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滑縣大平調 簡介

滑縣大平調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又名大梆戲,俗稱大油梆,概因用以擊節的梆子特大而得名。又因其音平,唱腔的調性比高調(豫劇)低,故又謂之平調,現今稱大梆戲或大平調。是我國古老劇種之一。其唱腔渾厚深沉,吐字清晰,字字清楚入耳,輕重緩急分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滑縣大平調 簡介

滑縣大平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1981年12月底,受北京市文化局之邀,赴京彙報演出。在首都北京,分別在長安大劇院、廣天劇場、吉祥劇場、物資禮堂、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中南海警衛師禮堂等場所,演出了《三搜太白府》、《海瑞搜宮》、《敬德釣魚》等劇目,共計演出18場。工人日報、中國農民報、北京晚報、河南日報、北京戲劇報、人民戲劇、河南戲劇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一個稀有劇種,縣級劇團(時稱要飯隊)的精彩演出,轟動了京城,受到了首都各界觀眾的熱烈歡迎天好評,並分別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自此,滑縣大平調劇團轟動全國,影響巨大,名聲大振。

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滑縣大平調劇團多次參加安陽市(地區)舉辦的戲曲賽事、匯演活動,自編、自導、自演的《宅基風波》、《挪房》均獲演出一等獎天其它多項獎,受到較好的評價。

滑縣大平調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在歷史的各個時期產生過巨大影響,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天社會進步作出過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