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

近日,汕頭經濟特區徵地補償安置費用標準在政府網上公佈,這一波新政條例究竟是怎樣的?是否將催生出一批一夜暴富的“土豪”?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新政條例。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汕頭經濟特區徵地補償條例》經汕頭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將從2018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條例指出:徵地補償,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徵為國家所有,並對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農轉居人員)和其他權利人給予的補償。徵地補償工作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公平補償,妥善安置,兼顧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原則。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根據《汕頭經濟特區徵地補償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徵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民宅基地及房屋補償、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以及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等。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照被徵地所在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核算。我市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行政區域內徵地區片劃分為六類,並按區域制定補償標準: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徵收集體所有非農建設用地的,按同一類區耕地補償標準補償;徵收其他未列入地類的,可參照相關或相近地類確定補償標準。

南澳縣、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行政區域內的徵地區片劃分和徵地區片綜合地價,由縣(區)土地行政主管組織編制,經縣(區)人民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審查同意,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佈實施。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農民宅基地及房屋補償

徵收農民宅基地及房屋後,符合“一戶一宅”條件的,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給予重新安排宅基地,辦理宅基地轉用報批費用由徵地或用地單位負責。徵收農民房屋,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和省、市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一)墳墓遷移補償費有主墳每穴為10000元,無主墳每穴為2000元。

(二)屬短期作物的,按一造產值補償,稻田每畝補償費為0.80萬元,蔬菜每畝補償費為0.80萬元,養殖魚池每畝補償費粗養為1.0萬元、精養為1.5萬元、高位池養殖5萬元;果樹、林木(含高價值景觀綠化樹木)每畝補償費為:未達到收成期的每畝0.8萬元(含遷移費),達到收成期的每畝1.6萬元(含遷移費);鹽田每畝補償費為3.0—5.0萬元。

(三)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由徵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通過公開方式,委託1—2傢俱備資質的評估機構,通過評估確定補償。

熱點|汕頭徵地補償標準地圖出爐 最高補償18.50萬元/畝!

還有兩天《汕頭經濟特區徵地補償條例》就開始實施了,在有規可循的前提下,徵地變得簡單化了,但各區域的徵地補償標準能為人所接受嗎?你們也來說說你們的看法,怎樣的徵地補償是你們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