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被電視劇騙了 民國時期沒有軍座、團座!真正的稱呼只有兩種

在我國大多數抗戰影視劇中,當國民黨的低級軍官向高級軍官彙報工作時,通常都會稱呼上級為“某座”。如軍長就是軍座,師長就是師座,甚至政府部門的一個普通局長、處長都被底下人稱之為“局座”、“處座”。那民國時期,這些軍座、團座就如此的爛大街?當然不是,這種情況只是導演們為了跟風給強加的。真正被國軍廣泛使用的稱呼,只有“委座”與“鈞座”這兩種。

別在被電視劇騙了 民國時期沒有軍座、團座!真正的稱呼只有兩種​“座”取“寶座”之意,將它加在職稱的後面,一般都是下級對上級的尊稱。也可以是兩個沒有隸屬關係的人之間的敬辭。從國民革命軍的編制來看,其中並沒有“某座”的職務。有的只是軍長、師長、團長這一類正規職稱。也許有人會問:“這會不會是軍人中私下裡稱呼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據瞭解,國軍的軍隊中並沒有這種傳統。一些人去採訪退伍的國名黨老兵時,他們提起所在部隊的領導也是“我們軍長、我們旅長”,而不是“我們軍座、旅座”。在我們查找民國的第一手史料時,見的最多的“座”往往不是軍座、旅座和團座,而是“委座”與“鈞座”。 

別在被電視劇騙了 民國時期沒有軍座、團座!真正的稱呼只有兩種​ 咱們先說委座,委座是國名黨將領對蔣介石的尊稱。因為蔣介石的職務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所以大家在見到他或者寫電文時都會尊稱他為“委座”。比如在南昌會戰期間,薛嶽發給陳誠的電報中就提到“現迭奉委座電令”的內容。還有就是國民黨將領戴安瀾的日記中也提到過類似的話語。一次,戴安瀾在緬甸迷路。看到遠處駛來一輛車,他以為是英國盟軍的車輛,就伸手攔截。結果車上下來一位國民黨的同僚,一見他便說:“老戴,你發什麼瘋,此乃委座乘車也。”可見,平時國名黨將領稱呼蔣介石為委座是很普遍的事。 

別在被電視劇騙了 民國時期沒有軍座、團座!真正的稱呼只有兩種​接下來咱們再談談鈞座。“鈞”原本是古代的重量單位,後來衍生為敬辭。它與委座不同,本身並不是一個職務。如1944年8月,衡陽縣城陷落之際,國軍第十軍軍長方先覺在給蔣介石的“最後一電”中這樣寫道:“職等誓以一死以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至意。”這裡就是指下級對上級的敬稱。而湖南省在驅逐軍閥張敬堯時,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寫過一封《致張敬堯的公開信》,裡面曾提到:“鈞座為地方長官,似應一查真象。”這裡二人並無上下級關係。可見,鈞座這個詞不僅在軍隊間適用,民間對軍隊長官也可使用。

所以,民國時期的那些“座”真沒那麼多。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