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物質文化到美好生活,這其實就是消費升級。我們認為:收入改善、人口老齡化和技術進步是驅動當前中國居民消費升級的主要因素,也決定了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主線一:從傳統消費到新興消費

目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中,傳統消費仍佔主導,比重接近80%。而歐美日韓僅在60%-70%。作為我們的追趕者,印度傳統消費比重則高於我國。

但 90 年代以來,我國傳統消費比重已趨勢性下行,這與美國的歷史經驗一致,過去幾年的印度也是如此,表明從傳統消費到新興消費是大勢所趨。

主線二:從數量消費到質量消費

收入上升為提升生活質量提供了物質基礎,人口老齡化令提升生活質量更為迫切,而技術進步則降低了提升生活質量的成本,使得這一過程加速實現。

食品消費以膳食均衡為方向:肉類消費中,牛羊肉佔比上升,豬肉下降;飲料消費中,果汁佔比上升,碳酸飲料下降。方便麵需求量在14 年見頂下滑。

耐用品消費以舒適度、智能化為方向:SUV 佔乘用車銷量比從08 年的10%以下飆升至40%以上;家電中智能網絡電視、Dyson 吹風機銷量均大幅增長。

主線三:從物質消費到服務消費

收入上升同樣使得居民消費從實物商品向服務擴張,令服務性消費增勢強勁。加之新技術、新業態的湧現,人們更願意為“省時、省事、省力”支付溢價。

服務消費高增長以醫療教育、信息服務和文化娛樂為代表。人口的老齡化帶來了對醫療服務需求的上升,優生優育、放開二胎則促進了教育服務市場的繁榮。技術進步帶來信息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不僅增速在服務業中領跑,“互聯網+”,也帶動了其它服務消費行業的高增長。收入的上升令人們更注重精神需求,加上技術進步的帶動,文體娛樂和休閒消費的增長同樣強勁。

而服務業內部則朝著節約時間、提升體驗兩大方向升級。零售領域網購佔比持續走高並帶動快遞業繁榮,出行領域鐵路、民航客運量佔比顯著上升,都是“節約時間”推動的消費升級。而旅遊消費中出境遊比重上升,以及家政業過去幾年20%以上的年均增速,則是“提升體驗”驅動消費升級的典型代表。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經濟結構系列之二:中國消費升級的三大主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