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長槍為何多是木製槍桿而不是鐵製槍桿?

阿修羅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重!

古代的長槍基本長度都在2米左右。因為古代鋼鐵的質量不好,如果槍桿較細容易變形,只能粗一些。

那麼,一根槍桿就等於是一根鐵棍,大家算算得有多重?

保守估計也得三十公斤上下,再加上槍頭,整槍得有四十公斤。

這玩意還不是舉重運動員那個槓鈴,舉起來就行了,它還要舞動。

這肯定是做夢了,除非少數職業軍人,普通士兵時搞不定的。

出槍是要快的,你慢一步就被別人刺死,鐵槍根本就舞不快,等於尋死。

另外,古代的鋼鐵產量是有限的,還有各種更重要的裝備需要這些鋼鐵,比如甲、刀、劍、箭頭等等。

沒必要搞鐵槍桿這種華而不實的玩意。

木質槍桿不亞於金屬,無論堅固性還是韌性都相當出色。優質木材可以做很優秀的槍桿,椆木最佳,合木軟輕次之,白蠟杆更次之。

既然如此,誰還用鐵呢?有病嗎?


薩沙

我是“紅雨說歷史”,說起槍,我們腦海中浮現哪吒火尖槍,羅成的取命絕招絕招“回馬槍”,雙槍將董平,金槍手徐寧,“七出七進”曹軍趙子龍,江東小霸王孫策,錦馬超等等名字。

槍桿子多用木製成,質地柔軟且材料厚實,現在一般多是白蠟木,當然也有用鐵做的,但是比較少,比如王彥章用的就是鐵槍“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鐵做的槍對使用者要求較高,必竟槍在重量上有一個質的提高。兩兵相接更注重的是速度和方式,顯然木製的更符合使用者要求。



第二方面鐵槍的製作成本高,實用性還不如木製槍具,自然被淘汰。槍剛剛出世的時候,主要是用在戰車,“遙相刺也”。後來槍的招數逐漸增多,對槍頭和槍身自然有不一樣的要求。氣候因素也會有影響,必竟鐵對外界溫度變化敏感,但是一般都會在槍外側裹一層來預防。


第三方面鐵產量問題,古代鐵的產量雖然在當時來說不錯。他需要滿足農具,兵器刀,槍,劍,還要鍊鋼再費點。通體以鐵為主也不合實際。我們來看一組鐵產量的相關。

唐每年的鐵產量是207萬斤; 北宋每年鐵產量大約是824萬; 元朝每年大約584萬斤; 明朝每年大約,是1957萬斤。

第四方面鐵槍也不是一無是處,全體的鐵槍,他的重量大,慣性產生的力量大,比木製的強很多,所以只要運用鐵槍得心應手,鐵槍產生的破壞力遠高於木製槍桿的槍。比如我們施工用的鐵鏟就是通體是鋼鐵,可以人工破石和硬地。你會發現很多短兵的槍都是全鐵的,要不然太輕,不適合戰鬥。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大家都被歷史著作和評書忽悠了!

古代的冷兵器主要就是刀和槍!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經常出現在評書中!

除了刀槍以外其他的都屬於小眾的武器,甚至只是作為禮器出現!

像小說和評書說的那兩軍交戰時,先是兩員大將捉對廝殺單挑,大戰幾百回合的情況在冷兵器時代是不會出現的!

真正的廝殺是雙方軍隊互相沖撞,攪在一起,混戰群毆!

士兵手中的武器既要堅固更要輕便好用!

都說李元霸的雙錘重達四百斤,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魯智深的禪杖六十三斤,常遇春的大鐵槍中六十斤......大家想想把可能麼?別說打架了,能把這麼重的鐵傢伙扛起來就不錯了!力氣大的掄幾下就算很好了!誰能拿那麼重的東西去廝殺,不是瘋子就是傻子!

長槍的槍頭一般都是鐵質的,有三四斤重的就算重型的了,清代留存的槍頭一般都是1-2斤左右!再重的就輪不起來了!

槍身除了禮器以外,自古都是用木杆做的!

槍桿的木頭要求不能太重,不能太脆硬,要有韌性,要直不易彎曲變形!

太重影響使用的便捷,

太脆硬容易折斷,

槍桿的重量一般是2-3斤為佳!

最好的材料是“白蠟杆”!中國古代由宋朝逐漸開始興起白蠟木做的槍,到明朝的時候成為軍隊最主要裝備,當時為了保證軍需配給還專門種植白蠟樹。明末名將秦良玉帶的兵就因為使用一水的白蠟杆長槍,而被人稱作白桿兵。

還有因為地域不一樣使用的槍桿材質不一樣的,《手臂錄》記載"槍材以徽州牛筋木為上,劍脊木次之,紅稜勁而直"。《武備志》中也有"槍桿稠木第一,合木次之"。

再好一些的槍桿是合成材料製作的!就是在原木上附加竹藤在以麻線纏繞,面層著柒!不過這樣的基本都是樣子貨!

再有就是古代沒有鋼管的製作水平,即使有也沒有那麼多的鐵供給!

大家別被忽悠了!


杜口無言

鐵製槍桿太重了,舞動不便,上了戰場不一定好使。曾經有一次坐火車,我在火車站的站臺上面看見一個成年男人在搬一個東西,他非常的吃勁,走幾步放一下。我走進一看,說,這個是石鎖吧。那個男人點點頭,說,是啊,石鎖,鍛鍊用的。我問,這很沉吧,得有八十多斤吧?那個男人翹起大拇指,讚道,你的眼光真準,這個石鎖就是重八十八斤。我說,厲害了,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才八十一斤呢。那個男人說,是啊,不過要是真的八十一斤,關老爺就拿不動嘍。我說,沒錯,三國曆史上不曾有過青龍偃月刀這樣的東西,其實關羽的兵器是長矛。

關羽的長矛,就是木杆的,矛尖是鐵的,大約重6斤,加上槍桿,一般最多也就10幾斤。什麼八十一斤的青龍偃月刀,那是小說和戲劇的演繹而已。關羽那是半神,在書中是重點刻畫的人物,怎麼可以和普通的小兵使一模一樣的兵器呢?所以,作者給關羽按上了一個極具賣相的青龍偃月刀,還不是一般的重,比較誇張,有八十八斤重。超過二十斤,普通人就拿不動了,長時間提著一個重傢伙,誰受得了?大力士可以舞動八十八斤的東西,可是,這樣上得了戰場嗎?



除了重量的原因,中國古代缺乏重金屬,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銅和鐵,那是古代國家的戰略物資,宋朝的時候,國家一年鍊鐵量也就幾百噸,三國時期能有多少鍊鐵量?能配一個鐵的槍頭已經不錯了,實際上絕大多數都是銅的槍頭。槍頭都不能保證完全用鐵,還可能讓槍桿都用鐵來鑄造嗎?


懷疑探索者

一根長矛,算他直徑四釐米,長度兩米半,它的體積將達到3140立方厘米,乘以7.85克的密度,重量24公斤有餘。手裡拿著一根近50斤重的傢伙衝鋒陷陣,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古代人愛吹牛,動不動就說誰誰能掄百斤大斧,你倒是試試?

竊以為,古代人的體能方面雖然沒有留下什麼具體數據去考證,但是以古代醫學的發展水平,以古代人的物質生活水準來算,他們即使整日勞作,四肢發達,也難以達到隨便就舉起百斤大斧的地步。再者說了,長矛是長兵器,從力學的角度去理解的話,重量相等的東西,長的東西比短的東西更難以平衡,所以,拿著50斤重的長玩意兒衝鋒,首先吃力,然後還要用額外的力量去作向後壓加前抬(尤其是前抬)的平衡動作,否則人沒倒兵器就先倒下了,還打什麼打。



當然,可以組成戰陣模式,類似馬其頓方陣,前面一排持盾防守,後面一排可以以前排肩膀為支點放置長矛進行刺殺動作。但是馬其頓方陣的長矛有五米長,做成鐵的,估計也是夠嗆。說白了吧,其實就是不方便。戰場對決,士兵的機動性是非常重要的。木柄長矛既能增加刺殺距離,又能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反正殺敵的是矛頭不是矛柄,弄個鐵的首先沒必要。


馬其頓方陣

其次呢,你以為古代人的鐵像現在一樣滿大街都是嗎?古代的冶鐵技術十分落後,沒有高爐,沒有大型鼓風機,只能用木炭燒爐子。燒出來的鐵塊也是雜質賊多還鬆脆可口,必須得再用鐵匠反覆鍛造去除雜質才能做成工具或者武器。並且,古代沒有現在的勘探技術,發現鐵礦石基本靠運氣,比如天外來的隕鐵……即使發現鐵礦山,又沒有挖掘機和卡車,只能靠鎬子刨騾馬拉。從原材料開採到加工都是非常吃力的,所以產量賊少。在農業生產高於一切都古代,一塊鐵要是能做一把鋤頭,肯定是不會拿來做刀的,除非準備著打仗。

再次,古代打仗講的還是人數。沒有精確打擊武器,只能靠人數去拼殺。以秦國五十萬人論,五十萬人除去後勤弓箭手不用長矛之外,拿刀劍的多是軍官士紳等,用長矛的怎麼也得三十萬吧。三十萬人每人50斤鐵,那就得用掉1500萬斤鐵。但是比戰國時期更發達的宋朝的鐵產量最高時候才824萬斤(《文獻通考》載北宋治平年間)。即使是大宋都滿足不了這個需求,更遑論戰國時期。所以,在以人海戰術為主的古代 ,人手一把純鐵長矛實在是太考驗國力了。而相反,木頭倒是漫山遍野都是,採集方便,加工不用另外請鐵匠,斷了還能當柴火燒,真是便宜好用還不怕沒有。

歸納為三點:

不方便操作。

武器沒有工具重要。

產量太低無法滿足。

盔甲也會用掉很多鐵,就更沒有足夠多的鐵做槍柄了。


獨釣寒江

但見那員小將,胯下一匹千里駒,掌中一條黑黝黝大鐵槍,這杆槍少說也有八十斤,只聽得他大喝一聲“納命來”,雙腿打馬奔馳過去,舉槍便砸.......

以上這種情節和臺詞相信聽過評書的朋友並不陌生,書中把個英雄人物誇讚的無可無不可,手裡的兵刃不是奇怪就是非常重。但是現實中,你給那些兵卒一杆這麼重的大鐵槍,別說打仗,就是拿都不見得拿的動。也就正應了題主提的問題,為何古代長槍用木製槍桿,而不是鐵製,當然也有竹製的。

首先古代冶鐵技術落後,銅鐵的產品度不高,物以稀為貴,按現在話就是貴重金屬。這麼貴的東西要是拿來裝備軍隊,肯定不現實,但木杆子就不一樣了,天生天養,自然生成,經過加工打磨好後按上槍頭就可使用,既經濟又方便,何樂而不為。而且使用起來輕便,鐵槓子固然結實,但是扛著這玩意急行軍,累也能被人累死。若是趕上渡河,就更麻煩。

別看是木杆子製作的槍桿,也很講究,無論長短粗細打鬥差不錯,也不是任何木頭都可以使用,韌度和耐久度都要有講究,而且還要進行烘烤、浸泡、晾曬、刷油等等工序之後,才是一條好的槍桿子。別看是木頭的,兩軍交戰之時,一刀砍傷,不見得能砍斷。就算砍斷也不心疼,打完仗再換一根就是了。

如果冬季開戰,木杆子肯定比鐵要實用,大冬天的鐵這玩意又冷又冰,不如木頭手冷還能搓著玩兒。

所以說古人腦子也好使,肯定用那種又便宜又好用的東西來裝備士兵,精裝版的東西好看但不中用。


大獅

同樣長度的鐵槍 普通士兵是拿著費力的更不要說舞動刺殺了 槍桿直徑怎麼也得三十五毫米以上 那麼一米要十多斤 近兩米的槍桿加上槍頭就得三十來斤 我就是粗略估計下 那麼我們正常人三十斤東西能揮舞多久呢 我想大概一百多下就非常不錯了 可是一個古代士兵在戰鬥時可能要半天或者是更久的時間 就算是久經訓練能刺出三百槍 可是然後呢 動不了在那等死嗎 史書上也有記載使用鐵槍的 無不是一代猛人 力達千斤 可見鐵槍不實用 第二就是槍技決定了鐵槍的不適用 從靈活性 防震 技巧上鐵槍都達不到要求 所以說 除去一些絕世猛人很少有人能玩的動鐵槍 唐時期的馬槊類似於鐵槍 好的馬槊杆要幾年才能完工 用上等堅韌木材 分成蔑 用魚膠葛麻或生絲一點點精做而成 基本上要三年之功 可見武器的杆要求有多高 其造價百倍千倍於鐵 所以說純鐵製武器並不很實用


虛無縹緲宇宙間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在十八般武器裡雖然排名第二,但長槍才是古代戰爭最常用武器。


第一名的刀和第三名的劍是近身防禦武器,雖然適合擺各種酷炫造型,因之廣泛適用於高來高去的江湖達人群體,一旦上了戰場,未曾近身,分秒成渣,被戳出十幾個透明窟窿。

古代長槍為什麼多用木製槍桿?到近現代不管是抗戰民兵還是民團操練,照樣也是木槍桿!木槍桿使著趁手!


鐵質槍桿的劣勢:

一、重

像李元霸拿八百斤銅錘的傳奇人物能有幾人?幾多真實成分?有興趣的可以去工地找一根鋼筋試試,粗了拿不動,細了手感差,鐵質槍桿的重量,沒有幾個人能hold住。


二、脆

古代冶金技術有限而不穩定,鐵質脆而易斷。

三、貴

古代戰爭打的也是成本,金屬價格高,大規模列裝部隊成本承受不住。

反觀木槍桿,特有的木材可以做到硬度和韌度的完美結合,還可以採用獨特的烘烤油浸等工藝進行前期加工。實在不行,斷了也不心疼,再換一根就是。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倘若楊康他爸鐵心公面對王府的護衛們,抄起他那根賴以成名的鐵槍,酣戰一場之後,怎麼把手掌心的皮膚從鐵槍上脫離,還真是個無法面對的技術性難題。


歷來現實

古代長槍多是木製槍桿是有原因的,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 在古代,由於科技落後,鐵的產量不高,在當時鐵是非常寶貴金屬。所以,為了節省成本就使用木製槍桿。


  2. 長槍的長度比較長,最短的也有一米。如果是鐵製槍桿,其重量會很大,士兵使用起來就不靈活。


  3. 鐵槍有硬度大、刺穿力強等優點,但缺點也是是太硬。如果是鐵製槍桿,在刺到堅硬的東西時會傷到自己,且容易震手。而木製槍桿則不同,具有彈性,刺到硬物能夠起到緩衝作用,減少傷害。木頭是經過加工的,具有很強的韌性,具有彈性的木槍更靈活多變,鐵製的槍桿則不行。



  4. 木製槍桿的槍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紮成筏來渡河。
  5. 鐵製的槍桿冬天凍手,夏天出汗易打滑。

悟空沃克

古代的造鐵工藝與出鐵量註定鐵製的槍桿不多。另外,製成長槍的槍桿也沒有空心的說法,全都是實心。這就使得長槍重,還有就是在刺到硬東西時,衝擊力強,也就是俗稱的振手。



所以,鐵製的槍桿長槍對於使用者有著較高的要求。很明顯,符合要求的人不多,一般也都是些將帥。即使符合,也挺費勁,也挺耗力氣……對士兵來說,不划算。

而木製槍桿就不一樣了。

首先,它輕便,能夠讓士兵不費多大力氣的拿起,並能長時間作戰,還能長時間奔走;



其次,它有彈性,能夠讓士兵十分靈活地使用,緩衝力強;

此外,這個木製槍桿還不能用普通的木,要求還挺高。上選是硬韌木材,中選是軟硬適中的木材,下選是軟木。另外,韌性強的木材在油浸後,堅韌無比,根本不容易被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