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世界盃正熱,首戰上演5:0,西班牙葡萄牙上演進球大戰,衛冕冠軍首戰告負,一個小小足球引燃世界。在艦船界,有一些非主流艦艇,整天頂著足球滿世界活動,有的還是頂著一串。說到這,相信許多朋友已經有了答案:航天測量船、電子偵察艦。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航天測量船的主要任務是跟蹤和遙測各種中、遠程導彈、衛星和飛船,精確測定其落點,回收彈頭錐體、衛星儀器數據艙和飛船座艙等,活動範圍大,工作時間長,所以噸位比較大。其外部特徵是裝載龐大的航天測量系統,不同直徑的對空搜索和遙測遙感雷達天線林立,外部罩上圓形天線罩就成了足球。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由於技術密集,當前只有中、美、俄、法四國建造了航天測量船。以美國為例。為了配合美國60年代中期的“水星”、“雙子星座”和“阿波羅”計劃,美國建造了三艘先鋒級測量船,分別是T-AGM-19 先鋒號、T-AGM-20 紅石號和T-AGM-21 水銀號。該級測量船是在美國T-2油船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裝,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負責。先鋒級測量船外部頂了大小4個足球,有照片顯示雷達罩一度被撤銷。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說到電子偵察艦,美俄繼續是大戶,各式奇形怪狀的天線,令人眼花繚亂又難摸著頭腦。世界上最大電子偵察艦,是蘇聯建造的烏拉爾號,其採用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艦體,滿載排水量36000噸,採用蒸汽輪機和壓水堆核動力聯合動力裝置(CONAS),1988年12月30日正式服役,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海軍所建造過的排水量最大的電子偵察艦。照例,烏拉爾號艙面密密麻麻布置了大量的天線和探測設備,而且大多由圓形保護罩覆蓋。艦橋上方的超大型足球,可能覆蓋著超遠程雷達。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因為航天偵察優勢,目前美國現役的電子偵察艦為數不多,多集中在東北亞活動,目的顯而易見。美國現役電子偵察艦中,主力是T-AGM-23觀察島號和T-AGM-24無敵號。T-AGM-23觀察島號原為1953年8月下水的水手級商船(C4-S-A1型),1956年9月為海軍採購,用於監視美國及別國的彈道導彈試驗,蒐集遠程彈道的導航、射程及精度方面的情報。觀察島常是新聞主角,曾多次“觀摩”東北亞的導彈發射演習與試驗。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頂著足球的主要以輔助艦船為主,但也有戰鬥艦艇。二戰結束至上世紀6、70年代間,因為技術限制,雷達天線尺寸普遍較大,許多擔負防空任務的艦艇,都頂著個大足球,裡面裝著遠程對空警戒雷達。這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荷蘭特羅姆普級護衛艦、法國絮弗倫級驅逐艦,稍後的英國42型艦也前後各有一個小型的足球。目前,這些艦艇都已經退役,不過相信許多70後、80後朋友都很熟悉。當年,荷蘭一水的卡雷爾·多爾曼級、科頓艾爾級護衛艦,令人口水直流,對於軍迷來說,那是比足球誘人多了。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在諸多足球艦中,有一艘屬於小國挪威。挪威擁有北歐四國裡最強大的海軍,包括南森級這樣的盾艦,同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內遍佈針對俄羅斯的偵察設施。海軍艦艇中,建造了兩代瑪利亞娜號(FS Marjata)偵查艦。第一代瑪利亞娜號1995年開始服役,這艘艦艦體非常特殊,呈三角形,因此該艦長度僅81米,最大艦寬達到了40米,滿載排水量也達到了7560噸。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2016年開始服役的第二代新瑪利亞娜艦,艦體由羅馬尼亞建造,之後由挪威加裝電子偵察設備。第二代新瑪利亞娜號艦長126米,寬23.5米,艦體非常豐滿,可容納大量電子設備,並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二代新瑪利亞娜號外觀則相對主流,頂著大大小小的一串足球,職業特徵明顯。

頂著足球滿世界炮,這種艦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足球好玩,但這些足球艦可不是好惹的對象。雖然他們武器配置薄弱,但卻是在偵察對手最核心的電子信息,以求在戰時發出致命一擊。所以,這些看起來萌萌噠的艦艇,其實都是溫柔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