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MUSE後我才醒悟,原來指責微視模仿的抖音竟然也是非原創!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每個人都能直接觸達到實時信息,相比歷史上的“馬車很慢,郵件也很慢”,現在大家只要動一動手指各種信息便會撲面而來;同時,這也是最壞的時代,當資本、夢想和強烈躁動的荷爾蒙氣息徹底混雜在一起時,內容邊界開始變得愈發模糊,人們完全進入了“泛娛樂化”時代。

“一入抖音深似海,從此淑女變路人。”當官方負責人宣佈抖音2018年日活量已超過1.5億,月活超過3億人次的時候,所有人才發現這款主打“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到底有點火。與之帶動的更是整個短視頻領域的大興,快手、微視、樂動、波波等幾乎所有社交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短視頻軟件,生怕錯過這一當紅風口。

知道MUSE後我才醒悟,原來指責微視模仿的抖音竟然也是非原創!

短視頻界的鼻祖Musical.ly,曾公開指責抖音抄襲

如果論其誰才是短視頻社交平臺的開闢者,Musical.ly絕對算有資格。這款於2014年7月在美國上線的短視頻社交軟件,其本身是由中國上海團隊開發,並在上線後僅一年時間便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ragram等成為全美iOS總榜第一,被人稱為中國首個最成功的社交類出海產品。

知道MUSE後我才醒悟,原來指責微視模仿的抖音竟然也是非原創!

通過將Musical.ly和抖音之間相對比,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兩款產品的首頁佈局極為相似,說是抖音複製模仿了Musical.ly的首頁也不為過。不過,抖音畢竟作為面向國內市場軟件,在一些本土化細節方面自然要做的更好,比如說分類清晰,評論留言不影響觀看視頻,畫面更受國人喜愛。

知道MUSE後我才醒悟,原來指責微視模仿的抖音竟然也是非原創!

因此,在抖音2017年年初剛上線的一段時間內,不少人都在稱呼“抖音”不就是中國版的“Musical.ly”嗎,Musical.ly負責人更是公開指責抖音就是在抄襲我們。後來,隨著抖音的愈發火爆,Musical.ly也考慮重回國內市場,但由於產品特性和用戶流量的缺乏,始終難以泛起水花。

和騰訊一樣的老套路:抖音收購國際對手Musical.ly

2017年11月份,抖音的母公司今日頭條正式全資收購北美知名短視頻社交產品Musical.ly,收購完成之後,抖音將會和Musical.ly進行合併,但雙方保持品牌獨立。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和騰訊以往的套路十分相似。先是模仿出類似的競品,在走紅之後再將時運不濟的開闢者全資收購合併。雖然Musical.ly在美國、東南亞、俄羅斯等地的用戶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但是在中國市場卻遙遙無及,抖音的收購不僅能使它擺脫模仿抄襲的罪名,更能夠藉助Musical.ly實現國際化道路,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知道MUSE後我才醒悟,原來指責微視模仿的抖音竟然也是非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