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天氣越熱似乎鳳凰花開得越旺,遊人也越發的熱情,熱過室外氣溫,熱過南國的海濱廈大,熱過芙蓉湖畔火紅的鳳凰花。這樣的夏天,不僅僅要西瓜、空調和WiFi;還需要四果湯、炸雞和東北大板才能打發。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距離上次光顧廈大是半個月前,一個大雨瓢潑的午後;距離上上次光臨是六年前,晴空萬里,那會兒還是一部帶有日期的卡片機。不講究橫平豎直,無所謂白天黑夜,看到什麼都想拍,曾經的練手之路和成長經歷正是留給今天最難以抹去的印記。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如今,廈門早已成為港口旅遊城市,鼓浪嶼和中山路較之於廈門,猶如芙蓉隧道與上弦場較之於廈大,撐起到廈遊人的半壁江山。他們一批一批的來,緊接著是一代一代的來。他們是跟團的遊客,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民宿的義工,自由行的情侶,大學生的畢業旅行,勇闖的獨行者,陪同的本地市民,夢想的建設者,塗鴉美容師的在校生。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漫步在校園中,我時不時的感覺到自己被一撥撥人潮裹挾,被一陣陣聲浪突襲,被一樹樹鳳凰花吸引;他們操著不同的口音,它們開著稀稀疏疏的橙紅色,時不時的迴盪在耳邊,生如夏花般綻放在眼前。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這是一所值得探尋的大學,有無數的歷史遺存可以深挖,有充滿著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築可供鑑賞;這也是一所文藝的大學,海風、沙灘、黑天鵝、棕櫚樹、鳳凰花、情人水庫,到處都是拍照勝地,更是談戀愛的絕佳場所。它可以承擔著負面,又能表現出包容;有點唏噓,又有些驚歎。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每棟建築背後的故事,每處遺蹟身上的歷史使命,每座雕塑蘊含的傳奇人物,每棵花草樹木的精心照料者,每一張課桌上留下的痕跡,每個廈大人內心深處的精神信仰。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不是把它們看成陳列的展品,實驗室裡的標本,而是看成活著的生命,每座雕塑都是一部堅石雕刻的歷史;他們也有鮮活的青春,只是他們獻給廈大的青春從1921年就開始了。他們是創辦者陳嘉庚,是掌校16年的林文慶,是任教幾個月的魯迅,還有林語堂、顧頡剛等等。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廈門大學:鳳凰花開季,青春不散場

都說鳳凰花開季,正是學子畢業時。是離別,是抵達,更是開始。青春無關年齡,感受不散場的同時,不妨體察下這所大學的締造者和歷代掌門人,靜心凝視他們傾注一生,傾其所有的靈魂和留給世人最深沉的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