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古錢幣收藏一直都是收藏圈裡一個熱門的板塊,很多朋友一直想要涉足古錢幣收藏,但是奈何這一行水太深,都望而卻步

古錢幣收藏入門知識:

1、面、背、幕、穿、廓、肉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稱為陰廓。

2、古錢的錢文與形制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錢文的書體有篆、隸、真、草、行、瘦金和宋體等,即使是同一字體,手法也是變化多端的。形制即是古錢的鑄造工藝、幣材、造型結構。各個時代的錢幣,都有其特徵,出於需要也要規定出同前朝錢幣的差異。比如方孔圓錢有的有廓,有的就沒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錢文有的直讀,有的旋讀。因而各個時代的錢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鑑定古錢真偽時這種方法也是很科學的。

3、雕母和鑄母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母錢 是古時翻鑄大量錢幣時,中央和地方財政所製作的標準樣板錢。母錢作為樣板的用途,可分為三種,即錢樣、雕母錢和鑄母錢。

錢樣是根據錢幣的設計,用錫、象牙或紅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錢幣實物樣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審定。從嚴格意義上講,錢樣還不能算作錢幣,因為它只作為送審報批的實物圖樣,不能流通

雕母又叫祖錢。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做模,翻鑄母錢。這些母錢頒發到各地,各地則用母錢制範鑄幣。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祖錢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見雕母都是金黃色的銅質,是質地優良的銅材。銅雕母的錢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錢不見刀痕跡象,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雕母錢被製成錢模後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後開模,取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即成。

記號錢、蟻鼻錢與鬼臉錢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記號錢

記號錢,就是面、背部有特殊記號的錢幣。比如錢面錢背有星紋、月紋等等。象乾元重寶,有瑞雀紋的價值990元。宋鹹淳元寶,有小平和折二兩種,背文從元字到八字,這表示鑄幣的年代,八年的鹹淳錢是宋最後一次鑄幣,九年、十年大概都沒有鑄幣,以後的前幼帝、端宗和後幼帝也沒有鑄幣。

康熙通寶雕母錢,真品是清代的錢幣品種;真品品種十分少見;真品有收藏價值的;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雕母錢的投資價值和流通錢幣的投資價值相差千倍真品要超過10萬元

康熙通寶雕母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