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劇裝廠,老國企突圍記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服裝是傳統戲曲演出至關重要的一環,而作為京城“老字號”的北京劇裝廠,也在當下戲曲演出市場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尋求新的生機。1956年,北京劇裝廠由17家劇裝行業的私營門店、個體作坊合併而成,60餘年傳承下來的“劇裝戲具製作技藝”還成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較為單一的經營業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劇裝廠的多元化發展,未來可將技藝與民用相結合,讓北京劇裝廠在舞臺之外也能走進大眾消費市場。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01

年收入最高達千萬

走進東城區西半壁街,有著60餘年經營史的北京劇裝廠便坐落於此。從戲曲舞臺上常見的盔頭、戲服、器具,到宮廷中皇帝、皇后的朝服、朝冠等華麗的劇裝戲具都出自這裡。

1956年,北京劇裝廠最初由17家劇裝行業的私營門店、個體作坊合併而成,也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裝戲具製作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單位。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戲曲藝術,不僅設立了相關專項資金,還編排了很多類型的戲曲演出劇目,但演出內容除了前期的製作外,北京劇裝廠是讓這些劇目能夠在舞臺上呈現最佳效果的關鍵一環。

“如今,北京劇裝廠的客戶差不多有100多家,訂單量有大有小,有時候一齣戲一張大訂單會有七八十萬元到100多萬元不等,之前還與時裝廠、影視劇組有過合作,但主要還是承接政府項目以及演出院團的服裝製作。效益最好的時候年收入能達到千萬元,利潤大概在10萬元左右。”北京劇裝廠廠長石金栓如是說。

為了尋求更多的市場機遇,近些年來北京劇裝廠也在嘗試著打開大眾消費市場的大門。除了演出舞臺外,北京劇裝廠也在嘗試推出定製化服務,這便可以拓展至普通服裝消費領域,例如提供私人定製服務,無論是布料的顏色和質地,還是花紋的繡法,都可以進行多元選擇。

除了基於營收層面的考慮,石金栓還想強化北京劇裝廠的體驗服務,現在的劇裝廠展覽大廳只有觀賞功能,就像很多老北京戲樓一樣,只有演出功能,“我更希望北京劇裝廠可以是一個開放的多功能空間,不僅有戲裝、京繡、靴鞋、盔頭、道具等製作工序的技藝表演展示,一些戲服、朝服還提供試穿,最好連妝發和舞臺都備齊,參觀者興致來了就能唱上一段。與此同時,劇裝廠的門店、廠房、辦公區域可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能參觀、生產的博物館,只要走進劇裝廠,劇裝戲具行當該囊括的東西便都有了”。

02

60年只為做好一件事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從始至終,北京劇裝廠從未拓展新的業務線,在石金栓看來,一批又一批的匠人聚集於此,用60餘年的時間只為做好一件事。

相較於其他劇裝戲具製作的個體商戶,北京劇裝廠最大的優勢在於技術。例如被稱為“燕京八絕”之一的“京繡”,因為北京的國都史已近900年,歷代王朝都會從全國各地招募能工巧匠到京城為宮廷服務獻藝,久而久之,形成了濃郁的“京作”地方特色。京繡由於始於宮廷,在用料、針法、配色上都有很濃厚的皇家風範。用料較為奢侈、配色較為誇張、大膽,尤其是大量的金色、黃色,都是京繡的藝術風格,如果沒有多年的製作經驗,很難體現出京繡的特色。

戲曲講究“寧穿破、不穿錯”,事實上,現在很多戲服的圖樣、配飾都失傳了,但是劇裝廠卻保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圖樣資料,例如“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馬、譚、楊、奚”四大鬚生等京劇名家流派的數千份劇裝圖紙都珍藏在北京劇裝廠。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北京劇裝廠不能侷限於定製服務,自身也要獨立地開發新產品。比如,在文創領域多做一些文化創意產品。開拓市場的同時結合大眾的口味,同時也不能只侷限於傳統的業務定位,更要面向市場。”

除了要積極開發新產品,北京劇裝廠也要積極地與有相關業務需求的機構合作,對接創意。陳少峰表示,“不能只按照其他公司的委託單純地做下游產品,而是要主動提出創意,讓對方公司接受自己的創意。比如,可以經常與故宮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合作。故宮的平臺比較大,擁有大平臺的客戶,更有利於北京劇裝廠向前端發展。另外,北京劇裝廠自身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做創意產品,進行營銷,然後與有需要的平臺進行合作”。

03

挑戰重重求突圍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目前劇裝廠完全是市場化運營,沒有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因此大量的運營費用要從利潤中扣除。其中,稅收便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這主要與經營形態有關,因為繡工屬於個人,不能開增值稅發票,只能繳納流轉稅,費用比較高,每年需要繳納200萬元左右,這也是全國的通行做法。但是在雲南、四川等有刺繡技藝的地區,會有退稅或者抵扣的政策,能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人力支出也是不可忽視的成本。除了發出的正常工資外,劇裝廠常常會承接院團的急活,有些演出都開始售票了才製作服裝,可能10天左右的時間要完成設計、量尺、刺繡和縫製,有些顏色不常見的布料還要現染,目前北京劇裝廠有65-70名工人,每個人都在一套劇裝成型的過程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加班是常事,加班費也要有所保障,相應的水電、場地租金、材料運輸費等也要計算在內。此外,作為國有企業,北京劇裝廠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每年北京劇裝廠還要為280多名退休工人提供約人均2000元的供暖費。

如今,北京劇裝廠的招工情況也面臨著一些困境。事實上,工人基礎最好是美術專業的畢業生,但是現在只能招到沒有任何剪裁經驗的工人,到達工廠後,需要工藝美術師們一點一點教導,一年之後才能製作工藝簡單的服裝。做戲劇服裝要傳承,又要滿足導演和服裝設計師對舞臺人物的理解和要求,所以作為劇裝廠的工人,要幹到老學到老。然而,北京劇裝廠珍貴的傳統技藝需要繼承,但是能注入的新鮮血液並不多,現在一線的工人都是2006年培養起來的,老師傅們基本都退休了。

但北京劇裝廠依然是幸運的,60多年來很多從事劇裝戲具製作的企業都被市場淘汰,但是北京劇裝廠卻存活了下來,這主要得益於文化市場的繁榮,正是因為戲曲演出逐漸得到重視,北京劇裝廠才能作為產業鏈的一環維持生產規模,並將傳統技法保留、傳承下去。在石金栓看來,北京劇裝廠應得到與文化院團一樣的重視,“如果北京劇裝廠沒有了,失去的不僅是舞臺上一抹亮色,還有一段珍貴的歷史”。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精彩回顧

北京剧装厂,老国企突围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