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除掉所有競爭對手,為何獨沒有殺十二弟?

張楠

向敬之

雍正登基後,並沒有除掉所有的競爭對手,只有老八允禩、老九允禟,死於被雍正毒殺的傳聞。而老大允褆、老二允礽、老三允祉失去了人身自由,病逝幽所,非雍正直接下手。老十允䄉、老十四允禵壽比雍正長,活到了乾隆年間,還被平反重新做了王爺。

老十二允裪,並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宮鬥,但他的不幸,屢遭雍正打壓降級,主要是康熙生前對他過於重視所致。

允裪生母定嬪萬琉哈氏,身份不高,明顯不受康熙寵愛。重視生母出身論的康熙,不會選擇允裪為接班人。然而,他被康熙帝交與蘇麻喇姑撫養,蘇麻喇姑為孝莊的貼心侍女、康熙的啟蒙老師,無形中突出了允裪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康熙晚年外出巡視,經常帶著允裪,而且在棄置允禩後,命允裪總管內務府。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管理著皇家的大小事務,直接對康熙負責。在儲君未定、聖意難測的情勢下,這表現了康熙帝對允裪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器重。

對於允裪的工作,康熙是極為滿意的,公開嘉獎他辦事妥帖、周到。更讓人意料不到是,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康熙將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事務均由允裪辦理,表明康熙在交權,讓允裪提前接管皇帝親率的上三旗之一。允裪還多次受命,代表康熙辦事。

這樣態勢下的允裪,讓雍親王胤禛感到了威脅。即便不久胤禛順利即位,直接將他由貝子晉升為郡王,但他對這個十二弟設了防,總是以他辦事不謹慎、禮數出紕漏,擬罪奪爵,將其一降再降,降為奉恩鎮國公,直至雍正八年五月才恢復他的郡王爵。

允裪真的是辦事不認真、禮教不精通嗎?未必!

雍正對允裪進行嚴厲的懲罰,理由是他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至第二年三月主管內務府時,存在錢糧虧空,被雍正查出並追索。允裪將傢俱器皿等擺列街頭出售,以補不足。

從乾隆即位伊始,就先後命其總理禮部和宗人府事務、晉升為和碩履親王、代替皇帝行祭祀禮等事來看,雍正疏遠和打壓允裪,該是與曾把他當做奪嫡的假想敵有關。雍正沒有處死或幽禁他,也是因為允裪並無可供定罪的理由。


以禮觀書

第一,十二阿哥胤祹算不上雍正的主要競爭對手;第二,就是競爭對手,雍正也沒殺幾個;第三,雍正即位後,雖未被殺,胤祹也一度被“修理”得很慘。

(九子奪嫡)

第一點,所謂雍正的競爭對手,不過是九子奪嫡那幾位,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廢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這九位。其他幾個年長的阿哥或沒有強大的實力,或沒有奪嫡的野心。比如五阿哥胤祺,雖然和九阿哥胤禟同為宜妃郭絡羅氏所生,又排行靠前,但生性寬厚不爭,即使雍正即位後,處置了胤禟,降低了其母宜妃的待遇,胤祺仍然收到雍正尊重,多有讚譽。再有七阿哥胤祐,克勤克儉,原因方面素有傳聞胤祐身患殘疾,無力爭奪大位。十五阿哥胤禑之下年紀小,基本沒有太多勢力,其中更有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其實和雍正關係也不錯,甚至在雍正臨終時被立為顧命大臣輔佐乾隆。最後剩下的就是十二阿哥胤祹了。

(胤祹從小被蘇麻喇姑撫養)

十二阿哥胤祹,母親為定嬪萬琉哈氏,位分不高。養母倒是厲害,著名的蘇麻喇姑。康熙年間並沒有太多耀眼的事蹟。只是擔任了一些內務府、旗務事宜。從寥寥幾筆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很難看出胤祹和雍正關係如何,但是參照五阿哥胤祺和七阿哥胤祐的情況,沒有參與奪嫡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即使雍正的競爭對手也沒有多少被殺的。奪嫡的九子中,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鐵桿擁護者,雍正即位後備受榮寵,最後成為世襲罔替親王,死後特旨不用避雍正名諱,將改為“允”字的原名“胤”字恢復。胤禔、胤礽都是康熙在位時就圈禁,雍正不過是沒放出來罷了。胤禔被圈禁二十六年,還活了六十三歲,胤礽在雍正即位後雖未釋放,也受到禮遇,死後被追封為理親王。三阿哥胤祉因為胤祥死後不恭敬被圈禁,兩年後死。胤禩、胤禟二人最慘,被改名阿其那、塞思黑,圈禁不久後死。胤䄉、胤禵二人也是被圈禁,但都活到了乾隆繼位後被釋放。所以,嚴格說起來沒有一個是被“殺”的,勉強算起來,最多說胤祉、胤禩、胤禟三人的死是雍正圈禁直接導致。最多說雍正“殺”了三個人,哪裡就輪得到沒什麼存在感的胤祹了?

(清朝爵位等級表)

第三,胤祹也被“修理”得很慘。胤祹在雍正即位後馬上晉升多羅履郡王。但僅一年多就被宗人府彈劾,降為固山貝子。不久又因為寫錯妃子姓氏被降為奉恩鎮國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上圖有清朝宗室爵位表,共十二個等級。一般情況下,皇子第一次收爵至少是第四等固山貝子,低於貝子的爵位都是給予皇室遠親或是宗室嫡長子之外的兒子們的。胤祹在康熙四十八年二十五歲時即獲封固山貝子,但到了雍正二年,不僅打回原形,更是降到了一般皇子不會降到的鎮國公爵位,這其實算是一種羞辱了。而這個羞辱,胤祹頂了足足六年!直到雍正八年才恢復了他的郡王爵位,一直到雍正駕崩也沒有再升遷,雖說比圈禁的幾位哥哥好很多,但畢竟還要在外當差伴君如伴虎。而看看十六弟胤祿、十七弟胤禮,在雍正晚年都已貴為親王,胤祿還過繼到莊親王一支成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雍正死後二人成為顧命大臣。相比之下,這個十二哥心裡也應該是很苦的。

其實,胤祹的罪責,寫錯金冊,說大挺大,說小也小。如果雍正有意保全,輕罰一下,兩三個月恢復原職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雍正降了他六年爵位,足以想見,其實雍正即位前與胤祹關係也不怎麼樣,即位後的加封不過類似於封胤禩廉親王一樣,早就安排好了懲罰的後招。當然了,降爵的六年間,胤祹也必然是體現了自己的順服,終於獲得雍正的寬恕。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胤祹活到了七十九歲,是康熙眾皇子中最長壽的,晚年也備受乾隆尊重,富貴終身,也算老來得福了。


伊耆角木

康熙十二阿哥胤祹,康熙皇帝最長壽的的一個兒子。一生沒什麼大的事蹟,卻活的最久,主要原因我認為和他有一個赫赫有名的養母蘇麻喇姑有關。


蘇麻喇姑不用介紹。瞭解康熙朝的人都知道這一號人物。這個一輩子不怎麼洗澡的女子不但侍奉了孝莊皇太后殯天,還一度是康熙皇帝的精神支柱——當然有曖昧純屬扯蛋。而蘇麻喇姑晚年就收養了康熙皇帝的第十二個兒子胤祹。由此也可知道胤祹早年應該很得康熙皇帝的喜愛。

之所以胤祹沒有參與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一定與蘇麻喇姑的教育有關係。一輩子見慣了政治鬥爭,在孝莊皇太后和康熙皇帝身邊耳濡目染的蘇麻喇姑一定會將自己的人生經驗教授給胤祹。說白了,胤祹自己沒任何機會當皇帝,與其參與皇權爭奪,站隊搞派系,不如明責保身,什麼也不管。反正無論哪個皇子繼位,他都是親兄弟,混個王爺噹噹也不是難事。


胤祹一定聽進去了養母的教會。康熙晚年紛紛揚揚的政治鬥爭,胤祹基本沒有參與,既不站隊,也不表態。安心做他的固山貝子。專等誰勝利了以後給自己封王。這一招說白了太聰明瞭。而和他一同想法的,還有五阿哥和七阿哥。這哥仨眼睜睜看著老二太子當了一輩子,兩上兩下,眼睜睜看著老四從太子黨另立門戶,眼睜睜看著老大完了,老九完了,老八也完了,最後只剩下老四和老十四親哥倆,直到老爹嚥氣,都快窒息隨老爹而去的三人才緩過氣來,我的爹呀,可算完事了!

然後就是等著封王了。十二阿哥胤祹果然當上了多羅郡王。蘇麻喇姑媽媽說的真對啊。老十二此刻一定特別感謝蘇麻喇姑。可事實是蘇麻喇姑只教了他開始,沒告訴他怎麼收尾。這時候蘇麻喇姑早起了。這死心眼的阿哥雖然不站隊,但他一直不站隊還是吃了虧。人家老五老七一看大局已定趕緊跑到老四後邊搖旗吶喊,而胤祹從始至終一聲不吭。雍正也不傻。你這是漁翁得利啊。老子腦袋別褲腰帶上才上位的。你想一份力不出就分一杯羹也沒門。所以在當了一年王爺後,胤祹被雍正何患無辭的先宗人府彈劾再以寫錯了妃子姓氏為由,從郡王但固山貝子再到鎮國公,一擼到底,這也是報復他裝烏龜吧。你不能裝麼?我讓你裝個夠。



胤祹要是不窩火是不可能的。但就算他反應過來,他也為時已晚。所以這哥們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做起了烏龜。就是不說話,你讓我當啥我當啥,你是皇帝你嘴大。所以直到雍正八年,實在拿這弟弟沒辦法的雍正還是恢復了他多羅郡王的名號。

事實證明忍一時之氣是對的。雖然到死雍正也沒給他個親王,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死了,我還活著。乾隆年間,成了皇叔的胤祹身價大漲,榮華富貴接踵而來。雖然幸福來的有點晚。但裝了一輩子烏龜悶葫蘆,他卻難得平靜過完一生。與他那些折騰的兄弟比起來,他活的最愜意。也活的最灑脫。不爭永遠是保命的不二法則!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光看題目,以為雍正登基後好像殺了很多兄弟似的,其實在所有參與奪嫡的皇子中,只有八阿哥和九阿哥是懷疑被雍正處死了,其餘的大多隻是被囚禁而已。

十二阿哥胤裪的出身

十二阿哥,名為胤裪,在康熙諸多皇子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成長經歷,和康熙朝一位傳奇女性連在了一起。

蘇麻喇姑本是孝莊太后的“陪嫁丫頭”,但在宮中卻擁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康熙曾將皇十二子胤裪交予蘇麻撫養。

成長經歷

胤裪的成長經歷也是比較平淡,25歲獲封固山貝子,這也是皇子獲封的正常爵位,而同一年

胤真已經獲封親王。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胤裪並沒有直接或者投靠哪一派來參與皇位的爭奪。

雍正繼位之初,胤裪被封為多羅履郡王,至此,胤裪的成長經歷還算正常。

隨沒有被殺,但也受到打擊

從雍正二年開始,僅僅因為工作中的一點疏漏,胤裪從多羅郡王,降至鎮國公,

一般來說這個爵位是不會被授予皇子。

做錯事被處罰是可以理解的,胤裪在鎮國公的位置上足足呆了六年,直到雍正八年才恢復郡王的爵位。

最長壽的皇子

經歷了雍正朝的風波之後,胤裪在乾隆一朝可謂殊榮至極。

乾隆剛繼位,就將其封為親王,負責管理禮部和宗人府,緊接著被授予議政大臣,乾隆出巡時在京總理各項事務。

胤裪獨子夭折後,乾隆將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過繼給胤裪,還特准其乘轎上朝。

乾隆二十八年胤裪去世,終年79歲,是康熙諸多皇子中最長壽的。

綜上所述,在康熙諸子中,十二子胤裪始終表現得比較低調,以高壽善終,其結局在其兄弟中也是非常不錯的。


一點點歷史

誰你說獨沒有殺十二弟?

老七胤祐也沒事啊。


張勇達州

同一父親所生的兄弟姐妹,如果生在普通貧窮百姓家裡,由於貧窮,大家生活困難,互相抱團才能過得好些,所以貧窮百姓家裡的兄弟姐妹自然會互相依賴,大家相親相愛,大多平民的大家庭都有濃濃的親情。皇帝家庭與普通大家庭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個皇位,無論誰做了皇,包括皇帝子女在內,他們的繁華富貴和生死都掌握在有生殺大權的皇帝手中,只要皇帝一死,他的兒子個個都有可能坐上這個皇位,這個位置太熱了,想坐上去的皇子太多,為了有望坐上這個皇位,很多皇子機關算盡,互相殘殺,皇帝怕兒子殺他,整天防著兒子們,兒子怕皇帝猜忌殺他,見到父皇小心謹慎,兄弟間互相想弄死對方,以便皇帝死後,上位的可能性增加,在這種環境下,在皇帝這個大家庭那裡,什麼親情之類的東西統統沒有,所以親情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因為互相需要才產生親情的。人天生自私,只要權力錢財足夠多,父子只弟都會互相殘殺,共患難易,共富貴難,這就是人性,反過來說,只要財富增加,生活富裕,兄弟姐妹互相依賴就小,親情就會淡薄,所以社會富裕,必會帶來人情味變淡,對社會來說,富裕和人情味是不相容的,得到了財富,就會失去人情味,兩者只能選其之一,如果貪心過頭,兩個都想要,最後只會雞飛蛋打,兩個都會失去。雍正兄弟很多,他想爭皇位,他的兄弟中也有人同樣想,兄弟間拉幫結派,各自都有自己的勢力和權力,但真正能威脅到雍正的也僅有兩個,所以被殺了,其他參與皇位爭奪的只被他限制,十二弟因沒參與皇位爭奪,沒有被關,但也被打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