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設市二十年丨生態立市,玉溪嶄露現代生態宜居城市新風貌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連綿的綠色,從山間向鄉野、向城市蔓延,把大地連成濃綠的一片。

盛夏六月的玉溪,漫步在森林、湖畔、竹海、茶山,無不陶醉於它的清流碧波、湖光山色,流連於它的城市之美、鄉村之靚。

在大自然繽紛的色彩中,綠最吸引眼球,因為它是自然的底色,是一種意境,更是一種品質。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玉溪嶄露現代生態宜居城市新風貌 潘泉 攝

撤地設市二十年來,玉溪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態立市”戰略,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總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一以貫之全力推進,根植在滇中大地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正努力守護著這些誘人的綠、清新的綠、蓬勃的綠、詩意的綠,成為繪就玉溪人幸福生活的原色。

生態立市

讓“三湖”碧水永存

玉溪坐擁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三大高原湖泊。尤其是撫仙湖,作為全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和珠江源頭第一大湖,蓄水量達206億立方米,保護好撫仙湖就相當於為全國13.8億人每人儲備15.8噸優質淡水資源。讓“三湖”碧水永存,對於玉溪、對於雲南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意義重大,是玉溪生態環境保護的首要任務。

時間回到本世紀初,當撫仙湖局部藍藻爆發,水質下降到Ⅱ類,星雲湖、杞麓湖水質下降到劣類,玉溪人引以為傲的滇中明珠驟然響起生態警報時,生態惡化開始成為玉溪經濟社會發展不能承受之重。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撫仙湖北岸通過“四退三還”建設的生態溼地,成為守護撫仙湖的一道綠色屏障。 潘泉 攝 如何面對這一嚴峻挑戰?歷屆市委、市政府給出了堅定答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玉溪的立市之本,將“生態立市”納入首要發展戰略,凝聚發展共識,牢固樹立生態發展觀,全面倡導綠色政績觀,大力弘揚低碳生活觀,著力強化環保法制觀。

多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三湖”保護治理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四退三還”,堅定不移地建設湖濱生態帶,堅定不移地推進沿湖四縣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堅定不移地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措施,突出“三湖兩庫”水汙染綜合防治,努力實現山湖同保、水湖共治、產湖俱興、城湖相融、人湖和諧。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湖光山色 堅決打好新時代撫仙湖保衛戰。著力實施關停拆退、環湖生態建設、鎮村兩汙治理、面源汙染防治、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城鎮規劃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新時代“仙湖衛士”八大行動,紮實開展“百日攻堅雷霆行動”,按期完成保衛撫仙湖雷霆行動10方面100個問題的整改任務。撫仙湖一級保護區生態移民6122人,22家中央和省市縣屬企事業單位全部退出,拆除建築面積14.3萬平方米、退出土地905畝。對流域內汙染較重的5萬多畝耕地實施休耕輪作。撫仙湖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水生態文明城市和三個湖泊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加快推進。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撫仙湖這一泓淨水 張本聰 攝 著力強化星雲湖、杞麓湖工程治理,控源截汙、生態補水等力度加大,農業面源汙染防治、主要入湖河道治理等取得成效,兩湖水質有所改善。杞麓湖水質在2017年3月由劣V類變為V類,結束了自2005年10月起持續136個月劣V類的狀況。星雲湖水質在2016年9月由劣V類變為V類,結束了自2009年4月起持續89個月劣V類的狀況。

據統計,“三湖”“十二五”規劃完成總投資45.7億元。“十三五”規劃項目投資192.3億元,目前開工率超過80%,已完成總投資近57億元。省政府“十二五”規劃末期執行情況考核撫仙湖為優秀,星雲湖、杞麓湖為良好。

綠色玉溪

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美麗中國的美好畫卷。

在這幅長軸畫卷中,經歷了20年滄桑鉅變的滇中玉溪,正闊步向前,在發展與生態之間尋求平衡,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硬約束,努力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多年來,我市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突出總量減排、區域環境汙染治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及生態創建、農村環境整治等重點,全面推動各項生態環保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生態玉溪(資料圖) 堅持生態優先,強化建章立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關於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實施意見》《玉溪市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五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編制了《玉溪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玉溪市“十三五”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6年―2020年)》《玉溪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15―2020)》,各縣區均編制完成了《生態縣區建設規劃》。先後制定出臺了《玉溪市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的文件共30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堅持低碳發展,以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狠抓汙染減排。啟動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城鄉垃圾綜合整治及“點亮玉溪”等一系列農村專項行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和群眾居住條件日益改善。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莊“七改三清”環境整治各項指標居全省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汙水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共投入資金13.9億元,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入3.9億元,畜禽養殖治汙設施建設投入6000多萬元。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考核中,企業自行監測公佈率、監督性監測公佈率、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三條紅線”做到3個100%,位列全省第一。年度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指標的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生態宜居城市玉溪 潘泉 攝

堅持防治結合,以加強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為重點打好藍天保衛戰。制定《玉溪市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加強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落實改善中心城區空氣質量有關意見工作方案》等文件,落實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全面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玉溪市中心城區大氣汙染物源解析及汙染控制對策研究工作。全市累計建成51條機動車尾氣檢測線,全面開展了機動車排氣汙染檢驗工作。在全省率先建成縣級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全市空氣質量實時監測,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堅持綜合治理,以推進農村面源汙染整治為重點打好淨土保衛戰。制定《玉溪市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以農用地土壤汙染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為核心,對已掌握的土壤汙染問題突出區域進行全面梳理排查,研究制定了《玉溪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將土壤汙染防治目標指標逐級分解,將土壤汙染防治納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堅持生態、法治和民生林業建設,加快“森林玉溪”建設步伐。以國家、省、市林業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為支撐,著力推進道路綠化、面山綠化、村莊綠化、“三湖”防護林帶建設,持續實施退耕還林、人工營造林、森林撫育、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補償等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全面強化森林資源保護體系建設,確保全市1519.65萬畝林地資源和1272.9萬畝森林資源安全,鞏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6.7%,林木綠化率為67.9%,森林蓄積量5500萬立方米,年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達350億元。建有國家、省、市、縣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0個,總面積206.96萬畝。杞麓湖、撫仙湖、星雲湖成功申報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單位。

撤地设市二十年丨生态立市,玉溪崭露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張本聰 攝 玉溪最大的特色是生態好、環境美,宜居好在,是個如詩如畫的好地方!”20年前因工作常到玉溪出差的外地人張玉生,如今已退休在家。20年後的今天,每年他都要帶著家人來玉溪爬一爬紅塔山、遊一遊撫仙湖,吃碗正宗的玉溪鱔魚米線。

未來可期。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自然稟賦,已成為玉溪最具魅力的城市品牌、最富競爭力的獨特資源,更將成為滇中大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財富。

審核:楊雪

終審:李向文

~ ~ ~ ~ ~ ~ ~ ~ ~ ~ ~

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玉溪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