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匠——灰塑

灰塑

非遺工匠——灰塑

灰塑,古稱灰批,是嶺南地區傳統建築裝飾工藝。材料以石灰為主,作品依附於建築牆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築工藝上,淵源其甚早,以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寺廟和豪門大宅用得最多。

非遺工匠——灰塑

灰塑工藝精細,立體感強、色彩豐富;題材廣泛,通俗易懂,多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花鳥、蟲魚、瑞獸、

非遺工匠——灰塑

山水及書法等。

廣州灰塑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徵和傳統的民間美術藝術價值。做工方面,廣州灰塑精緻細膩,色彩豔麗。

用材方面,灰塑藝人因地制宜,採用適合廣州炎熱而潮溼的氣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鹼、還耐溫。

非遺工匠——灰塑

灰塑工藝

構思灰塑造型

構思灰塑造型是灰塑最難撐握、最重要的工序,根據灰塑位置、面積和客戶要求的圖案,仔細量度、構思,然後確定造型。將選好的題材構思逐一分配在心目中的位置上。

非遺工匠——灰塑

固定灰塑骨架

用鋼釘、銅線投捆綁成所需要的灰塑骨架形狀與大小,固定在灰塑的位置上,骨架必須小於所做灰塑的體積。

非遺工匠——灰塑

造型打底

圍用草根灰進行初次灰塑形象打底,每次草根灰不得超過5釐米厚,再加灰塑時需要要隔一天。每制一層草根灰必須壓緊,直至用草根灰將灰塑定型。但要注意灰塑造型與仰視覺是否達到理想。

非遺工匠——灰塑

非遺工匠——灰塑

批灰

用紙筋灰在草根灰表面進行造型與神態批灰,使灰塑平滑、細膩、傳神(使用紙筋灰時,可以加入所需要的顏料,攪拌再批)。至此,整個灰塑浮雕過程已全部完成。

非遺工匠——灰塑

上彩

從紙筋灰至上彩繪,必須在當天同時完成。因為灰塑有一定溼度,顏料才能滲到灰塑裡,灰塑與顏料同步氧化,令灰塑顏色鮮豔,保持的時間長、不褪色。

非遺工匠——灰塑

非遺工匠——灰塑

灰塑傳承

工藝從清末民初傳入花縣(今花都),民軒初期花山鎮鐵山村就有人從事灰塑工藝工作。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灰塑行業中花縣籍者不少。

花山鐵山村的灰塑藝人邵波少年時便隨村中老藝人學藝,後來成為技術高超的灰塑名家。其子邵成村15歲隨父

非遺工匠——灰塑

非遺工匠——灰塑

學藝,得父親言傳身教,今已二十多年,現活躍在珠三角建築工藝界。 廣州陳氏書院(陳家祠)、六榕寺、光孝寺 、三元里古廟等數十座建築重修時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

非遺工匠——灰塑

非遺工匠——灰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