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作者/ 鞏星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心裡很難受,也有很多委屈,但不知道怎麼講。”拼多多商家維權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這讓創始人兼CEO黃崢感覺很不舒服。

媒體交流會外的拼多多員工們還在為618活動而馬不停蹄的忙著,而樓下還有十幾個穿著“拼多多,還我血汗錢”字樣的白色T恤衫的商家在進行聲討。

從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到疑似靠罰款商家來牟利,6月這個拼多多本該大力賣貨的契機被各種麻煩困擾,網上罵聲不斷。

除了澄清和解釋外,黃崢還去掉了拼多多“社交電商”的標籤,他明確表示——社交電商是偽概念。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這麼說來,隔壁剛剛拿到融資的小紅書和快要上市的良品鋪子的“社交”邏輯難道都不成立嗎?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被“圍攻”的拼多多

而就在交流會進行的同時,大廈樓下還有身著印有“拼多多,還我血汗錢”字樣的白色T恤衫的商家出現在大廈樓下維權並聲討拼多多。

從今年6月初,就陸續有被拼多多處罰的商家,利用“維權群”聚集到拼多多位於金虹橋國際商務中心的總部附近。伴隨著互聯網的傳播發酵,維權的視頻和圖片四處蔓延,“維權”的話題甚至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

先是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包括開刃刀、偽基站設備、摩托車車牌及充氣娃娃等被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點名批評後又被央視報道。而後網上又出現了質疑拼多多靠罰款商家牟利的聲音。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拼多多被央視批評

對於靠罰款牟利,黃錚稱”100%賠付給消費者了,在整個交易鏈當中,拼多多本身不觸碰資金。”至於涉黃涉暴力拼多多已經嚴厲打擊並清空,對於假貨的規則也越來越嚴格苛刻,但同時他也承認了平臺的監管不利,“我承認拼多多現在對整個商品的管控、服務的品質都很初級。”

除了解釋和澄清外,黃錚還對拼多多“社交電商”的標籤給予了質疑,“社交電商這個詞,我覺得是一個偽概念,電商就是電商,社交就是社交,沒有人為了社交去買東西,只會說因為已經在社交,順便買了東西。”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電商裡的社交是“偽需求”?

“三億用戶裡面沒有我。”在黃錚為拼多多喊冤的報道下方能看到不少類似帶著厭惡情緒的吐槽評論。

拼多多2015年9月上線,不到三年時間,月GMY達到400億的規模,用戶量增長破三億,訂單超越京東......同樣的成績,京東用了十年,唯品會用了八年,而淘寶也用了五年。

有一部分人非常討厭拼多多,而這種厭惡感和拼多多的商品質量無關,他們甚至不知道拼多多的App長什麼樣子。

“誰給我發砍價鏈接,我就拉黑。”26歲的小北就是討厭拼多多大軍中的一員,“從前最讓我頭疼的是微商在朋友圈刷屏,可是朋友圈最起碼還能屏蔽完全不看,但拼多多這種發消息就很討厭了,哪怕是在已經屏蔽的群內我也會忍不住看看是什麼,除了小程序砍價外,還有各種紅包鏈接等變著花樣發,這種垃圾信息真的太煩人了。”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砍價也就算了,有的人還讓我和他拼單。這不是就利用友誼嗎?拼多多的確不算什麼社交電商,可以算是社交終結者了。貪便宜能理解,但讓自己身邊的朋友拼單,我能稱之為道德綁架嗎?尤其是一些生活用品和水果,拼完全給對方又用不完吃不完的,十幾塊錢的拼單,我也不好意思拒絕。”22歲的小鴻開玩笑道。

“去年剛開始看到拼多多的價格的確被吸引到了,甚至想拼單買個手機,但後來轉念一想,天上不會掉餡餅,又忍住了沒付款,生怕被騙。”27歲的小晨表示,“不過後來買過一些價格本來就不高的小物件,那時候拼單不是很快,是真的需要我自己去拉著朋友砍砍價,但現在這種情況很少了,在App內開團就行。”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專門為了砍價的“互砍群”

以此來看,也許拼多多的“電商社交”的確是偽概念,那麼其他電商平臺呢?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小紅書和良品鋪子

要是說“電商社交”是偽概念,那麼藉此紅利走起來的良品鋪子和小紅書肯定不同意。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在這個社區裡,無論你是明星還是普通樂於分享的消費者,都是平等的,這種不搞大V制的友好算法,也給足了普通用戶滿足感和分享慾望,除了日常在小紅書上種草外,還會分享一些個人生活的點滴。

早在2014年政策承認了跨境電子商務後,小紅書2015年上線“福利社”,憑藉海外購物筆記分享,自然形成了一個海外品牌教育基地,獲取用戶十分精準,且粘性極高,半年時間銷售額就高達7億,享受過一波電商帶來的紅利。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雖然用戶精準且粘性高,但由於成立時間較短,小紅書和拼多多一樣遇到了由於沒有基礎構建,物流、品控、監管等方面頻頻出問題的情況,相比拼多多慢慢改進的方式,小紅書則專心運營社區,弱化了電商。

5月底,小紅書拿到了阿里巴巴領投的一輪超過3億美元的財務融資,若能在日後用上阿里巴巴的強大基礎構建或購物渠道,小紅書的1億用戶就能派上用場,進行變現了。拼多多的裂變營銷模式雖圈到了3億用戶,“偽社交”的口碑不佳,基礎構建也還遠遠不到位,想持續能留住這3億用戶,恐怕並不容易。

0元購和裂變營銷到頭了麼?拼多多陷維權風波

“鴕鳥”般的拼多多

無論是“偽社交”還是真圈粉,電商社交既然是電商在前,社交必定是為了輔佐電商而存在的。

除去“偽社交”和基礎構建不足外,國內不少主流電商平臺均已採用“拼團”模式,除“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洋碼頭“砍價團”、蘇寧易購拼團、貝貝拼團外,還有諸如拼好貨、品質團、51拼團、91拼團、9.9拼團、好拼團等上千家中小拼團APP。在電商巨頭的帶領下,已經群雄並起,準備圍攻拼多多。

他們也許一時間無法戰勝拼多多,但卻可以吸引拼多多用戶的注意力,分割原本屬於拼多多的市場,而若拼多多沒有什麼能維繫用戶的好方法,只要有足夠低的價格,逐利的用戶總會流失至他處,而巨頭也燒得起這個錢。

在黃崢看來,淘寶、京東都是搜索引擎式的電商,就像Google,“重點是人找貨。而拼多多想做一個電商版的Facebook,重點是貨找人,就是要有更多的溫度和樂趣,本質上是兩個物種。”

話雖如此,但拼多多App目前的版面還是人找貨,和淘寶京東無異,而現在的這種“偽社交”的傳播方式,也沒有任何溫度和樂趣而言。而盈利方面,據拼多多合夥人達達對媒體透露,“還是虧損狀態,虧錢的方面第一是拼多多獲取流量的成本,第二是冠名廣告費用等公司必要開支。目前還沒有賺錢的計劃。”

這次這次風波讓黃崢認識到,以前的拼多多在面臨公眾輿情時,有點像“鴕鳥”,顯得不夠成熟,但也許拼多多的不成熟,不僅只在這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