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許多次的旅遊,並非事前就有準備,而是假期將至的匆忙之間,才急著上網搜尋經濟實惠的所向。去哪都不重要,因為,只要是自己未曾去過的地方,總會感覺一些新鮮和好奇。

就如同整日大酒大肉慣了,忽而換一餐清湯寡水,倒也津津有味似的。

可惜,折扣機票可遇而不可求。所幸在端午小長假前買到了春秋航空至杭州的航班,票價1.2折,199元/張。杭州,我雖已去過,但是,可以把這座城市當作中轉,借道前往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紹興。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是魯迅、蔡元培、秋瑾等歷史文化名人的故鄉,其地處浙江省中北部,河道縱橫、富饒美麗的江南水鄉。

據說,周恩來總理的祖籍也在紹興,或許還與魯迅家族有些親緣關係。

小學時,就開始讀魯迅先生的文章,至今難忘那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

“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 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為要錢用,賣給了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

整篇都充滿了天真快樂的童趣,卻亦略帶幾許離開百草園時那種無可奈何的失落和對三味書屋留戀的悵惘。先生的情感是細膩的,用他平常代刀的筆,少有的溫柔,勾勒出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回憶。

還有那篇中學課文《少年閏土》——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先生僅用簡單的幾句話,就活靈活現地把兒時玩伴的形象,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於是,閏土連同孔乙己、阿Q、祥林嫂、吳媽……等先生文章裡的人物一起留在了世人的腦海中。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如今的魯迅故里,儼然已是紹興的城市標誌。

長長的一條街,全部都是魯迅家的產業,連咸亨酒店這種小說中的虛構內容也成了應景之作,不僅門口塑了孔乙己的雕像,還在相隔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家“孔乙己特產店”,生意興隆得很。

魯迅先生絕不會料到,原先因為家道中落而賣給朱文公的子孫的那些房產,包括屬於自家的百草園和不屬於自家的三味書屋,現在全部成了先生家的產業。

實乃家門有幸。

紹興的旅遊通票140元/張(在同程網預訂可省10元/張),三天內使用有效,既包含了魯迅故里這樣的免費景點,也含括了沈園、大禹王陵、東湖、周恩來故居、秋瑾故居、青藤書屋、會稽山……等紹興所有的收費景點,十分划算。

距離魯迅故里不遠的沈園,原是宋代一位沈姓紳士所建,因為當年陸游與表妹唐婉在此相遇,互訴衷腸泣題千古絕唱《釵頭鳳》而古今聞名。

未進沈園,便在門口瞧見一塊斷為兩半的石頭,上書“雲斷”二字。

南宋詩人陸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愛,卻因唐婉遲遲不育而為陸母所不喜,陸游被迫與唐琬分離,後來唐琬改嫁趙士程,陸游再娶王氏。十餘年後他們春遊沈園相遇,陸游傷感之餘,在園壁題了著名的《釵頭鳳》一詞:“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唐琬見了不勝傷感,也和詞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不久便憂鬱而死。

在唐琬逝去四十多年之後的一天,陸游再一次來到沈園。此時的沈園,早已物是人非,陸游感慨萬千,又作《沈園》二首:“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正所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世間萬物,人為何總是要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可貴?沈園“雲斷石”昭示著什麼,大概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略有所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進入沈園,又迎面可見一嶟奇石,石上“詩境”二字為陸游手跡。

這塊太湖石,它具有五個特點:“瘦”、“透”、“漏”、“皺”、“醜”。其貌不揚甚至形象醜陋,卻否極泰來,醜到極端也就美到極致了。

如此賞石的美學觀點,我是不大讚同的,醜就是醜,醜到極點更是令人厭惡,豈能反而產生美感?若是按照這般理論,品人亦是如此,那實在匪夷所思。

難怪現在許多人以醜為美,連影視劇裡也全是黃渤之類的“屌絲”當道,連黃曉明都想化妝整容把自己弄得齷蹉一些,以迎合所謂潮流的“重口味”所好。

其實,醜的人心裡不一定美,美的人心裡不一定醜。

現實就是如此。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沈園分為日遊和夜遊,通票都已包了。白天可以賞荷,晚上可以欣賞越劇演出,不過,因為晚上團隊遊客比較多,演出場地相當擁擠。

我對演出沒有什麼興趣,一是人多嫌煩,二是上演的“釵頭鳳”太過於悲情,我不喜歡。晚上匆匆在園子裡兜了一圈,演出看了大概幾分鐘便溜了,第二天上午又去沈園轉了一圈,除了一堵牆上刻有的“釵頭鳳”據說是古蹟之外,其餘都是新的建築,沒什麼意思。

折回魯迅故里,乘坐公交車前往位於會稽山的大禹王陵。

大禹王陵位於紹興城外的會稽山麓,相傳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墓。憑旅遊通票進入景區大門後,乘坐免費電瓶車很快便到了禹廟,從這裡可以登上會稽山,前些年山頂修建了一座大禹的巨大石像,站在山下,也能遠遠看見一個模糊的身影。

會稽山不算高,也不算矮,但爬上去再下來,至少需要兩個多小時,由於時間寶貴,所以沒有選擇爬山。

大禹王陵,讓我感覺有點像甘肅天水的南郭寺。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很多,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三過家門而不顧,毅然率眾疏通了九條大河,最終積勞成疾,為天下民眾竭盡心血的故事。這位治水英雄身後葬於何處?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

照此來看,毋庸置疑,大禹王陵應建在紹興。

但是,王陵中有一塊據傳是從衡山岣嶁山複製的“禹王碑”,碑文被公認為大禹治水時的手書,奇古難認,最後一段文字卻清楚地說明,大禹治水後返回南嶽而安居樂業,故而刻下此碑作為紀念。

所以,湖南人認為大禹王陵應建在衡山。

無論禹王歸宿如何,都表明了一個哲理,就是那些為了社稷江山和黎民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越人一直自認為是禹王之後,像我這樣祖籍也在浙江的,應該多少沾點仙氣。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還有個名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嚴格意義上說不是紹興人,其祖籍應該在山東,年幼時隨祖上遷居至紹興,後官至東晉江州刺史、會稽內使,領右將軍,故又稱“王右軍”、“王會稽”。

從大禹王陵返回市區後,回到酒店隔鄰的紹興風味快餐連鎖店“第2廚房”吃了午飯,稍微休息片刻,乘坐公交車來到了紹興最富古城原貌的“書聖故里”。

“書聖故里”免收門票,這裡與其他地方的仿古步行街不同,完全還是原汁原味的建築,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小市民。

別具風味。我覺得,紹興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書聖故里”。

沿著青石板路穿過小巷民居,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題扇橋”,相傳有次王羲之路過此橋,見一老婆婆在橋邊賣紙扇,許久都沒有賣出一把,王羲之覺得老人很可憐,就在老太太所有的扇子上都題上了字,老婆婆起初不大高興,責怪王羲之:“你怎麼在我扇子上寫字,賣不出去怎麼辦?”,王羲之回答:“老婆婆,你就說扇子上的字是王右軍題的,相不相信,以後一把扇子至少要賣100文嘍……”說完,王羲之笑著離去。老婆婆望著王羲之的背影,將信將疑,誰知剛一吆喝,扇子就被搶購一空。

這便是“題扇橋”的來歷。

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耶’。姥如其言,人況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

可見,此後那位老婆婆因為賣扇掙了不少銀子,便又屢屢糾纏王羲之,請再題字。王羲之無奈之下,只好四處躲避老婆婆,於是“題扇橋”附近便有了一條小衚衕叫“躲婆弄”。後來實在躲不開那個老婆婆,王羲之乾脆憤而將筆向空中一擲,筆飛到了附近的另一條衚衕內,又作“筆飛弄”。

賣扇老嫗貪婪之心,為人所恥。當今世上,這般為謀小利而恬不知恥者,不知還有多少?所以說,人要學會滿足,知足常樂,才是中庸處世之道。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風味飲食連鎖店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豐盛的午餐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聞名遐邇的“臭豆腐”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題扇橋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題扇亭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題扇亭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探花橋”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書聖故里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小飯館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男小便處(沒見到女小便處)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古井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在魯迅路口乘坐1路公交車僅花1元錢便可到達東湖景區。

紹興東湖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齊名,統稱為越中三大名湖。東湖距離紹興城東約4-6公里,旅遊通票包括了這個景點。這次到紹興,我覺得提前一天在同程網上預定的130元/張的旅遊通票非常划算,既實惠又方便,值得推薦。

東湖其實是一個人工湖,湖面狹窄幽長,雖不像杭州西湖那樣廣袤浩淼,卻小巧玲瓏,靈雅別緻。古時此處稱作“箬簣山”,又稱“繞門山”。“箬”其實是東湖山上的一種野草,形狀很似竹葉子。相傳,這裡原來是一座青石山,與越中諸峰同為會稽山脈。兩千多年前,秦始皇東巡南下至此,曾用箬竹餵馬,因此而得名“箬簣山”。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地民工就相繼開山採石興建城池。此後,歷代工匠更是手足胼胝,取石不已,“箬簣山”遂成刀劈斧削的峻崖峭壁。忽如一日,開山取石之處冒出汩汩流水,水勢愈來愈大,逐漸淹沒了周圍石坑石洞,竟然一夜之間成了湖泊。

工匠們從此再也不敢在“箬簣山”取石,而改為劃烏篷船打漁為生了。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紹興印象:山自縱橫水自流,誰家門首欲離舟

東湖發源於地下河,四季湖水清澈。遊覽東湖,倘若不坐烏篷船,是絕不會領略到湖光山色的奇異之處的。烏篷船也很狹窄,僅僅只能容下兩三個遊客,坐在船上不敢肆意晃動,隨便搖擺一下,整條船就似乎要顛覆了一樣,船家告知,東湖深不可測,有的地方甚至深達幾百米,聞者更是小心翼翼,紋絲不動。

景區內的烏篷船票75元/張,船票背面特別標註:“景區嚴禁船工索討小費,如有索討者,請您記住船號並撥打舉報電話……”,管理十分規範。

船行大約半小時,便到了終點陶社。

再度上船,回頭看著船工嘎吱嘎吱地搖著烏篷船,感覺如在夢中游。這烏篷船就如水鄉精靈,悄然無聲卻穿梭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