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中原民族兩大瑰寶,其中之一至今未能重現

公元937年1月11日夜,洛陽玄武樓,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自焚而死。傳承了千年的秦漢傳國玉璽,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煙當中,直到今日再未重現。攻入洛陽的叛亂軍首領石敬瑭,從廢墟中撿起他骨灰,葬在自己岳父後唐明宗李嗣源陵墓之南。隨後定都汴梁,改後唐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千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中原民族兩大瑰寶,其中之一至今未能重現

李從珂本姓王,自幼喪父,和母親魏氏相依為命。公元875年,李嗣源攻佔平山,在俘虜當中發現了美貌的魏氏,將其納為妾室,並把十歲的李從珂一併接收為養子,等到李從珂長大後,生的相貌雄偉,勇猛剛毅,深受李嗣源喜愛,把他帶在自己身邊,南征北討,將他鍛鍊成了一名驍勇善戰的將領,很受到時晉王李存勖的喜愛。曾經在與後梁軍隊交戰中,趁著後梁軍隊敗退之際,率領十幾人混入其中,進入敵軍大營之中,砍下瞭望柱後,從容返回自己陣地,體現了自己的膽大勇猛的一面,受到莊宗李存勖的讚賞。

公元926年,在自己養父李嗣源反叛之際,率領大軍與其會師,使得李嗣源軍隊聲勢大振,為明宗李嗣源登基立下汗馬功勞,七年後被封為潞王,坐鎮西北邊陲。公元933年明宗李嗣源去世,繼任皇位的愍帝李從厚,對這個義兄是相當的不放心,先解除了他兒子李重吉的禁軍之權,然後將義兄的女兒召進宮中做質子,種種跡象讓李從珂感到了,李從厚要拿他開刀,終日惶惶不安。當他接到愍帝詔書讓其從自己領地調離,前往河東,李從珂在部下的勸說下,起兵謀反。

千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中原民族兩大瑰寶,其中之一至今未能重現

應順元年(公元934年),潞王李從珂自鳳翔出發,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起兵反叛。號召天下節度使共同進攻京都洛陽,李從厚下詔大將王思同領兵前往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鳳翔城既非堅池,李從珂兵力又不如王思同,節節敗退。城破人亡之際,李從珂發現前來討伐的將領很多都是自己的舊部下,於是他爬上城牆,脫掉衣服露出滿身傷疤,對著城下的圍攻將士大聲哭泣:“我自小就跟隨著先帝出生人死,身經百戰,滿身創傷,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們大家跟著我,這些事都看在眼裡。現在,朝廷寵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麼罪要受此懲罰啊!”李從珂聲淚俱下的表演,讓很多將領動了惻隱之心,轉而支持他。兵力的強弱,瞬間翻轉,李從珂一舉擊敗王思同,率兵東進,奉命前來討伐的將領也紛紛投入到他的麾下,李從珂聲勢浩大的攻入洛陽城,愍帝李從厚倉惶出逃。進入洛陽城的第三天,李從珂登基稱皇,改元清泰,史稱他為後唐末帝,或者後唐廢帝。

登上御座的李從珂。和自己的義弟李從厚一樣,對某個人感到懼怕,那就是他們的舅子石敬瑭,石敬瑭自幼沉默寡言,喜讀兵書,自比趙國李牧、漢朝周亞夫。時任代州刺史明宗李嗣源對他很器重,將他從李存勖的身邊要了過來,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視其為心腹之將。石敬瑭並沒有讓自己的岳父失望,他馳騁沙場,多次拯救過李存勖和李嗣源的性命。並領兵掠地,攻下後梁都城,滅其宗室,為莊宗李存勖的登基建下不世之功業。

千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中原民族兩大瑰寶,其中之一至今未能重現

石敬瑭不光在戰場上勇猛無畏,謀略上也高人一籌,正是他在岳父李嗣源兵變之際,一針見血的指明瞭利害關係,促使李嗣源起兵反叛李存勖,並請為前鋒,攻破汜水關,致使莊宗李存勖在兵亂中被殺,李嗣源登基為帝。為了嘉獎他的功績,明宗李嗣源加封光祿大夫、檢校司徒,授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保義軍節度使,還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加封檢校太傅兼六軍諸衛副使,進爵位封為開國伯。十月,任御營使,快速地平定汴州節度使朱守殷的叛亂。因功擢升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總指揮使兼六軍諸衛副使,加封爵位為開國公,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名號。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加封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又加封駙馬都尉。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加封檢校太尉。九月,東川節度使董璋叛亂,石敬瑭任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兼理東川行府事務。次年,因蜀道險要艱難,糧食運輸不能供上,明宗下令班師回朝。四月,又兼任六軍諸衛副使。六月,改任河陽節度使,仍兼握兵權。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北方契丹,突厥犯邊,石敬瑭北上統領邊軍,臨行前,石敬瑭捧杯為明宗祝壽上奏說:“我雖微小怯懦,想到邊陲大事,豈能不竭力盡忠,只是我遠離京都,長久見不到皇上,不能隨時申報。”石敬瑭再拜告辭,明宗流淚打溼了衣襟,豈知這竟是兩人的訣別,僅僅一個月後,後唐明宗李嗣源病逝,接到消息的石敬瑭悲慟不已,痛苦流淚。

千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中原民族兩大瑰寶,其中之一至今未能重現

篡權登基的李從珂,趁著石敬瑭來悼念李嗣源之際打算將他滯留京都,石敬瑭也不敢提出返回封地,只好讓自己的妻子去和岳母求情,放自己回去。李從珂心一軟,竟然將石敬瑭放虎歸山。回到河東的石敬瑭靠裝病來麻痺後唐末帝,並以契丹人入侵為理由索要大批軍糧,積極備戰。準備充分的石敬瑭,以辭去馬步兵總管的職務,讓他到別的地方任節度使為幌子,試探李從珂。李從珂聽從大臣意見改任石敬瑭為鄆州節度使。降詔催促其上任,這使得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投靠契丹。借兵以李從珂非明宗親生兒子不得繼承皇位為理由,起兵叛亂。

公元937年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滅亡,坐穩皇位的石敬瑭,“非常守信”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不僅給自己留下千古罵名,致使中原民族賴以抵抗北方遊牧民族進攻的天然屏障就此失落,給後世人民留下無窮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