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詩曰: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汗青自辨忠與奸


授予“跳槽王”呂布同學

——“三姓家奴”榮譽稱號

歷史上,尤其是亂世時期,跳槽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比較著名的幾個人有:

織蓆販履的大耳賊——劉備、三姓家奴——呂布、宇宙大將軍——侯景、侍奉五朝十帝的不倒翁——馮道、神拳太保——秦瓊、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平西王——吳三桂、倒戈將軍——馮玉祥、變色龍——石友三。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三姓家奴“榮譽稱號

譬如:呂布同學,先後跟過丁原、董卓、袁術、張揚、袁紹、劉備幾位老闆,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他就躺槍了,變成歷史上最有名的“跳槽王”,榮獲“三姓家奴”榮譽稱號。最後因劉備同學的一句“君不見丁原、董卓乎?”而上了歷史頭條,蹭了一時的熱度。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叔孫通 同學

叔孫通同學簡歷:

叔孫通,男,薛縣人,初為大秦集團的實習生(待詔博士),一直不受提拔,後因違心拍領導馬屁,哄得領導很開心,就被集團第二任CEO秦二世胡亥立馬轉正(博士)。但他見集團領導昏庸必亡,立即主動辭職回老家,入職項梁的西楚集團。項梁敗死定陶後,他跟隨楚懷王,當楚懷王升級成“義帝”後,辦公室就遷至長沙,他又留下跟了項羽。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違心拍領導胡亥馬屁

漢高祖二年(前205),劉邦率領諸侯軍隊攻取彭城,通他又轉投大漢集團,並舉薦勇武之士為漢爭取天下。漢王劉邦拜其為博士,號稷嗣君。

漢王劉邦當了大漢集團的CEO之後,下令廢除大秦集團繁瑣殘酷的規章制度,代以簡易實用、人性化的規章制度。結果在一次宴會上,大臣們酗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於拔劍擊柱,無奇不有。叔孫通深諳領導心理,便自薦為大漢集團制定科學合理又人性化的制度。這套制度的優越性在5年後的長樂宮落成典禮上得到完美體現。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叔孫通制定漢儀

大漢12年,CEO劉邦打算取消劉盈的接班人地位,叔孫通就以不符集團制度為由勸阻,劉邦聽從了他的意見。劉盈即位後,用他制定了宗廟儀法及其他多種儀法,為大漢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太史公司馬遷尊其為——漢家儒宗

總結一下:

叔孫通先後共計在3家企業跟過7個老闆。

  • 大秦集團:秦始皇——秦二世
  • 西楚集團:項梁——熊心(楚義帝)——項羽
  • 大漢集團:劉邦——劉盈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跳魚缸

呂布VS叔孫通:

一樣的跳槽 不一樣的人生

同樣是跳槽,享受的待遇卻不一樣,這是為何?

一、良禽擇木而棲 良臣擇主而事

企業的前景決定人才的前途,而企業的發展前景又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領導人的眼界、心胸和能力。

呂布:

總在小企業朋友圈混 與豎子共事 不識真龍

呂布先後投丁原、董卓、袁術、張揚、袁紹、劉備6個人,準備再降曹操時,被劉備用一句話把天聊死了。看看這6個人,除了劉備最後成就帝業外,其餘人最大不過是一方諸侯。他們或者無意稱王稱霸;或者想稱霸,卻目光短淺、心胸狹隘、賞罰不明、管理混亂

沒有長遠的企業發展規劃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這就造成了:呂布所在的企業要不就是小企業,要不就是有做成大企業的心、卻沒有大企業所需的眼界、心胸和能力的小企業,反正都是小企業。

企業沒有正規的人才引進、培訓、賞罰機制,導致企業內部人才匱乏

,且人事關係複雜內耗嚴重,領導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企業內部政治鬥爭上面。

總之,呂布跳槽多次,卻都在小企業裡面跳,領導大多數都是“豎子不足與謀”之人;遇到像劉皇叔那樣的好領導,自己卻又作死。呂布之死,咎由自取。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漢代儒宗——叔孫通

叔孫通:

都在上市公司朋友圈混 識時務 能辨真龍

叔孫通所在的3家企業都是大型集團,而且都是上市公司。企業內部人才濟濟,且領導人大多數是有開疆擴土或者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天緯地之才,個人能力超強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7個老闆中:秦始皇、項梁、項羽、劉邦、劉盈5人,要不就是能打天下,要不就是能治天下,雖有瑕疵,亦為值得跟隨的明主。另外2個老闆——秦二世和熊心,一個是昏君,一個是傀儡。但是,即使領導人再昏庸再傀儡,大集團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還在。用制度去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個人的主觀性。

在秦二世胡亥手下幹活時,他很清楚老闆是個喜歡阿諛奉承之主,如果反對必遭橫禍——死得不值,所以立即曲意逢迎,保住小命後立即辭職回家。亂世不可愚忠,愚忠只會害了自己——這就是“識時務”,這就是“職場智慧”。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伯樂與千里馬

叔孫通跟隨劉邦時,不是劉邦萬丈光芒之時,恰恰是他彭城戰敗、如喪家之犬時。因為叔孫通識伯樂,知道劉邦是個好領導,值得自己跟隨;當然,劉邦也識千里馬,也懂得感恩,立馬給叔孫通升職加薪,使得叔孫通更加鞠躬盡瘁。

因此,強調兩句:

1、公司和員工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感恩,而不是單方面的;

2、一切不以發工資為目標的上班都是耍流氓。

更重要的是領導開明,懂得虛懷若谷虛懷納諫

凡事能夠聽得進去。劉邦要換接班人,叔孫通堅持原則,根據集團制度成功說服劉邦放棄換人,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要是對著秦二世或項羽說試試,保不齊——話未完、頭已落。


二、出發點和目的性不同:

呂布為利為色 叔孫通為國為義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呂布與貂蟬

呂布之所以被稱為“三姓家奴”,是因為丁原、董卓兩個義父都被其貪“利”、“色”二字而殺害,丁、董、呂——剛好是三姓。當別人不能再滿足其個人私慾時,就開始了一次次的跳槽。為了“利”、“色”連親情、恩情都棄之不顧。常常恩將仇報,譬如二投張揚、趕跑劉備就是實例。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治世用儒

叔孫通恰恰是為國為義——即為國家之大義。他不畏同事們的譏諷嘲笑,違心曲意逢迎領導胡亥,不計個人榮辱安危、利益得失。在劉邦最危難之時,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棄之而去,而是忠心跟隨。在領導劉邦面前,據理力爭,保護了集團之根本,避免了內亂。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叔孫通VS呂布

故而:

呂 布:真鮮廉寡恥、忘恩負義之小小人也!

叔孫通:真有情有義、知恩圖報之大丈夫也!

一個遺臭萬年、一個永鑄汗青,真不怪別人,多找找自身原因!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智慧

以史為鑑,從這兩人的經歷中,個人應學到這3點智慧:

1、跟值得跟的人,做值得做的事!

2、互相尊重,互相感恩!

3、領導人應該:放大格局、敞開度量、賞罰分明、以身作則、虛懷納諫、信任員工。

「詩說·趣史」企業智慧: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他跳槽卻點贊 為何

以史為鑑,從這兩人的經歷中,企業應做到這6點智慧:

1、領導人的素質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景;

2、用制度去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

3、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企業發展規劃;

4、應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培訓、賞罰機制;

5、企業不要搞內耗,將精力放在生產經營上面;

6、完善科學合理的薪酬福利體系,一切不以發工資為目標的上班都是耍流氓;要讓員工及時吃到畫的大餅。

要知道:吃草的羊——終究打不贏吃肉的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