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古樸的味道一直都在

穿過現代繁華的喀什特區,隔河望去,一堆高低不齊的灰土物突兀在高臺之上,不仔細看,你一定認為是一片城市拆遷地,與現代化新城形成強烈的反差。當你身入其境,才能真正領悟維吾爾族的悠深文化。喀什是維吾爾語“喀什噶爾”音譯的簡稱,她是具有2000多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稱疏勒。這座名城的靈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則是高臺民居。對高臺民居概括最為恰當的要屬清代詩人蕭雄,他在詩作《屋宇》中這樣描述:“黃土為牆四面齊,數椽如砥覆新泥。卻叫滿地鋪成錦,相率家人一室棲。”站在高臺上,遠望北面也能看到一些高臺上零星建築,這就是原老城的核心,喀什拉汗王朝王宮所在地。歷史上,南面與北面是連在一起的,數百年前的一次從帕米爾高原突如其來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帶衝出一個大缺口,從此南北割斷,形成各自獨立的兩個高坡,南崖是手工藝者集聚的高臺民居,北崖是皇宮貴族居住地。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泥巴和楊木屹立千年

高臺民居的人口密度很大,據說超過了人口擁擠的上海,這是維吾爾族對家和故土的眷戀和敬畏所致,也是古城民居形成的主因。家族人每增加一代,就在祖輩的房子上加蓋一層,或者向四周加建,依勢而建,無須規劃,沒有規則,如此一代一代形成了房連房,樓靠樓,層層疊疊的格局。《回疆志》這樣描述:“惟視其地勢能容,隨時修蓋”。高臺民居的房屋是用泥巴和楊木搭建而成的。木頭去枝之後,沒有刨削加工,直接用來架構和支撐屋頂、閣樓和陽臺。古老的生土建築比比皆是,依坡挖方築建牆垣,夯土房基稍低於巷道地面,整個街區看上去都是晃晃蕩蕩、鬆鬆垮垮的。許多房子都已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多年來地震頻發,房屋牆體卻很少開裂畸變。那是因為每戶的隔牆與院牆大都是垂直相聯,並且戶戶隔牆共有。彼此銜接依賴;院牆又如城垣一樣縱貫於巷道兩側,院牆門戶交錯設置而不對開,院落住戶的相對隱秘性與結構上的穩固性得到極其合理的體現。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大巧若拙的“過街樓”

沿著曲徑通幽的巷道,行不過十數米,在巷道一處狹窄的空間,一座宛如天成的過街樓凌空橫跨,突兀聳立於隔著巷道相對而建的兩座土屋之上,穿行其下,卻並不使人視覺感到壓抑侷促,相反,當光束投在巷道民居,形成黑白對比的影像時,鏡頭中定格的畫面別具洞天,有一種深邃的空靈感。高臺民居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面對幾乎沒有一點富餘的空間,精明的維吾爾人仰望深邃的藍天,頓生奇思妙想,別具一格的“過街樓”、“半街樓”和“懸空樓”等空中樓閣排列的幽深神秘、四通八達、上下回轉,撐起了阿拉丁神話裡的“天上街市”,著實是一件匪夷所思卻又真實存在的藝術傑作,成為千百年來令人拍案叫絕的獨特人居建築景觀。在高臺民居,最不應該錯過的還有一棟上下七層的“樓上樓”, 儼然透出一股子欲與天公比高的豪邁氣勢。過街樓上,老人蹣跚行走;過街樓下,小童嬉戲打鬧——天上宮闕與人間煙火之間,原本就是這樣相互獨立卻又相濡以沫。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不以利已的和諧理念

沐浴著上蒼似乎格外恩賜的喀什噶爾純粹燦爛的陽光,高臺民居仿如一位歷經人世滄桑後成熟而淡定的智者。從建築力學的角度探究,坐落於高臺民居的建築,同樣折射出維吾爾人的睿智。起伏相鄰的民居戶戶隔牆共有,這樣既節省了空間,又起到了整體堅固的作用,每戶的隔牆與院牆垂直相銜合,而院牆又像城垣一樣縱貫於古巷兩側,院牆上的門戶設置錯落而無對開,這些都說明民居注重實際生活的功能及建築佈局的合理性。當然,源於古樸爾雅的民風,這裡的居民都自覺地履行著約定俗成的規矩,不以利已的慾念侵佔巷道。望著巷道左右整齊劃一的牆面,我突然想到了和諧的人文理念,高臺民居和睦的鄉里鄉親,在房屋構建時就相互為鄰,一道牆壁兩家共用,一座過街樓閣成為幾家相互往來的空中橋橋,如果不是擁有溫馨融融的鄰里之情,高臺民居的特色或許早就蕩然無存了。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門本無語但意自明

行走在古樸的民居間,假如你因為沒有遇到“鐵將軍”把門的情形,就不加選擇地隨意走進小巷任何一家民居,說不定會在無意識之間犯了“大忌”呢。原來,傳統的維吾爾民居,門扉都是雙扇的,除非主人不在,大門緊鎖外,門扉的開合是大有學問的。遇到雙扇門都開著,就表明家中男女主人都在,歡迎八方來客,遊人無論男女,都可以放心大膽的敲門,進去做客。遇到一扇門開著,一扇門關著的情形,則表明家中男主人在,遊人也可以敲門,進去做客。遇到雙扇門都關著,卻沒有上鎖,那麼,對不起,男士請止步,家中只有女主人在,女士們儘可以敲門,進去做客。這正是應了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門本無語意自明呢。如何走出迷宮一般的高臺民居,奧秘也全在腳下。路面鋪設方形或者長方形四角磚的小巷,那是通向一戶戶民居的回家的路,遊客只有沿著鋪設六菱磚的小巷,才能走出高臺民居。造化弄人,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常識,也許在這裡會使你走投無路呢。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別有洞天的“灰姑娘”

與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相比,高臺民居沿巷比肩林立清一色由泥巴和楊木搭建而成的房屋,依然保留著最古樸的土黃色,如果你單純以貌取人就把它看成一個“灰姑娘”,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當你推門而入時,屋內精雕細琢甚至豔麗雍容的裝飾,都會讓你不由得眼前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每家每戶的庭院內都會栽種的葡萄、桑樹、無花果和五彩鮮花,與室外敞廊的木雕彩繪廊柱兩兩呼應,顯得華麗溫馨。伊斯蘭建築風格與維吾爾民間工藝相融合的客廳,地上鋪著的厚厚的地毯,維吾爾族特有的用雞蛋清和石膏等各色物質調和而成的塗料製作的刻花浮雕,精美的壁龕,房子中央的長桌上擺放的各色乾果食品,炕角倚牆堆放的五彩斑斕的花被,掛滿牆壁的精美絕倫的掛毯、民族樂器,花俏的民族服裝,無不顯示出維吾爾族建築藝術的絢麗多彩和維吾爾建築工匠的高超技藝,顯示出主人精緻的生活,顯示出維吾爾族對美好的新生活的無限憧憬,無一不讓人沉醉在維吾爾族的濃郁民俗風情之中。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的堅守者

高臺民居維吾爾語名稱叫“闊孜其亞貝希巷”,意為“高崖上的土陶”。生活在“高臺民居”的居民,過去大多都依託高崖上豐富的泥土從事燒磚、製作土陶等維持生計。站在吐爾遜·祖農家的院子裡,可以看到遠處的喀什母親河—吐曼河彎彎曲曲的身影,現代城市生活就在河的那一邊。最終,吐爾遜·祖農作為第六代土陶傳承人,選擇了繼承父輩的生計和傳承土陶的歷史文化遺產。他在父母的小矮屋裡生火燒窯,把旁邊的一間屋子闢成了展覽室。屋子窗戶很小,光線很暗,但正好配合他燒製的黃黃綠綠像唐三彩一樣的東西,隨意畫上花紋的碗,或者凝固著流動樣棕綠色彩的陶罐,都成為遊客最喜愛的產品。喀什燒陶始於3000多年前,主要品種有碗、碟、盤、壺、罐等,其造型古樸素雅,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老的土陶工藝就是採用高崖上的泥土做原料,制胚、晾曬、上釉、燒製,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圖紙和模板,完全依靠匠人的手感和經驗。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阿布拉的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有一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高臺民俗博物館。沿著四面牆壁擺放的架子上,房子中間的環形架子上,擠擠挨挨的擺滿了各色各樣深深烙印了過往歲月痕跡的物品。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高臺民俗博物館並非官方所設,而是喀什維吾爾族民間收藏家艾尼•阿布拉私人擁有。阿布拉似乎沒有把收藏當成生意來做,而是把它當成了一個願望和理想。一位參觀博物館的外國遊客看到阿布拉收藏的用金粉在羊皮捲上書寫的古蘭經,當即開出10萬元“天價”,可他說啥都沒有賣。“這個東西,現在太少了,我要把它保存好呢。”在他的博物館,還有很多件藏品,都是上好的珍品甚至極品,遇到遊客,他會饒有興趣的講解這些東西的出處、來歷以及怎麼弄到自己手裡的過程等等,但是,誰都休想從他那裡把東西買走。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阿布拉的博物館裡出來,半天還有些回不過神來,那些古老的物件,總讓人有種回到某段歷史裡的感覺。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走遍56個民族之旅

這是一場發現之旅,團結之旅,愛國之旅,美食之旅,圓夢之旅……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的國家,能走遍56個民族核心聚集地,是眾多華夏兒女夢寐以求的終極夢想。我們秉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唯美景與美食不可辜負!”之宗旨,由中國走遍56民族、吃遍56民族、寫遍56民族美景與美食第一人獨家策劃,帶您走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長征”,深入各民族主要聚居地和原生態地區探尋秘境中的秘境,品嚐最地道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族美食,親身感受56個兄弟姐妹絢爛多姿的風情和文化。當您走遍了這些未知的神秘地域後,一定會因為感受到不同的民族大美而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變得更加包容,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更能夠伸出雙臂來擁抱這個美麗的世界。中國夢,民族夢,我們的夢!心動不如行動!我們一起出發!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高臺民居:感悟維吾爾族古老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