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能繞過去?

扶南先生

以朱棣發動的靖難戰役為例:


前期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天時地利人和都向著這位即將繼承皇位的真龍天子匯聚,屢戰屢捷。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山東,英勇善戰的王爺折戟濟南城下。


史料中記載: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捨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於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朱棣,並沒有想要爭奪天下。而主要是畫疆自守,那麼就必須把濟南這塊硬骨頭啃下來。這樣最起碼可以打通南北之間糧食運輸的通道,後勤物資才是長期戰爭是否勝利最重要的保障。這個戰略目標保證了黃河以北都是朱棣的控制之下。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之下,濟南城不能繞過,必須攻破。


但是後來從南京乘傳過來的消息,讓朱棣看到了控制天下的希望。只要將都城搗毀,就不差一個濟南。既然是塊硬骨頭啃不下來那麼決定躍過山東,直搗南京。本來濟南城已經陷入僵局,這樣繞過去盤活了一盤棋,燕軍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反應過來慌慌張張南下追截,準備保衛首都,已經為時已晚,南京城已經保不住了。


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戰略目標對於整個戰爭決策的重要性,隨著時局的不斷變化,面對難啃的硬骨頭,是放棄還是硬攻要基於動態來考量。因此沒有不能繞過去的城池,只有是否能夠捨棄的目標。要怎麼處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中最主要取決於戰略以及周邊環境和所要取得的目的。


品讀武器裝備

繞不繞要看情況。

首先,無法繞過的城池,必須打下來

什麼是無法繞過的城池?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想要進取前方,必須要拿下這個關口,拿不下就過不去。

譬如潼關,你從中原進取關中,直取西安(長安),就不可避地要過潼關:

拉進看就知道為什麼了,因為這是一個峽口,無法繞過,而關中長安之地,又是很重要的,從中原往西打,就免不了要走這條路:

在華北,還有個十分重要的關口,叫山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想從東北進向中原,必須拿下。

而一旦越過山海關,南下全是平原,就一馬平川了,打起來也非常快,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如潼關、山海關,都俗稱“緊要關口”。繞不過去,必須打,守方無路可退,無險可守,必須死守。

其次,作為翹板的城池或地區,必須打下來

日軍侵略中國時,就以朝鮮半島為翹板。日本想要入侵中國,就必須先將十分靠近、方便的朝鮮半島拿下,繼而從朝鮮半島往上走,入侵東北平原。入侵完東北,囤積力量,又以東北為翹板,從山海關南下,直走中原。這時候,作為翹板的朝鮮半島,釜山就首當其衝,無論如何是要被拿下的。即便久攻不破,日本也不可能繞過去。

同時,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之前,還走海路,先奪下了青島,但大軍依然還是要走陸地,日軍就是從內陸走。由華北平原到濟南,再到山東半島。

後勤補給肯定過該城以及該城具備不可或缺的資源的情況下,該城池必須拿下

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近現代,亦或者日軍侵華戰爭。想要奪得資源豐富的山東半島和往南重鎮、城市,就必須奪下濟南。朱棣猛攻濟南而不下,就是這種考慮。因為濟南是交通要道,又是分兵南下、東進的最佳跳板。不奪取濟南,就無法前進。而且你不拿下它,你就得退回去,別人佔據濟南,資源都在濟南,會過來反攻你,到時候會損失很多地盤,就連德州也別想要了。

朱棣第二次直接繞過濟南,算是非常冒險,但也是聽說南京防守空虛,需要迅速繞道推進。一旦南京防守不空虛,而濟南又沒打下來,就要面臨前後包餃子的風險。濟南所附帶的城市群與南京以南的地帶夾擊,直接斷了去路,斷了糧食、兵源供應,這就是關門打狗。奈何朱棣知道南京空虛,於是直接進取了南京(南京有內奸,且阻擊做得差得出人意料),反過頭來還是把濟南打下來了。

以上,大略就是一些城池,久攻不下為何還要繼續攻打的原因。繞路是可以的,那要面臨被人圍毆的風險,腹背受敵。而打下重要城市,步步推進,就無後顧之憂,這是很重要的。


豆子人民藝術家

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問題,更是一個技術和生產力的問題。

常言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漢武帝遠征匈奴,幾萬騎兵就需要幾十萬人提供後勤。往往中原王朝對北方的遠征,動不動就需要幾十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作為後勤保障部隊存在的。

而古代的之所以產生封建思想,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生產力不發達,生產只能顧及自己能交給國家的很少,而且運輸的技術和道路問題沒有解決,人與人國與國的長途運輸有很大的限制,運輸的距離和運輸量都存在不能跨越的障礙。無論我們信不信,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決定了當時社會戰爭的思想、規模、形式和方式,也決定了國家的規模。所以無論東西方的歷史,最開始都是以部落的形態出現的,慢慢的形成了部落聯盟,小國家,大國家。全球性的大國,如果沒有現在通信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的支持,很難想象一個憑著兩條腿什麼時候可以走到美國。

所以古代不能繞過城池,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底下交通運輸手段落後,不打下城池就更難保障後勤。從軍事上來說,繞過駐有重兵的城池就把自己的後方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這樣你並不能全力向前進攻,因為後方往往有軍隊最薄弱的交通運輸線。歷史上因為後方的糧道被斷被洗劫,最終導致軍隊慘敗的事數不勝數。比如官渡之戰,曹操戒了袁紹的烏巢糧地。直接導致袁紹大軍的崩潰,畢竟人一頓不吃餓的慌。即使近代戰爭,沒有十足的把握和軍隊戰鬥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戰爭決策者也不敢輕易把自己的後方暴露在敵人的面前。

再說戰爭說到底是有人再打的。有城的地方就有人,戰爭要想最終勝利,最主要是制服敵人。所以毛主席說,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失,最主要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攻擊城池並不是為了城池,而是為了更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敵人就在裡面,正好可以包圍聚殲,至於勝敗就要看實力了。


淨化a木子

在沒有火炮等重武器的古代,攻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孫子兵法》說:“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橨榲轀,具器械,三月而後已;距堙,又三月而後成。將不勝其憤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就是說,你費老大勁,花了很多時間,造好雲梯、衝車,又堆個大土堆居高臨下往城裡射箭、觀察城內動靜;士兵拼命地往裡攻,結果死了很多人但城還沒攻下來,真是悲劇啊!

所以,在能不攻城的時候,古人是不輕易攻城的,有時候可以釆取圍困或繞過的辦法來對付堅城。但有些城池是非攻不可的,比如它處於交通要道,你繞到它背後去進攻敵方腹地,如果短時間內不能摧毀敵方權力中樞,瓦解敵人鬥志,建立穩固的敵後根據地,那麼你繞過的城池將會是噩夢一樣的存在--它可以隨時出擊,截斷你的後勤給養,攔截你的後續援兵,在你完成使命或局勢不利想撤回根據地的時候又成為一道障礙⋯。所以,有些城池、據點是一定要攻下的。

當然,有些時候攻城有另外的目的。比如拿破崙入侵俄羅斯時,對於地廣人稀的俄羅斯來說,莫斯科的地位極重要,它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交通樞紐,所以攻下莫斯科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和振奮士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極度寒冷的俄羅斯的冬天,拿破崙太需要一個遮避風雪、補充食物、棉衣、棉被的地方了。可惜他的敵人,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太明白這一點了,他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然後把莫斯科拱手相讓。法軍進入莫斯科後,發現吃的、穿的、蓋的,什麼也沒有,就連一間遮風擋雨的房子也沒有。飢寒交迫的法軍只好撤軍,六十萬大軍,連餓帶凍,加上被俄軍、殘暴的俄國農民襲擾、虐殺,回到法國的,也就剩下萬把人。

在現代化戰爭中,攻城已不是單純的翻越一道城牆了,而是大縱深的防禦攻勢,天空和陸地火力的猛烈較量,以及進入城內的巷戰對兵員的殘酷損耗。解放戰爭時的錦州、太原等攻城戰,蘇德戰爭時的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攻防戰,以及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對巴格達的進攻,都可以看到這種影子。


孚比斯



首先說第一點,並不是久攻不破的城池都不能繞過去。

還是舉個例子吧。

公元1629年,因為袁崇煥殺死了毛文龍,為皇太極掃除了後顧之憂。本來山海關是鎖住後金的一道關隘,但皇太極就繞過了山海關,千里躍入龍井關、大安口,殺入長城以內,直撲北京而來,最後雖然被袁崇煥回師擊退,但這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如果大家還想看,還有一個更經典的案例,朱棣造反的時候,因為人馬太少,被明帝國中央的大軍全面壓制。於是靈機一動,就沿著山東一線,繞城而過,直擊南京。這時朱棣的臥底李景隆開城投降,南京陷落,建文皇帝下落不明,朱棣造反成功。

因此我們說,這個題目中的假設前提是不存在的,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的確如此,但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下邊我們來談一下,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什麼不能繞過那些久攻不下的城池?

還是來談案例吧。

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李信率領20萬大軍進攻楚國,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殺入楚國腹地,但因孤軍深入,楚國大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派出其它軍隊截斷秦軍的補給線,最後大敗李信。

這個案例的關鍵點就在於此。

如果你繞過那些久攻不下的城池,向前進發,就要分兵困住這個城,還要保護自己的補給線糧道。分兵是兵家的大忌,分兵則必弱,敵人就會攻其薄弱環節,然後大破之。

集中優勢兵力打大仗,這是第一個聰明的將領都明白的,也必須執行的。

繞過那些久攻不下的城池向前進攻,城裡的士兵就衝出來,要麼截斷補給線,要麼和前方的敵人前後夾攻,也是很難抵抗的,敵人又有地利的優勢,戰爭的失敗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回到清朝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的起義來看,就更真切。

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的初期,就因為冒進,吃過不少虧,好幾次差點被活捉,甚至他都想自殺。

當時的情況很明顯,太平天國的軍隊人數多,並且有不少軍隊也很能打。曾國藩的湘軍沒有太多的優勢。


於是曾國藩就改變了打法,採用層層推進、步步防守的辦法來對付太平天國軍隊。每到一個城下,就開始當建築工,到處挖溝,一要深,二要高,並且兩邊都要挖。在太平軍的城下要挖,在自己軍隊的外圍也要挖。

然後就是派出自己的軍隊守住幾個關鍵的關口,防止裡邊的軍隊殺出來,也防止外圍的敵人殺進來,然後慢慢地困死太平軍。

曾國藩的打法就是結硬寨和打呆仗,以日拱一卒的心態慢慢推進,一點一點把太平軍給逼死。

從表面上看,太平軍有幾十萬的軍隊,曾國藩僅有十萬上下,卻就是這樣把太平軍給打敗了。


戰爭的高級形態就是看對手犯錯,然後打敗他,誰先犯錯誰輸。

因此高超的將領的打法都比較保守,站在防守的前提下去作進攻,站在不敗的前提下去爭取勝利。就是小失敗幾次,也不傷無所,只要抓住一兩個機會,就能扭轉戰局。


新知傳習閣

在古代戰爭中:

有的城池可以繞,有的不可以繞。

有的城池可以攻,有的城池可以不攻。

這是一個複雜的軍事學問題。

其取決於多方面因素:戰略、戰役法等。

1、戰略層次:

戰略基本就是整個行動的大目標:涉及政治考量、整個戰場佈局。

我們以靖難戰役為例:前期朱棣屢戰屢捷,但折戟濟南城下。

明史鐵鉉傳: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捨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於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

可見朱棣這一時期的目標是畫疆自守,並沒有當下奪取天下的計劃。那就必須攻克濟南,如此以來,南北糧道斷了,真定的平安諸將都得南撤或投降,整個黃河以北至少就是朱棣的地盤了。戰略目標決定戰役選擇。濟南必須攻,濟南一破就可以實現戰略目標。

(由圖可見,濟南的重要性一目之瞭然。但戰略目標轉化,瞬間地位就低了。要佔據山東,必須先佔領濟南,省會重中之重;要經過山東,而且沒有後勤線,絕對不可以經過濟南。)

但後來南京傳來消息,南京空虛。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應天。朱棣據此決定舉兵南下,直指京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南下追截。

朱棣的戰略目標從“畫疆自守”到“長驅直入奪取應天”的轉化,也就意味著濟南的位置不在重要。保衛首都才成了根本。

也可見,攻城繞開與否取決於戰略目標。

戰爭要基於動態來考量,絕非固定一處來思考。

2、戰役

大戰略對攻城影響很大。戰役目標同樣影響大。清軍在大淩河之戰中前後耗費四個月,損失比較大,收穫有限。

(1629年清軍入關)

在1633年6月18日,皇太極主持關於戰略討論的最高軍事會議上,參與者有:

《清太宗實錄》:刑部貝勒濟爾哈朗、
貝勒阿濟格、吏部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貝勒杜度、兵部貝勒嶽託、禮部貝勒薩哈廉、貝勒豪格、工部貝勒阿巴泰、固山額眞楊古利、楞額禮、和碩圖、葉臣、篇古、伊爾登、喀克篤禮

其間暢所欲言:

我國之兵,非怯於鬥者,但使所得,各飽其欲,則雖死不恤,稍不如意,遂無鬥志。

明乃吾敵國,宜舉兵深入其境,焚其廬舍,取其財物,因糧於敵,此制勝之䇿也,但彼處痘疹可虞,皇上親往,不可久留
遣人往招流賊,諭以來歸

都是很直接的表達,攻城作戰士兵發不了財,不願意打;需要劫掠作戰,入關內劫掠。同時可以聯繫流寇。所以清軍確立新的戰略。對應的戰役法就是入關劫掠。

1634年:皇太極親征林丹汗,入大同劫掠;
1636年:從獨石口入昌平,保定劫掠
1638年:從牆子口、親山口入華北劫掠
1642年:劫掠整個華北。

在此下,清軍作戰的任務就是劫掠,遇到城池繞開就可以了。但如果城池守備薄弱,乘機攻城,收穫很大。在此戰役目標下,基本沒有什麼必須要攻克的城池,完全是見機行事。

到了1645年多鐸南下就必須攻取揚州了,因為他要渡江平定天下。不是劫掠完回去了事。戰役目標變了。

3、實力:

在戰爭中,就不具備攻城的能力,比如太平軍北伐部隊,但又要完成戰略目標,那就只能流寇作戰。都要繞開。

(一路都是繞城而走)

如果實力很強,像美軍一樣,那就一路橫推過去即可。

4、戰場形勢

援兵到了,還頓兵堅城之下,基本就是等死了。那要麼繞開,要麼和援兵決戰,要麼撤退。

戰爭是個動態問題,在戰爭中城池攻與不攻,繞與不饒,當時的戰略、戰役目標、戰場形勢、自身實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其中有理想、有現實,雜糅到一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一枚明粉



攻克不了的城池為何不能繞過去?

古代戰爭中,都喜歡攻城略地,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諸葛亮北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孔明六出祁山,是不是一根筋,顯然不是,軍事戰略有很大關係,古代的軍事家門自有贏得戰爭的法寶,而絕對不是繞過去。孫子兵法也曾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但無論是伐謀還是伐交,其最終目的還是得到城池,與攻城的目的是一樣的。孫子兵法中也從未說過,遇到堅固的城池不要攻,可以繞過去,這種戰法無異於自取其辱、自尋死路,久攻不下的城池為何不能繞過去呢?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攻下城池的好處。攻克城池可以擴大疆域,掠奪資源,掠奪人口。古代不比現代社會,到處人滿為患,古代的人口大多集聚在城市,古代人為何把攻城絕地看的如此重要,攻破城池之後就可以擁有這個城池的一切,

擴大了疆域,佔領城池就意味著國家便大了,人沒有土地就無法生存,國家的土地被一步步蠶食必然要亡國,戰爭的本質就是搶佔土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土地和城池,國家也就一無所有了。管仲樂毅為什麼這麼出名,樂毅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連續攻克齊國七十餘城。秦始皇為什麼那麼出名?他侵佔了六國的土地城池,統一華夏,創造了千古一帝。由此可見古代戰爭,乃至現代戰爭的本質都是攻城掠地,繞過去城池毅然是別人的。



攻克城池,也就意味著資源、補給、財富等。戰爭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資源和財富,攻克城池也就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食物、黃金、房子……最住要的還有城裡的人口,可以補充兵源、獲得勞動力,恩威並施,鞏固統治,贏得人心。如果繞過去尤其實在古代也就失去了戰爭的意義。因為城池毅然是別人的,你沒有獲得任何好處,還不如不發動戰爭。



攻克城池的同時,也是給敵人最大的威懾,讓對手害怕你。攻城略地不但可以過得資源,還可以震懾對手,讓對手知道你的厲害,從內心害怕,敵人一但膽怯,我軍的士氣有很大鼓舞。戰爭最主要的還是士兵的鬥志,而激發士兵鬥志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贏得勝利失敗者必然大挫士兵的鬥志,這樣也就為後期贏得更大的勝利埋下伏筆。因此古代戰爭中,都要逐個城池攻克,不會繞道。



其次分析難以攻克的城池,繞道而行的壞處。

首先城池久攻不下繞道而行有可能被包圍。繞道而行有可能是孤軍深入,城池還是敵人的,繞道而行不久變成腹背受敵了嗎,敵人來個雙面夾擊或者反包圍,這就是自找死路。相信大家都知道國民黨七十四師是怎麼沒得。不就是機械化跑的快了點,結果即刻被包圍在孟良崮,儘管是最好的精銳之師,也逃不過全軍覆沒。他們還不是“繞過去”,僅僅是先頭部隊走的快了點,繞過去死的會更慘,因此在不知道敵軍情況下,寧可死磕,也絕對不能繞過去。



其次“繞過去”軍隊失去後援,補給成了最大的問題。行軍打仗動輒幾十萬軍隊,那麼多人的衣食住行消耗巨大,如果補給線被切斷,軍隊沒有糧草,能支撐幾天,人是鐵飯是鋼,沒有了軍糧士兵要麼餓死,要麼投降,要麼逃跑,軍隊就會不戰自亂。馬謖為什麼會失去街亭,那是張郃切斷了蜀軍的水源,一天沒有水蜀軍就不戰自亂,主動投降的不計其數,因此馬謖才一敗塗地。馬謖也不敢“繞過去”,他只是在山上安營紮寨,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導致如此大的損失,更何況是“繞過去”,敵人在背後捅刀子更快活。因此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寧可退軍,也不能繞過去。



再次城池多位於咽喉之地,軍事要道,繞不過去。重要的城池,敵人死守不放的,為什麼敵軍死磕,肯定是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它們往往遏制了整個戰局,因此繞不過去,也不能繞,一些著名的關隘下,都是屍骨無數,一但被攻破,就是一馬平川或者靠近首都。這就是所謂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因此攻城是下策,繞城就是自尋死路了,古人寧可戰死或者是撤軍,也斷然不會繞過去。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三國逐鹿

不僅是古代,近代作戰也是如此。以抗日戰爭來說,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在太原、武漢等中心城市與國民黨發生了大會戰,尤其是上海和長沙是兩軍爭奪最激烈的地方,這是有原因的。


上海是長江的入海口,又是中國最大城市,日本軍艦要進入內陸,必須得先佔領上海。國民政府也是知道上海很難保住,但上海是各國領事最多的地方,為了在國際上爭得聲譽,國民政府也得拼死一搏了。於是才有了歷時三個月的淞滬大會戰。


為什麼抗日戰爭會有三次長沙大戰,日軍難道不能繞過嗎?因為當時南北大動脈的鐵路只有京廣線,而日軍佔領武漢後,為了日軍能長驅南下,必須得拿下京廣鐵路長江以南第一個大城市,否則後勤都無法補給。所以才有了三次長沙爭奪戰。同時日軍為了鞏固長沙,還對長沙周圍的常德進行了一次攻城戰。



這裡還得說說抗戰後期一次大戰一一衡陽保衛戰。

1944年,日本海軍被美軍大敗,日本為了怕入侵東南亞的日軍被殲,就在中國內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爭奪豫湘桂鐵路沿線城市的戰爭,好與東南亞日軍會合,史稱豫湘桂大會戰。在日軍瘋狂進攻下,武漢、長沙相繼失守,於是京廣線和湘桂線交匯處的衡陽就成了這次大戰最關鍵一戰了,這個城市日軍無法繞過去。

這次大戰是蔣介石親自督戰,也是為了向美國展示國軍的抗戰能力。當時蔣曾對守城的第十軍軍長方先覺說,只要死守十五天,二十萬援軍就趕到,結果1.6萬國軍抗擊十萬日軍並堅守孤城47天,此役能讓日本東條英機內閣倒臺,47天之內卻沒等來一個援軍而導致失敗,這種守城戰,也只有國民黨那些只顧自保,不救別人的援軍才能打出來。當然此役第十軍犧牲八千人卻能打死日軍3萬多人,可見第十軍的勇猛,怪不得此役被世人稱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


整個抗戰史,國共兩黨與日作戰都是爭奪鐵路沿線的交通中心城市來的。八路軍的百團大戰就是大規模地破壞日軍的交通線,也是為了讓日軍後勤無法保障,把敵佔區的城市孤立起來。

當然這是以海陸為主的戰爭模式,以後的戰爭將以制空權為主導,佔領交通中心城市就沒那麼重要了,敵國的軍事基地才是以後戰場上首先要摧毀的地方。


湘平古珍郵館

這就看具體的戰役發生時,事發區域的地理情況了。

古代出于軍事需要,很多的軍事城堡特意建到了特殊位置上,例如潼關山海關,或者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時,面對的陳倉要塞都是如此,這些城堡建在的人們出行時必須經過的區域,因此必須從這裡經過,否則只能繞遠翻越山脈或者河流,以當時的交通條件根本不利於大部隊攜帶各種裝備前進,是在軍事領域,在很多特殊地域剛遭遇對手的城堡阻攔時,就只能強攻過去。



有上面說的諸葛亮北伐時遭遇的陳倉要塞,就建立在山谷之間,蜀國要想從這裡北上,就只能攻破陳倉要塞,否則數萬大軍難以翻山越嶺,即便能翻山越嶺後勤的糧草供應也不可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補給,因此魏國將領郝昭率領1000人,硬是把諸葛亮的數萬大軍阻擋在陳倉城下,最後諸葛亮攻擊不克,只能率軍撤退。

當然上述是面臨特殊地域的城堡,只能選擇強攻不能選擇繞行,但如果在實戰中攻擊中原一帶的大部分城市,通常就不需要如此了,因為大部分的城市通常沒有地理上的優勢,即便短期之內無法攻克,也可以選擇少量部隊牽制大部隊繞行,等完成作戰任務後再回身消滅這些據點。



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亂,安祿山起兵之後,率軍不斷快速向陝西進發,沿途有很多城市展開抵抗,在短期之內無法攻克的情況下,安祿山就選擇主力部隊繞開繼續前進,少量部隊留下來進行牽制,這個佈置也導致造反大軍,在唐朝政府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直接殺進河南逼進陝西潼關,使得唐朝的首都長安陷於被動。


遼寧資深球迷

古代戰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能繞過去?不要一概而論,不要小瞧古人智慧,古代戰爭中繞道勝利的例子也很多,當然不繞道也有不繞道的理由。下面就舉例說明一下:

歷史上,人們死磕函谷關的戰例很出名。戰國七雄時期,六國合縱進攻秦國,函谷關大戰血流漂杵。秦始皇六年,五國伐秦,飲恨函谷關,函谷關成為六國一道過不去的坎。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據守函谷關,讓項羽鎩羽而歸。為什麼不繞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呢?



函谷關是進攻陝西最快捷的路線,其他路線要麼需要大迂迴強渡黃河、要麼需要大迂迴穿越秦嶺。【1】繞開函谷關的缺點:對於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後勤保障比較困難,路途遙遠就有被後勤補給拖死的危險。而且長途跋涉繞路容易被別的敵對勢力抄了後路,一旦被敵對勢力燒了糧道,基本上這支隊伍就廢了。


【2】直接攻打函谷關的優點:函谷關東面是中原腹地,交通便捷、人力資源豐富、補給便捷。拿下函谷關就等於鎖死了秦地,直接威脅關中腹地,進可攻退可守,攻佔函谷關的戰略意義重大。那麼有沒有繞過函谷關的案例呢?

劉邦就幹過兩次。第一次推翻秦朝的時候,項羽傻乎乎在函谷關死磕

。劉邦則從秦嶺的東南偷偷取道武關,捷足先登進入咸陽。武關的路比函谷關那邊難走一百倍,防禦方隨便一支軍隊就可以讓劉邦死無葬身之地。劉邦能成功全靠項羽吸引走了秦軍注意力。

邦繞開函谷關的第二次又創造了奇蹟,就是從西邊翻越秦嶺,從西面對關中平原來了個黑虎掏心,這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傳奇故事。

由此可見,

遇到城池饒還是不饒,主要取決於進攻方的戰略目標和實際情況。繞開城池作戰的經典案例,還有皇太極繞開山海關,從內蒙方向南下兵圍大明北京城的戰例。明朝的主要防禦力量在寧錦防線,假如蒙古貴族忠於大明朝的話,保管他皇太極有來無回,這就是實際情況。

當然了,也不排除攻城的將領就是要鬧情緒,非要死磕的情況。洪都保衛戰,陳友諒60萬大軍死磕朱文正3萬多人的洪都城就是這情況。明明陳友諒可以繞開洪都直搗朱元璋老巢,就因為洪都原本是朱元璋搶了他的,他就故意去打。越打越怒,非要攻下來,不然咽不下這口氣。得嘞,最後不但沒拿下,還貽誤了戰機、消耗了士氣。陳友諒最後被朱元璋滅掉,洪都保衛戰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