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中國歷史上,自金銀被人類發現並使用以來,一直被視為財富來源,貯存和統通。早期銀塊,是否像早期青銅塊一樣作為貨幣來流通和使用,還有待進一步的出土資料作證。春秋戰國時期的銀空首布,可以稱為我國最早的錢質貨幣。以後各朝、各代均鑄有不同殂制,不同名稱和不同用途的銀幣。但其主要用於大額支付及賞賜及陪葬和供奉用。真正民間使用並作為主幣的時期並不長。除晚清及民國時期銀幣和銀錠時可遇見外,其它銀質貨幣很難一見,除了本身鑄造數量少之外,由於中國婦女長期以來喜愛銀首飾,因而大量銷熔,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中國銀質貨幣,除了由國家發行之外,還有許多是由地方甚至銀鋪、錢莊、自主鑄造發行,依據本身貴重金屬地位及重量來維護信用,這也是中國銀質貨幣的一大特徵。如中國銀錠已記錄了有近二千種,大部分是地方發行的。相對而言,銀質機制幣,則主要由國家控制發行。除了貴金屬的價值外,還依告本岙標記的面值來充分當貨幣來作價,這便是銀本位。儘管銀質貨幣的信用很高,商民樂用,但終因其金屬貴重,來源有限,不能大量鑄造,以及苯重等原因,終末能長期居主幣地位。

天興重寶.銀 銅錢【金代名珍】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歷代銀幣欣賞 之一 金末天興重寶

金哀宗天興年間(公元1232———1234年)鑄天興錢。

後黎朝廢帝黎琮以庶兄弒弟而自立,改元天興( 1459年)並鑄天興通寶,時值明天頗間。面文“天興通寶”楷書,直讀,文筆流暢舒展,饒有明錢風韻。錢有大小二等,徑2.1~2.4釐米,光背無文。錢體稍薄,邊廓尚整。黎琮雖篡位九月被殺,然天興錢傳世不寡天興是金朝最後一個年號,僅三年。這期間發行過紙幣,但未見鑄錢記載。《歷代古錢圖說》載有天興寶會小平拓片,所謂泉家看法不一。《遼金錢幣》一書錄有天興寶會、篆書天興元寶小平拓圖。時至今日,雖然,金、銀、銅、鉛、鎏金多種材質天興元、通、重寶錢已面世,但天興錢鑄期短,且又處戰爭時期,故天興錢鑄量不多,除天興平錢較多見外,大錢仍為少見。今發天興重寶銀、銅二品同範同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