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時代來臨,摒棄舊文學可取嗎?

baobaoyywj

我從文學的角度來回答一下,請人工智能的專家指正。

首先,從文學的發展看,文學沒有新舊之分

文學就是文學,新舊只是一時一地的形容,但從長遠的看,一些所謂的新文學經不起歷史的淘洗,倒是一些曾經被認為陳舊的舊文學,生命力出奇的長久。比如,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學界都要創作新文學,胡適還自告奮勇寫了《嘗試集》,彼時,諸如古代的詩詞歌賦散文等都被看作是腐朽的舊文學。但是今天來看,當時的一些新文學現在已經沒人記得,比如胡適《嘗試集》裡面的詩,誰能不查資料背一首出來?而那些古代文學裡的優秀作品,在今天即使是文化程度很低的人,也能隨口吟上一兩句。

這種強烈的以“新”為好,以破舊為時尚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曾反覆出現。但很多被認為是舊文學的作品,至今仍然屹立在文學寶庫裡。

因此,高科技的發展,並不意味著諸如詩經楚辭、四大名著、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等就不再被人閱讀。

第二,從文學的本質看,文學是人學

所謂文學是人學,是說文學的根本,紮根在人類自身。人類不是機器,人類有情感,有想象力,人類不會遵循一個固定的程序做事,人類不斷在革新自己的頭腦、觀念和意識形態。還有更重要的,人類擁有自由。

而文學的基礎、根基,就在於此,而不是死板的教條、程序。

人工智能再強大,可以代替邏輯思考,可以模仿人的情感,但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人工智能是不自由的,是無意識的。說白了,人工智能歸根到底不是人,而作為人學的文學,也就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當然,這是從人類的整體而言。具體到個人,也確實有很多人缺乏想象力,比較簡單幼稚,品位和智識水平不夠高,因此,這類人所閱讀的東西,比如一些水平很差的小說,套路化的故事、電影,粗製濫造的電視劇等等,倒是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創造的精神產品所取代。

但高水平的文學,完全不必擔心。


danyboy

為什麼要摒棄舊文學?

難道早期科技,和今天的高科技,不是在於早期文學家的想象力中萌芽的嗎?😜

文學是想象力的作品,沒有想象力,沒有高科技,也沒有人工智能。

在七十年代人早期看過的科幻書來說,應該是都實現了。可以看看新的科幻小說,最近看過的《重生之超級戰艦》就很不錯😊

配圖是3D人體解剖教學設備(虛擬現實),價值12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