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誰?

秋雨夜思3

秦始皇嬴政開始稱帝以後,皇帝這個詞就是古代最高統治者代名詞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很自然的將“三皇”“五帝”與帝王相關聯認為是某個一家之姓的皇帝。“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是上古的時期帶領人們開創中華文明的人,關於他們的神話宗教記載更多一些。這些做出卓越貢獻的部落、聯盟首領被人們尊敬的稱之為“皇”或者“帝”。

“三皇”“五帝”一直有很多說法,在《呂氏春秋》、《尚書大傳》、《史記》等文史資料中都有不同的說法,這裡就只和大家簡單聊聊《史記》中所提到的。

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並沒有關於“三皇”的單獨描寫,只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大臣們給秦始皇制定皇帝稱謂中提到過“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

一、天皇

天皇指的是天皇氏;相傳天皇氏是古越族兄弟十二人,也有說是十三人的。但是這裡的人數可能不像我們現代漢語,也可能指代國家、集團、部落。天皇氏生活的時代天氣炎熱、太陽毒辣、土地乾旱,他們就研究出了人工降雨和保護氣體防止太陽曝曬。後來觀察四季變化創造出“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讓人們知道了四季往來寒暑。

二、地皇

地皇指的是地皇氏;地皇氏也是兄弟多人,據說有十一個。但這裡的十一人也和天皇氏兄弟是一個是相同意思。等到地皇氏的時候生活依舊是很原始,但是地黃氏又創造了三辰,區分了白晝黑夜。讓人們有了時間觀念。

三、泰皇

泰皇也有稱為人皇的,按照唐代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到人皇這裡就是兄弟九人了,而人類再一次遭受了自然災害。於是帶領著人們戰勝了困難繼續繁衍生息。將大地分為九個地區分守一方。

“三皇”還有指出是伏羲、神農、黃帝;或者伏羲、女媧、神農;或者燧人、伏羲、神農

五帝的人選說法也不一,這裡也只簡單說《史記·五帝本紀當中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黃帝

黃帝作為華夏部落的當家主人首領,排在五帝的第一位。生活區域在軒轅之丘,稱為軒轅氏,後來建都有熊,也被稱為有熊氏。作為首領帶領部眾征服東夷、九黎,創造了醫學、製作了音律。又因為我們的人文初祖有土德之瑞,被稱作黃帝。

顓頊

顓頊(zhuanxu)是黃帝之孫,號高陽。在位期間打敗了競爭對手共工,穩定了政治。有改革了宗教,讓百姓按時生產提高了勞動力。據說顓頊在位78年,活到98歲,死後葬在濮陽。作《離騷》的屈原就自稱是顓頊的後人。

帝嚳

帝嚳(ku)黃帝的曾孫,號高辛。以信義治天下,廣施仁德。由於當時的氣候原因,遷都於豪軍事政治上利於防守進攻,民生上利於休養生息。並且在位期間制定了二十四節氣讓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化。八卦一下帝嚳的兒子雖然不行,但是女兒嫦娥還是比較有名的。

堯是帝嚳之子,號放勳。作為領導者,設置諫言鼓、誹謗木,讓百姓能夠自由言論,指出堯的過失。最開始在太原建都,後來遷徙到平陽。帝堯創造的禪讓制度,將天子的位置不是傳給子孫,傳給有才德的賢者最讓人稱讚。

舜名重華,號有虞氏。沒有當上國君的時候就因為孝悌出名,《二十四孝》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後來做上國君更是體察民情,任用有賢德的人,舉用“八愷”“八元”管理民事,放逐“四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就是舜對後世的諄諄囑託。

還有指出“五帝”為: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或者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

“三皇五帝”的眾多說法不同,可能受當時封建社會德學關係論證影響,也有可能是為了迎合當時的統治者,從皇權正統方面出發寫的法理依據。但不論“三皇五帝”是誰,都是中華歷史人類進步文明的先驅者。

以上是個人的理解對題主問題做出的回答,有不足或者有紕漏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完善。歡迎各位歷史發燒友同聊歷史。


同聊歷史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三皇,不同的出處有不同的說法

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一般認為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禮記·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顓頊為五帝。
《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為五帝。

五帝的說法也不一致


璀粥談健康

三皇指的是五帝時代以前的傑出人物,生火的遂人氏,造萬物的女媧氏,嘗百草的神農氏。五帝時代應是中華大地同時平存的五個大部落。黃河河套兼平炎族滅九黎的黃帝,黃河下游的少昊氏,蜀川的,長江中流的帝嚳,長江中下游的堯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