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哈嘍!在內地電影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票房也在不斷“溢價”,是個明星就可以當導演,隨便一部影片都能破億,大盤上的數字越來越漂亮,但對國片的長遠發展絕不是一件好事。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作為一個喜劇演員,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你要承受很多外在的壓力,比起演員來說,難度係數挺大的,作為觀眾我們只要體諒他們就好,希望他們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作品!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每一個時代都有大眾格外青睞的電影題材,八十年代觀眾追《小花》《牧馬人》,弘揚的是青春理想和愛情;九十年代有《霸王筆記》《陽光燦爛的日子》《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的經典,把人性善惡兩面揭露地血淋淋。

進入到新世紀,華語影壇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周星馳的《功夫》,甯浩的《瘋狂的石頭》,劉偉強麥兆輝的《無間道》系列,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李安的《臥虎藏龍》還有老謀子的《英雄》,都是各自領域毋庸置疑的代表作。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時代變了,影迷的審美偏好也在不斷改變。在快速的工作生活節奏下,“解壓片”順理成章成為我們的首選,而喜劇類的電影顯然最符合大眾的觀影口味。

遺憾的是這幾年大爆的喜劇片不在少數,但真正稱得上好片的沒有幾部,固然作為市場上的頭號大熱,觀眾笑不出來也是不爭的事實。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一部電影好爛與否,不能粗暴地跟票房高低劃上等號,好不好看才最有“話語權”。

回顧近幾年賣座的那些喜劇片,除了《夏洛特煩惱》之外,似乎絕大多數都“名不副實”,有些儘管拿到幾個億仍被吐槽得一無是處。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喜劇大受歡迎,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喜劇演員,不但名聲大噪,片酬身價亦水漲船高。

達到一定名氣地位之後,這些人紛紛打起了當導演的心思,只是同樣演而優則導玩轉型,收穫的評價卻大不相同。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在新千年走紅的喜劇明星當中,徐崢無疑是最早執起導筒的一批人。還記得十七年前的古裝輕喜劇《李衛當官2》嗎,不僅有徐崢陳好兩位男女主角,還雲集了唐國強焦晃杜志國王繪春等老戲骨。

值得一說的是,這部劇正是徐崢的導演處女作,不但創下不俗的收視率,也向業內證明了他導戲方面的才華。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喜歡徐崢的觀眾們本以為他很快會導一部電影,沒想到一等就是十年。直到2012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人在囧途之泰囧》才正式登陸大銀幕。

這部片之所以能大火,劇本好包袱密集是一方面,另外徐崢黃渤王寶強組成的“黃金搭檔”也功不可沒,少了任何一位影片的笑果都會大打折扣。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泰囧》的票房多少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年上映後一舉拿下12.67億,一度創下華語片影史記錄,直到兩年多後才被《捉妖記》取而代之。

這次的成功顯然給了徐崢巨大的自信,一五年他順勢推出第二部作品《港囧》,雖然較之於前作口碑下滑,最終仍拿到了十六億。自此徐崢有了“雙十億導演”的名號,這樣的成就放眼華語影壇著實找不出幾個人。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有的演員一站出來就有觀眾緣,比如鄧超,比如黃渤,徐崢自然也屬於這一類。他們能成為媒體和網友公認的“票房咖”,鮮有人及的號召力和期待值是根本原因。

近幾年他並沒有導演新作,不過並不妨礙個人實績的累積,《心花路放》《幕後玩家》皆表現不俗,“徐式風格”的喜劇看來早已經深入人心。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很多男演員演喜劇是一把好手,可玩票拍電影就顯得露怯了。在八零後這批“電影小生”中,王寶強票房成績絕對數一數二,正因為超強的路人緣,他的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不服吹灰之力便捲走了八億。

對一個導演新人來說,取得如此佳績算得上巨大的成功。可惜數字再好看,都難以改變影片水準不敢恭維的事實。如果不是《破馬張飛》半路殺出,“年度最爛”恐怕十拿九穩了。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如果說《大鬧天竺》3.7的豆瓣評分已給足了面子,那《猛蟲過江》一半還多的一星差評簡直不忍直視。

自09春晚一炮而紅後,這些年小瀋陽一直活躍在熒屏和綜藝上,不否認他是個合格的笑星,只是跨界拍片的確超出其能力範圍。趕上了端午檔的時機,又有圈內好友幫著造勢,該片一億多的票房其實並不意外,而口碑大撲街同樣在大家意料之中。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現在某些電影人已然走進一個誤區,把低俗當成了搞笑,把浮誇看作是噱頭。喜劇片需要接地氣,可以不像文藝片那般高大上,但是並不代表要放棄應有的藝術水準。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明明可以多花點心思,至少劇情和笑點不那麼尷尬,為何非要整得譁眾取寵天雷滾滾,白瞎了一群演技派的老戲骨賣力演出。

一個人的導演夢想不應該被辜負,無奈現實很殘酷大眾的評價不會騙人。缺少經驗也好,雅俗共賞也罷,這都不是拍出爛片的理由。

身為喜劇演員轉型當導演,一個票房雙十億,一個口碑大撲街!

有了大鵬寶強小瀋陽的“前車之鑑”,我們對宋小寶執導的新片還能報多大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