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都發不下來,還給我談什麼情懷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因為常給父母寄東西,就和門口郵局的大哥,成了熟人。

大哥四十來歲,為人和善,對前來繳費寄信郵包裹的人,特別有耐心,但安檢起來,又毫不含糊,關係再熟,也照檢不誤。

今早,我去寄包裹。胖高胖高的他,笑眯眯地對我說:“下個月你再來,就見不到我啦。”

“您要提前退休啊。”我開玩笑。

“我辭職啦。”大哥語氣輕快地說,12月份,他就要去省城同學的物流集團上班了——我知道那家公司,規模很大,在好多地市開有分公司。

“真好啊。”我祝福他。

“沒辦法啊。”大哥嘆口氣說,老父親夏天患病去世後,老母親如今又癱瘓在床。

妻子伺候老人,陪讀孩子,沒有正式工作。女兒明年就要上大學了,他一個月三千來塊錢的工資,實在養不了家。

這些年,快遞業迅速崛起,支付方式連環革命,很多傳統行業深受衝擊,大哥的單位也在其中:物價越來越高,工作越來越難,工資卻不見漲。

大哥說,這些天下班後,他連回家的腳步都變得有些遲疑:家都養不起,哪兒還有臉回去。

前些日子,省城的同學又向他拋出橄欖枝,讓他前去幫忙,並開出月薪一萬的酬勞。

40歲的大哥,覺得再不努力一把,就真沒機會了,下定決心辭職時,卻遭到領導的好一頓勸說:“你不能辭職啊,你家是郵政世家啊,你的情懷哪兒去了?”

大哥一聽,也惱了:“別給我扯情懷,你先說說,這個月能發多少工資?這工資夠不夠俺老孃住回院?”

一句話,噎得領導不再說話。

連家都養不了,還談什麼情懷。”

大哥對我說,作為小老百姓,他最大的情懷就是,憑藉雙手能養家,有底氣給家人錢花。

做不到這一點,扯什麼都是白瞎。

因為,使勁兒玩命卻換不來收成,誰扯情懷誰才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

大哥的話,讓我想起同學春瑾。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去年秋天,我的同學兼同行春瑾,從工作了15年的雜誌社辭職,成為一家新媒體公司的CEO。

作為榮譽等身、佳作無數的頂樑柱,春瑾從社裡辭職時,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你寫那麼多好作品,又那麼受領導器重,就這麼走了,一切還得從頭再來,你可要想清楚了啊。”同事勸她。

“當年,多少人擠破頭想去你們單位,現在,你竟然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幹,去幹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瘋了?”家人罵她。

“這些年,我一直以為你是個有理想有情懷的人,沒想到你把錢看得這麼重……”給她批辭職報告的領導說。

眾說紛紜中,春瑾捨棄拖欠了6個月還沒發的薪水,義無反顧地辭了職。

這個初冬,她所在的那家雜誌社,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面臨倒閉,沒有找到下家的很多同事人心惶惶,而在網媒已經做得風生水起的春瑾,憑藉紮實的文字功底和精準的服務意識,已成為年薪百萬的新媒體人。

“薪酬是1,情懷是0,不是我把錢看得太重,而是我的回報要對得起我的勞動。”

多次動員我辭職的春瑾說,一個連衣服都買不起、連家人都養不了、連明天都看不見的人,是不配談情懷的。

因為,作為高段位的情感,情懷,猶如這世間一切美好的感情,你必須先挺起腰桿活著,它才會有所附麗。

拿情懷去掩飾無力解決的危機,不過是畫一個大餅給傻子充飢。

鬼才信。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今年春天,俞敏洪老師在一個創業者高峰論壇上,對年輕創業者寄語:“創業者開始沒有為社會做貢獻就談情懷,是沒有任何用的。”

因為,談情懷,需要資本。拋開實力談情懷,要多無奈多無奈;離開薪金談情懷,要多蒼白多蒼白。

前兩天,我遇見一位投身公益回報鄉鄰的企業家。

他出身農村,上班沒多久,恰逢單位改制,淪為下崗工人。他不願向命運繳槍,從最基層的運輸司機做起,如今成了擁有三家子公司上千員工的老總。

事業成功後,他不忘家鄉,這些年花費百餘萬,助學濟困,修路扶貧。

這位從來不和員工談情懷的老總,卻盡最大努力掌好企業發展的舵,在這個實體經濟集體遭遇寒流的年月,確保員工每個月的工資按時足額髮放。

他說,好領導尊重員工的最佳方式,就是按時足額髮放薪金,落實法定福利保障。

這不僅是對員工勞動的尊重,更是對他們生命價值的認可。

員工在被肯定被認可中,擁有獲得感、成就感與自信感,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為工作拼命奉獻的情懷。

“打著情懷的幌子榨取員工的血汗,還毫無廉恥地警告員工不要談錢,這樣的領導不是老油條,就是大忽悠,不配讓優秀的人為他賣命。”他說。

誠然。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幼兒園事件不斷見諸媒體,我接連寫了兩篇文字,呼籲真相,完善制度。

“你有沒有想過,虐童案頻發,和幼師的工資太低也有關。”一位在幼兒園工作的讀者給我留言。

她說,她在省城的幼兒園當老師,一個月才4000多塊錢的工資,而聘用的那些“五險一金”不全的保育員,工資比她還要低一些。

“從早上到晚上,陪著二三十個性格迥異、異想天開的孩子,確實很累。”她說,每天回家後,她累得連管自家孩子的力氣都沒了。

生活的焦慮和工作的繁重一股腦兒襲來時,她也會發瘋地對著抱枕一陣猛捶。但再累再苦,工作這十來年,她從沒虐待過園裡的孩子。

“虐待孩子,不可饒恕,必須嚴懲。”她說,但工資低下和沒有保障,讓幼教工作者在普遍焦慮中,喪失對職業的榮譽感和敬畏感,也是幼兒園虐童案頻發的原因之一。

有道理。

社會再發展,文明程度再高,誰也無法以“情懷”和“大愛”為幌子,強迫老師去愛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但,老師對職業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珍惜,卻能。

在香港,包括國外,幼教工作者的待遇都高於平均工資。他們也有虐童案,但幼兒園比較少見。

除了法律的健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保障的待遇,讓幼師們對工作心懷敬畏,不願也不敢為一場虐待而丟掉一個養家的飯碗。

這並非來自虛無縹緲的情懷,而是有保障的薪金帶動的對工作的熱愛。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不止是幼師。

工資低下帶來的焦灼和壓力,正讓很多人們普遍對職業喪失敬畏和熱愛。

這個不爭的事實,也誘發很多悲劇的發生。

從事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奔走一線處警的普通民警,身處基層矛盾中的公務員,工作最累最髒的一線工人,包括時代洪流中前途未卜的銀行櫃員和紙媒從業者……

對這些人,不去尊重他們的付出,不去引領他們的轉型,不去讓他們在勞有所得中擁有獲得感和榮譽感,只和他們大談特談什麼是堅守和情懷,是非常扯的一件事。

因為,他們的情懷,不過是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和家人一起,好好生活。

普通的你我他,概莫能外。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也會寫教育職場熱點。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經典回顧

工资都发不下来,还给我谈什么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