頭。

深化開放合作,推進綠色發展,有利於我省做大經濟總量、提高區域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常態下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跳出青海看青海,走出青海發展青海的戰略視野和格局,深入推進開放合作、堅定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與讚譽,青海已成為中國西部吸引投資創業的肥沃熱土,更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上一顆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青海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關鍵之年,更是堅定實施以“四個紮紮實實”“四個轉變”“四化同步”“四個更加”“四種本領”為主抓手的“五四”戰略,在新起點上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重要一年。

三江清流迎客來,大美青海襄盛舉。6月26日至6月29日,第十九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又將在西寧隆重舉行。展會安排開閉幕式系列活動、主題活動、投資促進活動、展覽展示、第五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等五大類50餘項活動。圍繞深化區域經濟技術合作交流,已初步確定40多項投資超10億元以上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屬、節能環保等優勢產業和農牧、商貿物流、文化旅遊、金融等重點領域,內容豐富多彩,萬眾翹首以盼。

生態保護理念提供新遵循

萬里崑崙流雲遠,百鳥翔空山色青。青海作為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千湖之地、江河之源”,“中華水塔”,“全球氣候形成啟動器”等美譽。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是青海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來不得半點閃失。

青海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最大的責任、前進的方向,堅決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領域、全過程,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貫穿本屆青洽會場館設計、布展展示、論壇活動、簽約項目、賽事組織的全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青洽會在清潔能源、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光伏、鋰電等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方面又增加了一些“重頭戲”:“綠電9日”活動將依託青海省水電、光伏和風電三種清潔能源,實現全省用電連續9天零排放,將進一步彰顯青洽會的綠色品質;光伏產業技術創新與政策研究論壇,將在我省光伏產業已形成全產業鏈集群發展的基礎上,探索水光風儲多能互補、電池儲能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政策建議,進一步開闢推進產業綠色發展的新空間。

自2000年青洽會創辦以來總投資平均每年增長5%,前十八屆青洽會累計簽約金額超1萬億元,累計到位資金4500多億元。其中“十二五”以來,青洽會年度到位資金平均增長25%,為全省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壯大經濟規模、加速推進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項目佔青洽會全部簽約金額從第一屆佔比7%發展到2011年的34%;特色優勢產業項目佔全部簽約項目比例從第一屆的13%發展到2015年的67%。其中新能源產業鏈延伸及配套、特色輕工項目分別佔44%、23%、8.2%。可以看到,青洽會作為我省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綜合性大型展會,已經成為我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中流砥柱,既創造了商機,也聚集了人氣;既收穫了成果,也贏得了好評。

踏上新時代的豪邁征程,更需要我們弘揚生態保護優先的時代精神,唱響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時代讚歌,從源頭上防治環境汙染,構築生態安全屏障,提升環境治理能力,譜寫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青海篇章。

特色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青海的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資源的重要戰略接續區之一。鹽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資源等儲量非常可觀。已探明的129種礦產資源當中,有54種的儲量居於全國前十,有23種居全國前3列,有9種居全國首位;已經發現的鹽湖礦床70多處,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鹽湖資源中的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

青海繼富“鉀”天下、“鎂”不勝收之後,又以“鋰”迎四方之客。青海擁有全國三分之二的鋰資源儲量,居全國之首。無論放眼全球,還是立足省情實際,創新驅動發展都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常態下,我省依託資源優勢發展壯大的傳統產業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發展形勢和挑戰異常嚴峻,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必須把產業發展的積澱放在創新上,牢牢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開闢新的增長空間,依靠創新提升產業持續增長潛力,使“老樹發新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走出符合青海實際的產業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本屆青洽會,預計將有21個鹽湖資源開發利用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近55億元,將有力推動我省鹽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同時,基於青海優良的投資環境,比亞迪再度與我省合作,又將有兩個重大項目與我省簽約,一個是增加投資建設14G瓦時產能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預計投資50億元;另一個是在海東投資建設的8G瓦時產能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預計投資40億元。

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註重鹽湖資源保護性開發,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珍惜鹽湖周邊生態文明,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去實現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目標。一時千載,千載一時,新時代的宏偉藍圖已經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青海畫卷展示再添新視角

青海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交通運輸從古絲綢之路青海道發展到現在全省實現高速公路市州全覆蓋,高等級公路通車裡程達3900公里,所有縣城通二級以上公路,暢通西寧“外環內網”交通格局初步形成,青海邁入高鐵時代,“一主六輔”民用機場格局形成;經濟水平從新中國成立前全省沒有一家現代化工廠發展到現在18家省屬出資企業資產總額6000多億元,初步形成“四個千億元”產業、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綠色產業技術體系”,循環工業增加值佔比達60%;農牧區建設從“田園荒蕪、十室九空、草原淒涼、人畜不寧”發展到現在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突破百萬噸,有機枸杞產量居全國首位,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落地我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新時代的氣象更加恢弘,新時代的征程更加壯闊。面對發展的挑戰,唯不忘初心者進,唯從容自信者勝,唯改革創新者強,我們相信青洽會必將孕育出更多的希望和夢想,譜寫出青海後發趕超的壯美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