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掛蒿草、掛艾葉和薰蒼朮、白芷以及喝雄黃酒等習俗。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糯米粽子:為養胃清火而來

端午時節,氣候特點是潮熱難耐,人們普遍食慾不佳。在這個節氣裡吃粽子,不僅健脾養胃,還清浮火。徐志慧介紹:傳統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棗,粽葉一般都用葦葉。在中醫裡,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粽子裡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軟,適量食用對健脾養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葦葉等材料都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葦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經過長時間的蒸煮,粽葉內的有效成分可與內餡部分的營養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增強粽子的補益作用。大棗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蓮子,可以健脾除溼;加些小豆,可以消腫。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佩香囊:驅邪扶正

端午有佩戴香囊的習俗,端午香囊一般配有硃砂、雄黃、艾葉等中草藥。散發香氣,經口鼻入,使經脈大通,驅邪扶正,已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雄黃、艾葉、燻草等中草藥都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可使蟲蛇聞之遠遁,減少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掛艾草:辟邪驅蟲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艾葉之功效: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還描述:“五月五日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著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人,懸於戶上,可禳毒瓦斯”。

在端午節這天,長輩們會早早地採集新鮮艾草,一臉虔誠地把它們掛在門楣上,以辟邪驅蟲。

艾灸:保健治病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除了插於門楣上以辟邪驅蟲,端午艾還能艾灸,強身健體。艾灸是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柱、艾條燻烤人體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傷寒雜病論》中認為,艾灸火力雖小,內功有力,一根艾條就能讓身體熱血沸騰。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本期專家

健康科普堂|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