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全市上下牢記囑託堅定走以質取勝轉型升級新路徑

又是一年生機盎然的夏天,漫步晉中城鄉,到處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在靈石,東方希望晉中鋁業的廠區裡機聲隆隆,二期三線溶出車間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在榆次,新能源吉利汽車生產車間,一輛輛組裝完成的轎車正在下線;在榆社,陸續落戶開發區的10餘家外來企業,抓住黃金施工期熱火朝天地推進中……

又是一年花果飄香的季節,晉中大地,處處都是鏗鏘有力的發展強音:在最近出爐的2018中國城市品牌評價排名(地級市)百強榜上,晉中榜上有名;在2018年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全國首批“守信激勵創新獎”,晉中又從全國16個省2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

開展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綜改試驗區是山西最大的金字招牌,先行先試是中央賦予山西的“尚方寶劍”。這一年,晉中牢記總書記囑託,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全面挺進全省第一方陣謀篇佈局,全面深化改革清障破冰,主動應對複雜多變環境,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在轉型綜改的金光大道上策馬揚鞭,以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決戰轉型綜改主戰場——

打造新引擎 培育新動能

作為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一個主戰場、兩個集團軍”之一,我市始終把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作為主戰場和試驗田,發揮轉型綜改戰略牽引作用,帶動全市加快轉型步伐。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是示範區晉中開發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仝清雷說。開發區迎接挑戰,主動擔當,聚焦經濟屬性,致力產業集聚,主攻轉型項目,以整合擴區、體制創新、機制再造、政策完善為抓手,對轉型發展平臺進行了重塑再造。

為了推動示範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搞調研、看項目、解難題。

今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市委書記王成就到晉中開發區調研辦公,他要求:“開發區要進一步提高首位度、集中度、開放度,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改革創新、優化環境五個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建平今年以來多次深入晉中開發區,就轉型項目、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進行調研指導。

這一年,示範區晉中開發區面積大了,由55.8平方公里擴展到236.07平方公里,劃分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大學城產業園、匯通產業園、科技創新城晉中片區、瀟河產業園五個特色園區;

這一年,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產業強了,現代物流/信息、高端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健康、文化數字創意等六大優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構建園區特色鮮明、產業高端綠色的發展格局;

這一年,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企業壯了,吉利汽車整車生產正在向年產15萬輛邁進;奧特萊斯、萬達廣場等開啟多樣化新型商業模式;晉能光伏已量產太陽能電池及組件8.7MW,實現我市光伏組件產品零的突破……

這一年,示範區晉中開發區項目多了,2017年簽約引進項目29項,總投資額302.1億元;從去年以來,多次組織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今年又打響轉型項目建設年硬仗,從項目手續集中辦理、集中開工,到開展“打假、催慢、治亂、求效”、加大在建項目獎勵力度、加大考核和獎懲力度……

窺一斑可知全豹。開發區這一年的變化,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地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努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的精彩實踐。

以深化改革促轉型——

勇闖深水區 敢啃“硬骨頭”

發展是第一要務,改革是根本出路,幹部是成敗關鍵。這是近年來我市快速發展的基本共識。

面對新一輪的改革浪潮,晉中勇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大膽先行先試,鑄就改革高地,勇當改革尖兵。

我市以晉中開發區為龍頭打造“1+10”聯合體完成了所有縣(市)設立省級開發區申報,目前已有6個得到批覆,位居全省前列。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承接了全市新興產業80%以上的新開工項目,貢獻了一半的新興產業產值。

山西農谷完成規劃編制、政策創設、機構運行和投融資平臺等頂層構架搭建,“一城三園”核心支撐要素佈局實施,爭取到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等3個國家級試點,“一年見雛形”目標基本實現。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去年,我市承擔的68項國省級改革試點和市委部署的49項改革事項,全部完成年度任務,省對市年度綜合考核中,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52個試點項目21個開工或具備開工條件,開工時間至少提前3個月;

在全省率先制定減證便民“三個清單”,率先推行“准入即營”“多證合一”改革,率先開通“一號通”投訴舉報平臺;

在全省率先成立企業(項目)服務中心,組建百人專職團隊常態化駐企幫扶,協調解決問題;

在全省率先完成旅遊管理和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喬家大院成為我省在新三板上市的首家旅遊企業;

……

今年,我市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親自”要求,按照省委“三個三”抓改革工作法,把“以改革促轉型”作為基本路徑,把“以開放帶轉型”作為活力源泉,確定了7方面47項重點改革任務,分解到19名市級領導、52個市直部門,其中市委書記主抓13項、市長主抓18項。

如今,示範區晉中開發區、山西農谷兩大省級戰略成為現實生產力,晉中作為太原都市區、核心區的重要板塊,正在轉化為我市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吉利新能源汽車、東方希望鋁等一批好項目集中發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晉中改革永遠在路上。

以擴大開放帶轉型——

搶抓新機遇 再造新優勢

5月4日,一聲汽笛長鳴,一列裝載著太鋼集團不鏽鋼板的中歐班列,緩緩由位於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的中鼎物流園開出,駛向8800公里外的莫斯科奧列哈瓦祖葉瓦站。至此,我省開出了21列中歐班列,已開闢了山西到達歐洲7個城市的班列線路。

如今,中歐班列已成為晉中乃至全省對外開放的一張新名片。

去年以來,晉中對外開發的步伐越來越大,放眼世界,融入全球,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積極“走出去、引進來”,以晉中開發區為主積極複製推廣自貿區經驗,建設中外合作產業園;發揮中鼎物流園優勢,分步申建保稅倉庫、保稅物流中心、綜合保稅區,保稅倉庫爭取年內獲批;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強化外貿主體培育,目前正在做好2戶重點企業、5戶骨幹企業、10戶潛力企業培育;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推進現有一個國家級和五個省級出口基地建設,今年再培育榆社阿膠省級農產品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貫徹落實省“千企百展”行動計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從吉利汽車、東方希望鋁業引進投產,到萬達、奧特萊斯的落地結果,昭示了晉中招商引資未來發展的路徑 ,從“揀到籃裡就是菜”升級到“擇商選資”“招大引強”,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等強企雲集,逐步帶來了大項目集聚的規模效應。

今年我市已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312.42億元,引進蘇寧雲商集團、卡特比勒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和金科集團、瑞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國500強企業,還有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利星行地產有限公司2戶外資企業。

以優化環境保轉型——

建設新平臺 注入新動力

如今,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引進一個帶來一群的“蝴蝶效應”正在持續發酵。

從去年以來,以吉利汽車為龍頭的11家整車及零部件配套企業入駐我市,產業鏈延伸到液壓、物流等多行業。目前,在開發區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和1000畝零部件產業園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新凱集團奔馳系列改裝車項目、江蘇福壇車橋交通智能部件科技產業園、正威集團氫電產業園、聯合鎂業汽車輕量化鎂合金創新基地等10個項目正在加緊對接入區;美國底特律電動汽車項目正在洽談中。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一年來,晉中優化營商環境始終走在前列,以一流的環境為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讓晉中的吸引力迅速增強。

從全省率先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項目開工時間至少提前3個月,到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實現了34證合一;

從率先成立了首家行政審批局,到出臺了《改革和創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工業地產轉讓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從開展常態化、跟蹤式定點幫扶,到對重點項目或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提供項目代辦服務;

從加快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到組建中介超市,實行“一項目一民警”工作機制;

從出臺《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人才及團隊引進培育扶持(試行)辦法》,設立5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到新增建設用地規劃指標1萬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1.75萬畝;

……

“如今,晉中審批少了,門檻低了,環境越來越好了!” 企業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感受最真切。

回望來路,紮實前行。晉中人民正埋頭苦幹、銳意進取,在晉中特色的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大路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