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向常山縣贈送文化紀念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常山縣贈送文化紀念品

6月9日,米芾書法作品贈送儀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臺北故宮博物院向我縣贈送宋代書法家米芾《蜀素帖》之《送王渙之彥舟》高仿真複製品,以此祝賀常山建縣1800週年。縣委書記葉美峰參加。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常山縣贈送文化紀念品

縣委書記葉美峰接受臺北故宮博物院贈品

葉美峰表示

常山是一座千年古縣,今年10月將迎來建縣1800週年重大慶典。歲月長河中,常山大地上留下豐厚的文化積澱,蘇東坡、曾幾、楊萬里、陸游、徐霞客、王介、王渙之、趙鼎、趙抃等先賢名人也留下許多足跡和不朽詩篇,《三衢道中》、《過招賢渡》等詩歌廣為傳頌。書法“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更是在他的傳世名作《蜀素帖》中記載了與常山名人王渙之的深厚友誼。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常山縣贈送文化紀念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景

據瞭解,米芾書寫的《蜀素帖》素有“天下第一美帖”之譽,又被稱為“中華第八大行書”。此作壓軸一首詩即為《送王渙之彥舟》,“集英春殿鳴梢歇,神武天臨光下澈。鴻臚初唱第一聲,白麵王郎年十八……”。

史料記載,王渙之(字彥舟)為常山縣章舍人(今東案鄉金源村),北宋元豐二年登進士甲科。曾任杭州教授、上穎知縣,升任給事中、吏部侍郎,授寶文閣直學士,後因病調至安徽亳州,任明道官提舉。與米芾同朝為官,志趣相投,彼此間有著親密的交情往來。

通訊員:仲合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常山縣贈送文化紀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