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初夏的常山,天高雲淡,草木競發,滿眼勃勃生機。車子駛出縣城,蜿蜒的山路兩側,到處是鬱鬱蔥蔥的胡柚樹。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陳所長,來嚐嚐我的胡柚,雖然長得不好看,卻非常甜哦!”常山縣白石鎮紅湖胡柚基地負責人應金福拿起一個長滿黑點的胡柚,塞到省農科院柑橘研究所所長陳國慶的手中。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這是典型的黑點病,消滅它可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陳國慶一邊說,一邊走到樹下,折下幾根枯樹枝。“黑點在果皮上,問題在枝幹上,消除病源是第一步。要找一個空地把這些壞蛋‘毀屍滅跡’,一把火燒掉!”

陳國慶的話,惹得十幾位胡柚種植大戶哈哈大笑。

胡柚生病了

應金福種植了100多畝胡柚,去年開始,發現胡柚染上了黑點病。“原本能賣3元多1斤的胡柚,現在8毛1斤都不好賣。”內心焦灼的應金福嘗試過各種辦法,但效果一直不明顯。

專家解救

“清病源,把枯樹枝‘毀屍滅跡’;‘開天窗’,精細修剪樹冠,讓樹能沐浴陽光,自由呼吸;雨天讓它們‘休養生息’,防止交叉感染……”專家的話句句對症下藥、形象具體,解開了應金福的滿臉愁緒。

這是5月18日省政協送科技下鄉活動中,專家現場輔導的生動一幕。

同日,24場技術指導和13場專題培訓在常山縣火熱開展,來自農林牧副漁等各領域的省政協委員和專家團隊,用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拳拳的愛民之心,把科技論文寫在了三衢大地上。

“要精準對接,將科技真正送到群眾需要處、心坎上,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紮紮實實抓落實。”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希望,委員和專家們注重資源優勢,發揮各自所長,精準助推常山“三農”新發展。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點穴式精準幫扶是此次送科技下鄉的特點。”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姚少平表示,為組織好送科技下鄉活動,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大家事先多次對接聯繫,向基層幹部群眾“問需求”“對口味”。參與下鄉服務的委員、專家則根據需求把脈問診,找出問題癥結,提出解決辦法。

“送科技不用貪多求大,而是要精準聚焦百姓的關鍵小事。”省政協委員、省林科院院長江波已5次到過常山,為了讓更多農民聽得懂學得會,他準備的《珍貴樹種栽培技術培訓》幾易其稿,反覆修改。

已連續6年參加送科技下鄉的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孫崇波飽含深情地說:“我出生在農村,求學在農業大學,工作在農科院,一輩子與‘三農’結緣。唯有踏踏實實、不求回報地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才對得起自己的專業所學和政協委員的崇高榮譽!”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科技力量顯得越來越重要。常山縣委書記葉美峰表示:“委員專家的傳經送寶,必將對常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文字:陳紅威 張淦 徐路楣

點穴式!浙江政協來常山送科技下鄉用上了這一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