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2017北京高考滿分作文範文賞析:紐帶作用,在於
運用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為重要。國家如此,集體如此,個人也如此。而理智的運用更為重要。

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首先在於科學確立其目標。

昔日,統一戰線與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一起被稱為“三大法寶”。然而如何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我們黨曾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北伐期間,由於我們黨過分強調與國民黨的聯合,而忽視了統一戰線領導權的爭取,而導致了在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時候,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後來正是毛澤東同志科學運用統一戰線這一“法寶”,正確確立了統一戰線的方向和策略,在以後抗日戰爭和以後革命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其作用。實踐證明,有了科學的目標,紐帶才能發揮其作用。

一個集體,能否建立一支能夠有凝聚力的團隊,在於其目標的確定。如果只講團結,而忽略其目標,就會導致團隊鬆散,而失去戰鬥力。反之,如果不顧現實,過高的講究目標,過分強調其執行力,那麼這個團隊就會缺乏生機,陽奉陰違,同樣也沒有戰鬥力。

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應該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

人生在社會上,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彼此雙方相互交流和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家庭中,夫妻之間,缺乏交流,可能同床異夢;父子之間,溝通不足,就會代溝。單位裡,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同事之間,彼此交流同樣重要。大到國家,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等,如果缺乏溝通,就會影響社會穩定。

各自不同的個體,接受教育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乃至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不同

等,他們問題的結論既然不一樣;即使單個人,也會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因此,要想使整個社會產生合力,必須加強彼此交流。社會組織,其中包括黨政部門、社會群體,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做好紐帶作用,協調各種關係,這樣我們社會就能凝心聚力,無往而不勝。毛澤東主席說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如今,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而網絡現代化,很有可能各種信息,自覺或自覺迅速傳播,甚至外國敵對勢力的侵襲滲透,都很可能影響我們社會穩定。在這樣的背景下,充分發揮黨組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紐帶作用,加強正能量的傳播,注重彼此的協調,對於促進社會的穩定、進步和發展,意義更大!

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2016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華陰老腔,在幾年前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曲目。然而,這樣一個小眾甚至是默默無聞的老腔,卻讓陳忠實先生情難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許是那一聲聲鏗鏘有力、直擊人心的嘶吼,也許是那一段段百轉千回、悠揚婉轉的曲調,也許是臺上臺下演員的傾力演唱、人們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斷絲連的縷縷鄉愁,是深結於心的歸屬與認同。前三者自不消說,確實打動了很多人,卻難以讓人有更深層次的、發自心靈的震顫和共鳴——這種共鳴,是需要共同的記憶和情感的。陳忠實生於關中,長於關中,他了解並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愛著它;而在老腔中,在極富感染力和衝擊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鄉的面目,聽到了自己引以為豪的土地的神靈之歌。

這才是老腔之所以讓人震撼的原因。這種深刻而廣闊的民族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讓我們在與西方文明接軌、漸漸西洋化、漸漸遺忘了民間小調的時候,可以被一曲鄉音震得淚流滿面。這實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樣的民間文化依舊可以輕而易舉地引起我們的感動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樣的的民間文化居然可以輕而易舉地引起我們的感動和震撼。難能方為可貴,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發覺得珍貴,覺得眼前一亮。本應深植於日常生活的風土民俗,什麼時候竟到了能滌盪神魂的地步?

現在的人們,是不是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都要看不見回家的路了呢?

兩年前,坐在課桌前的考生們面對著“北京老規矩”的茫然無措依舊曆歷在目。家家戶戶四合院、七折八拐衚衕灣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似乎連帶著那些陳舊又充滿溫情的習慣也跟著一同去了。聽得別人提起,才會恍然大悟,驚喜非常:就應該是這樣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規矩是如此,甚至連大名鼎鼎的國粹京劇,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有過完完整整聽一齣戲的經歷。這片土地記憶的格調,就在我們這一代中逐漸被更改;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們這一代中逐漸被掩埋。偶然聽到、看到、感受到,所帶來的震撼終究是短暫的,短暫之後又是長久的遺忘;而我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遺忘。

在追逐更加多樣的未來的時候,有時也需要停下來,多看看來時的路。即使登上頂峰,一個沒有自己獨有回憶的人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即使快速發展,一個沒有自己獨特文化的國家也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國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領略到和老腔類似的民間藝術時,不會再如此“膚淺”地被震撼。

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2015年北京高考滿分作文:深入靈魂的熱愛

深入靈魂的熱愛

每個情感純真的人,心底都有一首情歌,它美麗且憂傷,心動又銷魂。

心懷淡淡煙愁的女子,註定比別人多一縷細膩的傷感,註定比別人多一抹觸景生情的悲涼。

總是輕易就被一些悲情的東西,忽然觸碰了至低的淚點。一顆溫柔的心,竟然變得那麼敏感那麼脆弱。

在愛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軟肋,愛是人生中經歷的一段插曲,更是一種心酸的浪漫。

昨天你那麼愛我,今天你在哪裡?開始笑得最美,最後哭得最真,這就是最真實的愛情。

多少真愛被現實擊敗,回憶只能證明自己愛過,並不能說明那段愛可以白頭偕老,更不能把丟失的一切復原。

時間,沒有給任何人留下一張折返的車票,我們只能一路前行,甚至連回頭悲嘆的時間都沒有。

我在天涯一角平靜的生活,疏遠著塵世裡的一切,那些流逝了的曾經,在誰忽然記起的瞬間裡閃過?

好不容易跨過了一段艱難的時間,又被一種低落的情緒侵佔氾濫。我的世界,你的世界,幸福和憂傷不再交換,揮手即是永遠……

誰是誰的風景,誰是誰的過客都是註定的。你握過他的手又怎樣?你擁抱過他的一切又怎樣?最終都是指尖劃落的塵煙……

一個人疼痛不堪的時候,總想找一種方式來麻痺自己,麻木自己的一切神經,好讓自己在一瞬間忘記了那疼,忘記了那殤。

暮然間,一股酸楚的感覺,忽然在眼底流淌氾濫。有些東西註定在遠去的同時,也在心上留下抹不去的疤痕。

在心角處尋一個悽美的位置給自己,再華美的文字都不能召喚回那個溫暖的懷抱。那盈握在心的美好,不捨得它走遠,又該將其存放於何處?

一段愛情,分離了,也就散了,一顆沸騰過的心,變成一池死水微瀾,一個人安靜的憂傷,是唯一鎮痛的方式。

愛是美麗的憂傷,愛是甜美的心碎。看著一個熟悉的背影,終於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裡,雙唇顫抖著,心卻已無言。

愛到忘卻了自己,等到有一天從那個愛情的痴夢中醒來,發覺自己的身心竟已是傷痕累累。

曾祈禱此岸彼岸,莫失莫離,如今卻已失已離。無力改變的結局,無法持久的炙熱,情深緣淺是早就擬定了的結局。

斑駁的情話,凋謝成舊憶舊年,貼在胸前找不到那時砰然跳動的感覺,代替它的卻是一種隱隱的痙攣。

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2014北京高考滿分作文:老規矩

凡是老規矩一定不知道是誰制定的,也不知哪年哪月傳下來的,老規矩就是老規矩,不一定有道理卻一直存在著,而且是頑固地存在著,一代又一代地糾正著子孫們的行為。

我記得小時候挨的叱責大部分都是因為不規矩了,比如見人不叫了,見人不叫被大人認為是最沒規矩的表現,所以我的記憶裡總是被母親拉著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爺爺奶奶地一通叫,稍有遲疑就可挨說。但男孩子長到十五六歲時,看見二十郎當歲的小夥子有點兒叫不出口,我小時候在軍營長大,遍地都是剛剛當兵的“解放軍叔叔”,凡是穿軍裝的我就得叫叔叔,許多時候叫得我內心鬱悶。

可母親說,這是規矩。自古就是這樣,人有輩份,不論歲數大小。這是在城市,還是在部隊,如果在老家,比你歲數小的備不住還是長輩呢!我想想也是,祖父,父親,我都是長子,心裡感覺大,實際輩份小,過去有句俏皮話,別看蘿蔔小,卻長在背兒(輩兒)上,說得就是這層微妙關係。

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太快,許多東西不經意間就丟了,丟了還往往不知。加之這個世界像決了堤的圍堰,沉渣泛起,魚龍混雜,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沒那麼容易。我們處於社會裂變的節點上,好壞優劣善惡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惡習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實。古人說,積善似壘土,縱惡如彎弓。積累善行如用鍬壘土,一點一滴進行,形成的大山才會日久天長;而縱容惡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鬆一下,惡就是離弦之箭,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規矩得老,這“老”是時間的檢驗,這“老”是文化的磨合,這“老”是自然法則淘汰留下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過去的規矩一定很老,老到無從追根溯源。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孟子告誡說,魯班雖為好木匠,沒有尺子和圓規也沒有辦法畫出方形和圓形,也就做不出好作品。繼而我想,今天隨處可見的這麼多的好傢俱,它們的存在並不因為是採用了良材,而是緣於曲尺和圓規最初制定了規矩。

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2013北京高考滿分作文:少年 關掉你的手機

手插褲兜,戴上耳機,移著小小的步子,漫遊在這如詩般的陽光小路上。

掏出手機,打開QQ,看看有誰在線,無論熟悉還是陌生,全都發送一個可愛的表情,傳達自己的友好與熱情,再寫一條短信給無聊的他或她,也算打發掉了自己的一段無聊時光。行走在美麗、溫暖的草地上,“咔嚓”“咔嚓”,快門不斷髮出響聲,留下一張張好玩、逗笑的照片,排除一段段萌的不行的視頻。

它能文能武,會說會笑,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鐵匣子,卻是這個時代的驕傲,是人人的寵兒。

它令人朝思暮想,一刻不捨得分離;它讓人又哭又笑,悲喜無常,它能操縱你的思維,限制你的思想;它是這個時代的“精神鴉片”!

從客觀上而言,它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人們把它看得太過重要,導致人一輩子行走的距離,可能還比不上指尖在屏幕移動一下的長度。古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而現代的我們,又能創作出什麼呢?經典的詩詞,優美的曲子,曲折的小說,全存在手機裡了,而自己能創作的,也許只有簡短的信息罷了。

課堂上,老師站在講臺上自言自語,我們在用手機“你儂我儂”,給前桌發一個表情,給旁桌發一句短語,然後呢,一遍又一遍地刷自己的微薄,更新著自己的動態,看看今日的體育新聞,關注關注近來的明星八卦,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響了,課本卻還在第一頁。

課後本是提筆疾書,完成作業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拿起手機,給並不遙遠的他或她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話題不痛不癢,無非是向對方訴說,今天在食堂面對一排的菜盆不知道吃什麼。

就這樣,高考滿分作文你,我,他都成了手機的奴隸。

它本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信息便攜工具,它本可以做我們理想的助產士,然而,它成了一把無形的大鐵鎖,鎖住了我們邁向理想的腳步。

所以,少年,請關掉你的手機。然後,和我一起躺在柔軟的草地上,遙望天上一閃一閃的明星,和娜一輪皎潔的月兒,我們面對面,心觸心地談青春的話題,談談屬於我們的話題。

北京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值得深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