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劍術嗎?

獨闖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古代當然有劍術,我從前往後數。

春秋戰國時,越國甲兵,都是配劍的,因為周圍水澤眾多,經常有船戰,無法像平原國家那樣拉開架勢,戈、戟與弓箭齊飛,劍是最重要的武器,有劍,當然有劍術。

當時有些劍士已經很有名,比如魯國的曹沬,齊國的王孫賈。

漢代出了不少劍術名家,齊人張仲曲成侯以善於擊劍而名聞天下,傅介子刺死樓蘭國王,將首級帶回長安,等等。漢末亂世,劍客更多,劉備就是出了名的劍術大家,明朝何良臣在《陣紀》中將他列入五大名劍:“卞莊子之紛擊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劍有傳。”

紛擊法,起落法,顧應法,閃電法,出手法,當然都是劍法。曹丕也愛擊劍,武力值也不低。

再往下數,唐朝最出名的,就是公孫大娘和裴旻了,前者一舞劍器動四方,後者可拋劍入雲,再穩穩以劍鞘接住。

宋朝開始,劍客少見了,行走江湖之人,依靠的往往是一手好拳棒,結社團練,練得最多的,也是這兩樣,劍術不太常見。推測原因,一是管制嚴格,劍這樣的武器,一般人是入手不了的,何談練習;二是劍術最常用的情景,是刺殺,以上列舉的劍術名家,大部分是刺殺高手,正面衝突,劍術不一定比棍術、刀法好用;三是劍逐漸成為禮儀象徵,退出了兵器界。

還有一大原因是劍術逐漸失傳了。《武備志》中就提到雙手劍法如今不存的事實,這是明天啟年間的書。茅元儀在序中寫道:“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具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 何良臣《陣紀》也是這麼說:“軍中諸技,唯刀劍法少傳。”想來確實是失傳了不少劍術。

還有一個故事可以側面印證。相傳愛洲移香齋的兒子愛洲小七郎曾經和戚家軍交過手,遺落了一卷劍術目錄,是愛洲小七郎所創猿飛陰流的,還被收入《武備志》中。據統計,《武備志》中收錄的“猿飛”、“虎龍”、“青岸”、“陰見”、“猿回”、“山影”、“月影”、“浮舟”、“松風”、“浦波”、“覽行”、“花車”、“長短”等招式,都可能來自日本劍術,其中有不少招式,玩過《太閣立志傳5》的玩家應該見過。這也算是劍術失傳,又從日本回流的一個證明吧。


鍛彰趣義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林立著紛爭的諸侯國,士子們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投奔他國完成自己的抱負,不用擔心關禁的問題,那時候的人沒有現今社會很重要的家國情懷,在當時的人看來,普天之下皆可往。

而在行走天下的過程中往往不會太平,各種盜匪、路霸層出不窮,當時社會中的主流兵器是劍,當時還沒有發展出其他各種不一樣的兵器,長兵器也主要用於戰場上,所以劍就成了士子們賴以行走天下的利器,僅以一柄劍以及胸中蘊含的遠大抱負就開始了他們漫漫人生路的征途。

一個廚子切菜久了都會形成獨特的刀法,更何況是在那個劍器佔據主流的年代,劍術、劍法自然而然就因為人們的需求產生了,劍術在當時麼是往兩個極端發展的。

春秋戰國時期大刺客層出不窮,先是猶豫刺趙成子、再是聶政刺丞相、最後是豪氣干雲的要離、專諸,他們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上大放異彩,用刺殺為自己書寫名聲。

作為刺客,他們的劍術偏向了一個極端,那就是追求一擊必殺的刁鑽,大多刺客與當時很多貴族養的死士一樣受過極為嚴格的訓練,他們沒有太多花俏的劍術,他們牢記人體的每一個致命點,發展出了獨特的殺人劍術,為需者剷平一切政敵。

除了刺客之外,另一個極端就是遊俠,遊俠始於墨家思想,出現於春秋戰國,在西漢時期發展到了極盛,最終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下消散於歷史之中。

墨家的架構中有兩個分層,從文入士者稱為墨辨,行俠仗劍者稱為墨俠,在當時的墨俠中流傳著極深遠的劍術,一旦墨俠的劍術足夠高深,就可以開始劍走天涯的生活了,為天下一切不平事打抱不平,這就是墨俠心中的大義。

受墨家俠者的影響,當時社會中的很多青年買上一把劍就開始了自己的遊俠生活,遊俠對社會的不安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以遊俠為主的這些人發展出了他們獨特的劍術,在有殺傷力的前提下還要具有花俏的樣式、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因為這樣能體現出他們遊俠精神的快意縱橫、無拘無束,這就是劍術的另一個極端。

後來隨著改朝換代,遊俠以及刺客因為攜帶著不安的因子被朝廷禁止了,雖然在往後的年代裡偶爾會出現一兩例仗劍者,但因為傳承被打斷、分散的過於零碎,以及刀逐漸替代了劍。

所以在漢武帝以後的很多年代裡,都再未出現高深的劍術,再加上現代武俠小說的影響,導致了大家都以為劍術只是武俠小說當中編撰出來的虛幻泡影,竟忘記了我們歷史中所出現過的遊俠精神與高深劍術。

所以說古代是有劍術存在的,在漢武帝之前的年代裡綻放自己獨特的光芒,刺客掌握著殺人技,掌握著一擊必殺的劍術;遊俠以武犯禁,在伸張正義的同時發展出了具有實用性又帶著極高觀賞性的俠劍術,劍文化是歷史中璀璨的明珠,為枯燥乏味的歷史增添了異樣的色彩,劍術也隨著土壤的消失,被掩埋在了歷史歲月中。


孤客生

今天人們在分析武術的時候各種文學作品對它的影響太大了!所以扯淡的東西特別的多,讓人看不明白瞧不清楚!

其實這樣隨手寫我也不能保證多清楚明白,諸位覺得有所得就給個贊,覺得沒屁用板磚也行!

劍術作為中國武術中重要的一種器械技術存在是肯定的,中國武術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有器械就一定有相應的械術!這裡會遇到第一個被時光模糊掉的東西,器械術的細分和泛指!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學的一套無名短刀術,最拿手的規格是一尺半,但是實際中上限兩尺半下限一兩寸都可以,但是我學的可就這一路刀法,進退三步半出手七向,我的所有技術動作就在這三步半進退中配合七個方向的攻擊,一般來說刀法都是八向加一個回首,因為是“短刀”,少兩向大劈和回首!兩尺到兩寸這裡可以有無數種刀,按照每一個器械都針對一套刀法來說,這就對不上了因為我就學了一套刀法!但是我並沒有說錯!

錯沒錯要從我學的刀法本身說起,兵器而言長短各有利弊,師傅教刀一開始就是廢鐵行挑了塊避震鋼板,隨便做了把連柄57公分的環首刀,這個環還是焊接的小軸承圈,刀身筆直手柄相比刀身略窄纏好麻繩布條,我記的清楚,全重兩斤三兩,沒做熱處理,不出門要求隨時拿著,除了吃飯洗澡擦屁股刀不離手,睡覺都抱著,教了基本的進退步伐出刀方向,每天揮刀走步三趟各一個小時,姿態鬆軟則加倍!這樣一個月算是刀法的開蒙,一個月後入行,挖稻田下一米的泥土,除去粗沙石子裝在一個一米五高半米寬半米深的木匣子裡,開始捅刺,因為只有五毫米厚沒有熱處理,發力歪了,刀就歪了,歪了當然不行,這樣練成發力筆直,這是刺,劈就是找了把柴刀劈柴,一開始一兩刀劈不開,後來就能一刀兩半,漸漸的劈出來的柴條寬窄也差不多了!再就是削,開始是一塊熟泥,一層一層給削下來,要求厚薄差不多!所有練習都是左右手都要練的,沒有熱處理的刀損耗很快,先是變薄後來,長度上一天搞掉五毫米不叫事,開刃方向更是逐漸磨成圓弧,一年我換了三回刀,長而短,短而長,重而輕,輕而重,每一寸我都用到,而且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巧到什麼程度,兩刺的進口出口可以基本上在一個位置,削冬瓜每片厚薄一致能付掌觀紋,柴刀劈樹大腿粗的溼柴都能一刀兩半!融會貫通是指要我完成28次出刀不能超過二十秒,這樣師傅說我刀法成了!並說功可以越練越深,術要靠自己領悟!我和師傅就有很大不同,

最明顯的是我最後用的刀45公分長,4公分寬5毫米厚,通體成錐型漸薄,全重才800克左右,師傅的刀就是一把柴刀,用的順手也是這把柴刀!技巧上他多出勾搭的動作,以劈為主,而我因為用的幾乎是尖刀,所以多出一些正反手的切換,以刺削為主,也能直接拿來飛刀!

所以我概念中的刀法就是訓練方法和使用方法,如果問我古代有沒有真的刀法,我可以負責的說,有!但是很明顯哪怕一樣的訓練方法最後每個人用出來肯定也不會一樣,一代一代武門子弟留給後輩的和前人教的當然也一定有所不同,至於套路它屬於演,有關係但不是真正的刀法,套路練到死,也是給人看的,不是拿來用的!所以我的刀法不是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武術本身也不是今天大多數認為的那個樣子!同理,劍法也一定是有的,劍是雙刃刀,刀是單刃劍,沒道理有刀法沒有劍法!

所以在我看來每一把劍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也是不一樣的,劍法的理論基礎可能是一樣的但是流傳下來的可能相差很大,和中醫一樣,中國的武術落實到個人也講究一個整體性和獨特性,學武和學文的最大區別可能就是這裡,人家是同一本書各自理解,學武是同一套理論方法對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果,後者的差異性肯定是大於前者的!


617687101

有劍自然就有使用劍的技巧,在春秋戰國時期,劍是當時各諸侯國軍隊的制式武器。上戰場你不想死,那你就得練習武器使用的技巧。同時劍術對抗,在當時也很流行。《後漢書 馬援列傳》記載了一句古詩:“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意思是吳王喜歡用劍的俠客,百姓中便興起鬥劍的風氣,許多人身上都有被劍刺的傷疤。這足以證明當時練習劍術有多麼流行。


到了漢代,環首刀逐漸取代了劍成為軍隊制式武器。但是劍術並沒有消失,劍術依然盛行。曹丕寫《典論》就記載了自己學習劍術和與奮威將軍鄧展比試的經歷:

予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之,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餘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固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芋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


古代劍術一直比較盛行,大多以佩劍為顯示身份的象徵,而且也可以拿來防身。唐代的詩人李白就是一名用劍的高手。宋祁的《新唐書·文藝傳》中是這麼記錄李白的:“喜縱橫術,擊劍任俠,輕財好施。”魏顥的《李翰林集序》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


我國古代一直都有擊劍的各種記載,只不過隨著時代不同,劍的形制不同,導致劍的用法也不同,而過於久遠的劍的用法,由於形制改變,已經失傳。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短劍用法,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漢代的雙手劍術,現在也沒人知道是怎麼用的了。但是中國傳統劍法一直也都有流傳。在武術中劍的套路也非常多,很多門派都有劍法流傳下來。我本人也有用過中國劍與其他兵器打過對抗,中國傳統劍法自有其獨到的東西。

這是對抗使用的劍,睚眥吞口的中國單手劍,是明末清初的樣式。因為是對抗用劍,沒有開鋒,劍尖也包起來避免傷人。


對手所用的是英式馬刀,我先攻,虛刺一劍作為先手試探,對方武器立刻試圖迎擊,在調動開對手武器之後,手腕翻轉,直接腰斬對手。這就是中國傳統劍術


人渣嘯西風

當然有,甚至以劍術的起源來說,更有“劍起於吳越”的說法。

以《吳越春秋》等史料的記載,春秋時代的吳越地區,確實是劍術興盛的地方。就連春秋晚期稱霸天下的越王勾踐,都是一個鐵桿的劍術愛好者。當年勾踐臥薪嚐膽時,就盼著以劍術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還特意上門拜訪一個善於使劍的女子,誠心向其求教劍法。也正是在這一番交流中,這位被稱作“越女”的高手,向越王勾踐展示了“見之似好婦,奪之似具虎”的強大劍術,輕鬆就擊敗了越王勾踐的衛隊。

而在那個時代裡,如此功夫的“越女”,卻也是英雄不寂寞。稍晚一些時候,孔子的弟子子路,也是一位知名的劍術高手。而戰國時期的趙惠文王,更是喜歡劍術喜歡到上癮,不但自己喜歡練,還喜歡看高手格鬥,開出重賞招募列國的劍客們。結果為了贏他的獎金。三千多戰國劍術高手一度雲集趙國,不到一年的光景,就有幾百人死於格鬥中。

由此也可見,仗劍練劍,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是非常熱門的活動,更縮影了古代中華民族熱血尚武的風氣。而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劍逐漸從士兵裝備裡退了出來。但中國古代民間的練劍風氣,歷代都常見火熱。尤其是風雅的文人墨客們,更把習武練劍,當做磨鍊心性與體能的手段。

比如唐朝大詩人李白,頂著“詩仙”的名號,更有“劍仙”的綽號,自稱十五歲時就練出了一手精熟的劍術,更是常打抱不平。而宋朝詩人中的頂級人物陸游,劍法更是卓越,還曾在宋軍中擔任總教練,一次帶著部隊夜宿在南鄭山林裡,晚上突遇猛虎,不慌不忙的陸游當場拔劍,居然瞬間就把撲上來的猛虎擊殺。

當然,對於這些胸懷大志的文人來說,練劍不止是強身健體的方式,炫耀更不是目的。最重要的目標,也恰如明朝大儒王陽明所說:習武善戰,以趨報國。少年時的王陽明,也曾是個極度痴迷劍術的少年。甚至還因為一次好勇鬥狠把人刺傷,卻也從此幡然悔悟,開始埋頭研究兵法,終於成就了大儒的赫赫威名。習武報國的風氣,從此更是世代傳承,他門下的弟子,諸如唐順直羅洪先何心隱等人,都是劍術高手。

雖然時代進步,練劍這種健身模式,已經淡出了大多數人的生活,但是習武報國的理念,同樣應該是中華民族不朽的信念。


歷史風雲錄

筆者覺得劍術是有的,劍術是一種劍的使用方法。在武術體系中,拳有拳法,棍有棍法,刀有刀法……基本上每一種武器都有它的使用方法,所以劍也有它的使用方法,也即劍術。

況且,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唐詩,裴冕的劍術,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可見劍術是真實存在的,雖然不知道它的真實威力如何,但對其存在的事實我們不可否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