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對於稀有金屬,中國投資高於日本!

日媒在6月18日稱,現在世界在鋰和鈷等稀有金屬的爭奪已經是日趨激烈,尤其是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鋰電池的原料,需求還會上漲。

日媒稱,對於稀有金屬,中國投資高於日本!

6月15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的豐田通商聯合澳大利亞的礦業巨頭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開發阿根廷的奧拉羅斯鹽湖附近的鋰礦,年計劃產量是1.7萬噸,但是因為鋰的需求大量的上升,今年宣佈要擴大到4.2萬噸每年。

相對於日本的海外投資,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中國的投資,近幾年中國的“走出去”政策實行的如火如荼,不光給走出去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為我國的國家資源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日媒稱,對於稀有金屬,中國投資高於日本!

在鋰礦方面,中國的天齊鋰業在2013年就收購了澳大利亞資源開發公司51%的股份,成功掌握了其經營權,在2018年的5月又收購了智利一家資源開發公司24%的股份,而這兩國是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我國企業都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日本豐田通商資源開發部部長直言:“中國企業已經是憑藉著雄厚的資金席捲海外資源。”

而且中國的“走出去”不但是存在於鋰礦行業,還有比如說:鈷、鈾、鎳等。當今全球60%的鈷都是出產於剛果,也是生產電池的重要原料,中國的華友鈷業、洛鉬集團等企業直接領導了該國的鈷、鉬等權益爭奪戰。

日媒稱,對於稀有金屬,中國投資高於日本!

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政策,2015年開始,中國就已經超越了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再加上國家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使得中國的電動車事業取得了飛速增長,全球的鋰和鈷價格也大幅度上漲!直接造成了全世界搶佔鋰和鈷礦資源的狀況。

根據富士經濟調查公司的預測,鋰電池原料市場到2021年將會達到260億美元,會是2015年的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