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頸動脈斑塊,如何自救?

頸動脈,在喉結兩側,用手就可以摸到它在“跳動”。全身的血液都會流經這裡,相較於其他主動脈,頸動脈較窄,血液有雜質、斑塊時更容易堵。另外頸動脈靠近頭頸部會有一個“Y型”的分叉,分叉處形成渦流,要承受更多壓力,比普通血管更容易產生斑塊。

遭遇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救?

頸動脈斑塊,引起腦梗中風!

頸動脈斑塊,是引起腦梗塞的重要原因,約2/3的腦梗與頸部動脈狹窄有關。頸動脈是大腦重要的供血通路,如果斑塊長在這裡,頸動脈被堵,大腦就會缺血。沒有血液供應8分鐘就會損傷,出現失明、失語、半身不遂……這就是腦梗、腦中風!如果時間再長一些,甚至會出現腦死亡。

早期頸動脈狹窄可能沒有症狀,而嚴重狹窄時可能表現為突發頭暈,短時間內言語困難、眼前發黑等,一側身體麻木等。

遭遇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救?

生活中5件事,會催化斑塊!

1.吸菸:吸菸的人,頸動脈更容易長斑塊。吸菸者的斑塊患病率為36%,明顯高於不吸菸者的28%。

2.三高飲食:

高鹽飲食:會增大高血壓的風險,高血壓會加速血管硬化。

高糖飲食: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增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高脂飲食:會讓更多油脂沉積在血管壁上,誘發動脈硬化。就像廚房下水道中的油汙,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堵塞。

3.運動少: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久坐不動自然會影響液循環,導致血管內垃圾堆積,易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遭遇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救?

4.喜歡熬夜:熬夜會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

5.酗酒:大量飲酒不但可導致腦血流量減少,還可損害肝臟影響脂質代謝,脂類代謝異常是公認的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

中年以後,這樣自救!

1.定期檢查。建議超過50歲男性、絕經後的女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肥胖等人群,最好每年查一次頸動脈超聲,能發現斑塊大小,是否穩定。對於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在體檢報告中,或多或少會出現“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字眼。不必感到驚慌,就像鐵水管用了幾十年,總會長點鏽,血管也一樣。具體由醫生來考量判斷是否嚴重。

2.改善你的生活方式。無論你的斑塊是早期,還是斑塊堵塞較嚴重,都要去改善生活方式。

少吃鹽,每人每日不超6克。少吃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人造奶油。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如黑木耳、洋蔥、魚類、綠茶、蕎麥、玉米、海帶等對血管有益的食物。

遭遇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救?

堅持運動,每週至少有150分鐘的運動時間,每次不少於30分鐘。快走、騎車、游泳、廣場舞都是不錯的選擇。

聯繫電話:0431-12320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關注健康吉林12320。

遭遇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