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馬雲參加同學聚會,為了減少同學壓力,特意沒有開千萬級的邁巴赫,而是開了一部路虎,這一消息迅速刷屏。

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之所以刷屏,不在於馬雲,也不在於豪車,而在於“同學”一詞。你是不是會擔心哪一天害怕參加同學聚會?當年是站在同一起點上,如今有的人比你優秀很多,且差距不是一點點。

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當然,這個優秀並不限於誰的錢多,也可以是才華。例如,央視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她出口成章,唐詩宋詞信手拈來,優雅的談吐,清麗的儀態……

顯然,她和她的同學們當年也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如今他們的差距,肯定也不是一點的。

這種差距,老師在畢業典禮上常常會提起。問題是差距,除了出身背景外,又是如何拉大的呢?

01

你在無所事事時,人家在創造新的可能

你在休息或享樂時,人家犧牲了這個機會,一門心思紮在工作上,悶頭苦幹。你想著如何找工作的時候,人家在想著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

你在抱怨的時候,人家在思考解決之道。你在放棄的時候,人家在咬緊牙關默默前行。我們在羨慕他人的時候,他們在為下一個目標積極準備。

於是,彼此的能力就不是一個層次,進而工資與待遇當然也就不一樣。這是勤奮的問題。也許你都知道,只是是你沒有做好而已。

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文章中寫道:“我的右掌關節處,有一塊小硬繭,摸上去糙糙的,這是二十多年電腦寫作的‘記憶’,我把它看成是一塊‘光榮之繭’,我若有微許才華,它是唯一的證明。”

02

你在社交時,人家在尋求專業上的突破

當你想著認識高人,一門心思鑽研人脈的時候,人家在社交上花的時間很少。因為他們懂得:人脈不在別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唯有自己成為厲害的人,人脈才會值錢。人脈不是結交來的,而是吸引過來的,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提到合理的幫助。

同樣在公司裡,當你圍著領導轉的時候,人家在圍著自己的業務轉,終將有一天,領導圍著他轉。

真正聰明的人很少花時間在社交上。

03

你在遊戲娛樂時,人家在讀書聽課

除了正常上班及陪伴家人外,我們的空閒時間還是挺多的,你在玩遊戲看娛樂新聞,而人家在讀書學習。

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一人的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靜靜地度過。

關於巴菲特讀書之多,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曾經評價過: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巴菲特自己曾估算過,自己平均一天有花費80%的時間用來閱讀。他還建議每個人一天至少要閱讀 500 頁書。

可是,有人說:“我讀了那麼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記不起來了,你說這樣的閱讀有什麼意義?”

有個很好的回答: “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事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

04

你在網上刷吃喝時,人家在購書買課

機場候機時,一般人都在玩手機,刷朋友圈、逛淘寶之類的,而高端的商務人士一般會去書店,買上一本書坐在那安靜地閱讀。

特別是坐上飛機時,那些坐頭等艙的人,大多數人會安靜地抱著一本書閱讀,而經濟艙裡的人多數在聊天、睡覺,有些人心煩意亂地望張,等待飛機快點到達。

買吃的、買衣服、買包、買娛樂……這些是消費。

但買書買課,叫投資。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選擇消費還是投資中不斷被拉大的。

你與同學的差距是怎樣拉大的?

網易雲課堂

線上50節好課,售價199元,點擊閱讀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