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愛因斯坦說:“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生活如一團麻,紛繁複雜,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才是快樂的秘訣。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的女主角是個什麼都捨不得丟的人。

什麼東西都買,什麼東西都不扔,連用完不能換芯的筆,都要放回抽屜裡,覺得它承載了一定的回憶,屋子裡堆滿了物品,客人來了都沒有地方坐。

後來經歷了一次地震,躲在屋子裡的她口渴難耐,可滿是雜物的屋子裡,都翻不到救命的一瓶水。

大地震過後,她們家被毀了,只能帶一部分東西離開,看著極少的行李,女主的媽媽感嘆道:原來我們需要的東西那麼少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於是她開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斷舍離”,她丟掉了家中90%的物品,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並將這種模式延伸到工作上。

去除不必要的工作,推開不必要的應酬,將重心放在真正在乎的人身上。極簡生活,不但沒讓女主感到空虛,反而讓她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而真正需要的又很少。真正聰明的人,都是擅長做“減法”的。

01

離你而去的人

離你遠去的人,是他失去了你,不是你失去了他。離開,也許是為了下個路口的更好的重逢,也許是為了給對的人挪位置。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02

流逝的時間

時間比水流失的還要快,所以想做的事情就去努力,人這輩子,至少自己得對得起自己。“人生在世,俯仰之間,自當追求卓越,但有盡其所能。”

03

沒有選擇的出身

有人天生的就是王,有人天生的就是貴族,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生來平凡的,拋開出身不談,憑藉自己的努力,你可以走到哪裡?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04

別人的嘲笑

嘴長在別人的身上,耳朵在自己身上,說不說,是他們的事情,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們大可以選擇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05

不必要的人際關係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06

不夠健康的生活習慣

垃圾食品吃起來很有滿足感,熬夜的時候有趣的網絡世界總也瀏覽不完,吃完就躺下非常愜意,但這些,都是有損於你的健康的。垃圾食品吃多了會變胖,熬夜後的第二天精力不足,試著慢慢改掉這些不健康的習慣,你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

07

並非必須的購物

喬布斯一生在信仰“少即是多”,三十歲不到的他,家居物品少得出奇。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一盞蒂芬妮桌燈、一把椅子和一張床。對於添加什麼傢俱,每一件都是一個慎重的選擇。

那些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得到了我們羨慕的一切,恰恰一生都在做減法,他們的人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對物慾控制自如,而不是被物慾所捆綁。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08

回不去的過去

上一秒成為了下一秒的過去。既然很多東西註定要失去的,那麼,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輕易忘記。讀過一句話,當你總是緬懷過去的時候,證明你現在過的並不好。所以,美好的回憶可以,但絕不留戀。要永遠憧憬,永遠在現在努力。

一個真正會生活的人,要學會勇於看淡成敗,勇於讓自己慢下來,這是讓自己的心做減法。

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慾望,減去心靈的負擔。學會做減法,才能輕裝上陣,更好地擁抱自己想要的生活。

無論生活還是感情,都是有舍才有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