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中这7位是江湖地位极高的高手,却连内功都不会!

金庸小说创造了一个武侠的世界,很多的金迷们都从中得出一个“武学退化论”的结论。金庸的武学年代越久远武功威力越大,而到后来则越来越差,直到消亡。因为《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武功最丰富、最天马行空的一部。《射雕三部曲》明显要稍弱,而到了《笑傲江湖》则内功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像令狐冲这样的完全丧失内力的人,居然也能够仅仅凭借招式而屡屡获胜。而清朝就更加差了,连点穴都成了高深武功。

这个“武学退化论”在整体的趋势上是有道理的。不过其中某些细节上却体现出了金庸在写作上的浮动,他没有完全按照这个理论去写。

《射雕》中这7位是江湖地位极高的高手,却连内功都不会!

比如说金庸的中期作品《射雕英雄传》,其实在起初的时候金庸并没有把“内功”这样东西写得过于强大。

我先从金庸作品的写作顺序说起吧。金庸的第一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清朝,金庸在这部作品中更多地是写外功,内功的涉及非常少。

金庸的第二部作品是《碧血剑》,这部小说中开始有内功了,袁承志所学的“混元功”,就是一种内功。但总体来说,还是外功的作用大于内功,袁承志使用得最多的是金蛇剑法。

接下来金庸就开始动笔写奠定他武侠宗师地位的《射雕英雄传》了。在书的开始阶段,我们看上去的感觉是和前两作《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差不多的。郭啸天、杨铁心的武功都是比较偏向于现实的,丘处机武功虽然高强,但整体上并没有提到太多的内功。

而后,江南七怪的武功则彻底向我们表明了金庸当时的真实想法。因为江南七怪内功整体上都很低微,有些人甚至连入门都算不上。

全真教马钰去传授郭靖内功心法的时候,郭靖是丝毫不会内功的。因为他的7位师父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内功,他们所传授的都是纯粹的外功。书中说,七怪(此时应该是六怪了,因为笑弥陀张阿生被梅超风杀死,但为了方便叙述,还是保留“七怪”的说法)本来也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本想只教1-2门功夫给郭靖,让他务于精纯。但身有武功总是忍不住要教给徒弟。

《射雕》中这7位是江湖地位极高的高手,却连内功都不会!

那七怪为什么不传授郭靖内功呢?原因确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几乎不会,或者在这方面不出色,或者他们内功上的造诣远远不如他们各自的外功。

后来马钰教了郭靖内功,郭靖修炼了两年后,其外功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

有一天,七怪突然发现郭靖身负内功,于是向他试探。出手之人是闹市侠隐全金发。全金发出手就是杀招,郭靖不料师父居然下杀手,情急之下内功尽显,不仅将其掌力化解,而且用手将他“圈住甩出”。全金发“双臂酸麻”、“连退三步,这才站定”。从这里可以看出,郭靖的武功竟然已经隐隐将要和师父全金发抗衡。

接下来郭靖说:“弟子真的不知道甚么叫做内功。他教我坐着慢慢透气,心里别想甚么东西,只想着肚子里一股气怎样上下行走。从前不行,近来身体里头真的好像有一只热烘烘的小耗子钻来钻去,好玩得很。”

《射雕》中这7位是江湖地位极高的高手,却连内功都不会!

而江南七怪则是“又惊又喜,心想这傻小子竟练到了这个境界,实在不易”。“竟练到了这个境界”这8个字充分说明了郭靖当时的内功水准已经相当出色。结合之前全金发的表现,可能此时七怪之中,只有柯镇恶和朱聪内力在郭靖之上,其他几位师父已经不如。而郭靖再继续修炼下去,超越柯镇恶和朱聪也是几年之内的事情。

江南七怪当时在江湖上的名气和实力绝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和丘处机的一场打赌已经轰动了整个江湖,可见当时在作者金庸的眼中,他们至少也能算高手。但即使是这样的人物居然都不会内功。金庸写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很大程度上还是按照《书剑》和《碧血剑》的武学层级来写的。

但后来随着东邪黄药师、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等绝顶高手出现后,这种武学层级就被极大拔高了。江南七怪也开始变得不入流。和之前的“江湖大侠”的形象相去甚远。包括丘处机等全真七子,也被五绝的出现摧毁形象。

在写作的过程中,金庸在武功上的写作尺度出现了波动,否则,江南七怪这样的江湖上大有头脸的人物不可能不会内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