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河長覆蓋三湘四水 湖南借信息化手段治水顯成效

湖南擁有五公里以上河流5341條,常年水面面積一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56個。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遍及全省的河湖水系既滋養了三湘大地,也對該省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提出了嚴峻考驗。

2017年,湖南在全省範圍內推行河長制,以多種形式推動河長履職。由省長簽發的四道省總河長令,第一道就將3.57萬名各級河長“趕到”河堤邊,對五級河長的巡河頻率做出每年到每週一次不等的明確要求。

截至目前,各級河長巡河巡湖累計達139.5萬人次,開展督查1810次。

通過開發河長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湖南為河湖治理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該系統集河湖信息、河長巡河、任務落實、統計考核、舉報監督等功能於一體,利用手機APP可顯示斷面數據、水功能區、河長公示牌等實時信息。全省河長及河長制工作人員在同一平臺上辦公,令情況發佈更及時、信息查詢更準確、河長交流更暢通,巡河軌跡一目瞭然。

同時,湖南還招募了5452名民間河長、河長助手,並在全國率先推出統一監督電話和“隨手拍”等監督平臺。“我是河小青·美麗湖南行”等系列活動的舉辦,在社會上掀起參與河湖保護行動的熱潮。

2017年,湖南地表水水質監測總體為優,“四水”幹流Ⅰ至Ⅲ類水質斷面佔93.6%,同比提升3.9%。

據統計,2017年湖南共完成洞庭湖區4.3萬公里溝渠和2.4萬口塘壩清淤疏浚,湘江流域退耕還林還溼4651畝,完成洞庭湖區404.65萬平方米和柘溪等10座大型水庫238萬平方米畜禽養殖退養;洞庭湖等自然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止採砂,84處砂石碼頭全面關停;處理“殭屍船”3193艘,建設18個船舶汙染物收集點;新建城鄉垃圾中轉站449個、村級垃圾收集點4801個、城市汙水處理廠13座,建成105個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完成農業專業化統防統治1469.6萬畝。

湖南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湖南還將在2018年底全面建立湖長制,並鼓勵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一湖四水”保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