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各個年齡段的標準身高各是多少?

帝億仁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節奏,許多事物都發生了變化。現在的許多兒童卻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兒童一出生就出現了畸形,有些兒童的身體狀態日益下降。那麼導致如今這個現狀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因素一是孩子缺乏核心營養:據科學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的許多兒童,無論男女都比日本的的兒童矮上幾釐米,在同齡人中特別明顯。而決定這一現象的因素就是核心營養,這些營養包括賴氨酸、鋅、鈣等。其中,賴氨酸是生長介質分泌最有效果的促進劑,也就是其參與著孩子的生長過程;而鋅參與了人體內DNA的複製過程,有研究表明人體在缺鋅的情況下其體內DNA的複製過程相當緩慢,從而導致細胞分裂的速度變得極其緩慢,進而導致人體生長緩慢;再者就是鈣元素對人體的影響,這種東西對於人們來說是最為熟悉的,一旦缺少這種物質,不但影響骨骼發育從而影響身高,還會因此引發其他疾病。

影響因素二則是來自父母的影響,即父母的生育年齡;影響因素三是孩子本身,現代生活節奏下,孩子們經常性的會熬夜從而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身高一直不增長,還有就是其飲食方式也極其不講究健康,導致了其身體的營養分佈不均衡,有些地方缺乏物質無法發育。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沒及時發現徵兆的話也是沒有意識到要去探究原因。因此經過科學家的研究之後,他們科學地制定了一些年齡下的正常所需要達到的身高來衡量兒童是否身高增長收到限制或者患有什麼疾病。一般兒童標準身高(cm)=年齡*7+75,如果低於標準身高20%以上,建議去小兒內分泌科面診。


醫聯媒體

有些個子不高的男人總想找身材高挑的美女結婚,除了滿足自己的審美,另外可能也是出於基因改良的考慮。不過,別把賭注完全押在你的另一半身上,因為:

寶寶的身高遺傳密碼是這樣的:35%像爸爸+35%像媽媽+30%後天環境。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一:遺傳

  遺傳是非常重要的,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但是畢竟還有後天一部分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對於這種孩子,如果父母先天遺傳因素不是特別好的,家長比普通孩子要更留心那幾大影響身高的因素,對每一個因素都要做的非常好。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二:營養

營養是貫穿孩子整個發育過程的,都應該很好的,春天尤其更要注意,因為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一個是營養均衡,我們常常說七大營養素,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水,這幾大營養素供給,一個是充足,另外要比較平衡,所以這個時期的營養是很重要的。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三:睡眠

  俗話說一眠大一寸。睡眠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很高的,從研究來看,晚上10點到凌晨1、2點鐘,這個時間生長激素分泌量是最高的。9點半進入睡眠狀態,這應該是比較好的狀態。

孩生長激素分泌在深度睡眠的時候分泌才是最好的,老處於淺睡眠或者片斷睡眠,雖然他有睡眠,但是生長激素分泌是不好的,時間久了,如果超過3個月以上的睡眠狀態不好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生長的問題。躺著的時候肌肉、韌帶很放鬆的,壓迫是最小的,這個時候長起來當然是最快的。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四:運動

  運動對刺激長高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可以使長骨骨骺軟骨細胞增值,還會增加骨鈣的沉積,這是我們需要的,有效的運動應該是最好的方法。同時,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是豐富的,生長激素分泌量是高的。

戶外跑、跳、蹦、踢球都可以,還有一個很好的運動,蹦床,蹦床是下肢彈性運動對長個有好處。對長個適宜的運動類型,第一個是有有氧運動,比如百米賽跑,那不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呼吸量是增加的、氧氣是足的。第二是下肢有彈性的運動,比如伸展運動做伸展操,跳躍摸高、跳繩、慢跑、蹦床、游泳,都是可以的,這種有氧的、增加身體彈性的運動對長高是最好的。

  運動要適度、適量,不能過量,過量對有一些孩子可能會有損傷,會有疲勞過度,肌肉韌帶拉傷,另外會增加心臟負擔。運動的基本要求,一週要5次以上最好, 3次以下可以說沒有作用了,3—5次湊合,5次以上是最好的。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五:心理

精神因素是兩方面,一個是家長給孩子壓力比較大,家長都是善意的,但是因為課業比較重,孩子要求學這、學那,精神壓力非常大。

家長跟孩子交流,如果時間方式不恰當,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比如家長常常在吃飯的時候或者睡覺前跟孩子談論學習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有些孩子有壓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談論有壓力的話題,孩子的食慾就會下降,消化液分泌也會減少。睡覺前談論學習問題,這是家長最經常說的話題,孩子帶著緊張鬱悶的心情睡了,夜裡就會夜驚,睡的特別不踏實,老翻騰,所以精神因素是現在不可忽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希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張有馳,結合孩子的能力,要講究科學方法,要用興趣引導孩子,不要太枯燥,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引起孩子的情緒變化,這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TA視界

寶寶出生時,大多身長都在50cm~52cm,但每個寶寶存在著個體差異,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身高體重也隨之變化。

注:以下表格為國家衛生部婦社司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定製,該標準於2009年6月由衛生部發布:

表1 7歲以下男童身高(長)標準值(cm)

表2 7歲以下女童身高(長)標準值(cm)

說明:“中位數”表示人均水平;-1sd~中位數~+1sd,屬正常現象;(-2sd~-1sd)或者(+1sd~+2sd)定義為“偏矮(高)”;(-3sd~-2sd)或者(+2sd~+3sd)定義為“矮(高)”。

表3 7歲以下男童體重標準值(kg)

表3 7歲以下女童體重標準值(kg)


一直流傳“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其意思就是父母身高不高,子女也不會高,同時也過分突出了母親身高因素的影響。

孩子身高是受遺傳、營養、運動、睡眠、成長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決定的。

1.營養:

孩子的營養要均衡,飲食健康,少吃或者不吃油炸等食品,且做到不挑食,瓜果蔬菜肉蛋奶等均衡攝入。特別是在孩子長身體的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學齡前,第二個進入青春期時),一定要充分補充成長所需的養分。且時下正是春天,亦正是給寶寶成長的好時機。

2.睡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寶寶生長的重要激素,其在睡眠時得分泌高於清醒時,睡眠不足影響寶寶長個。寶寶越小睡眠時間不一樣,多到20小時的初生兒,少到11~12小時。最遲晚上9:00~9:30讓寶寶入睡。

3.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營養,加速骨骼成長。根據孩子的年齡多做些適合孩子的運動。比如彈跳。我們大學有對老師,夫妻都不高,丈夫最多一米七,妻子一米六不到,兒子長到一米八多,聽老師說的秘訣是除了飲食外,就是讓其兒子每天跳起來摸門框、打籃球等。

4.遺傳與性別

遺傳確實影響部分寶寶的身高。其次性別方面,一般男孩高於女孩。

5.健康狀況

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影響孩子的身高。

6.成長生活環境、地區

相信大家都有這麼一個認知,一想到高大健壯都會首先想到的是北方人。本人比較嬌小,當初上大學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是四川人(老家口音跟四川也叫接近),可能在大家的影響中四川的女孩很多都是嬌小型的吧。不過這當然不是絕對現象。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孩子身體健康,無其他疾病,狀態良好,家長也不過於擔心,忌過於心急,揠苗助長。身邊有很多都是前期長的不快,後期發力的例子。


家有一小妖精

標準身高多少,我不做解釋。

第一是因為我不知道。

第二是不想從網上抄,那不負責任。

第三是本就沒有標準身高,因為身高還涉及到遺傳。如果夫妻都是1米8,就算孩子長到180也不算標準身高,雖然在人群中已經算是高個子了。


但是營養不良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蛋白質、碳水、脂肪攝入不足都會影響發育,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你想,要是孩子連吃都吃不飽,你怎麼能要求他長得高還強壯呢。所以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後,平均身高比上世紀高了很多,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光能吃飽,吃的還不賴。

在青春期的時候,多補充蛋白質(牛奶、豆漿、魚牛肉)對身高的幫助是很大的,肉要吃,水果蔬菜也一定得吃,別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儘量的從多方面加強營養。


艾菠瑪運動保護

現在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家長們都普遍注重孩子的營養健康問題。和很多年前相比,我國孩子的平均身高也提高了不少呢。

(注:上述數據根據2016年9省/市兒童發育調查數據研究制定,參考《中華兒科雜誌》2016年第二期,上述標準數值可與孩子的實際身高上下浮動3釐米左右。)

當然孩子的身高還要參考爸爸媽媽的遺傳因素,下面的遺傳身高醫學計算公式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兒子的身高=(父+母)÷2+6.5

女兒的身高=(父+母)÷2-6.5

除了查看“身高標準表”,父母還可以對自己的孩子的身高進行簡單的估算,孩子的身高增長一般先快後慢,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比如,2歲時如果孩子身高為84釐米,2歲以後身高大概每年會增長7釐米。2~12歲孩子身高粗略估計為:身高(釐米)=年齡×7+70(釐米)。

如何幫孩子長高?是時候亮出五大法寶啦!

01

合理的營養

專家認為各種環境因素中,充足、合理的營養是最重要的,是孩子生長髮育的基礎。

關鍵點1:飲食平衡

  每天保證吃入食品的樣數在25~30種,比一天只吃三五樣東西獲取的營養要豐富得多。推薦食品:

蔬菜水果沙拉:黃瓜、蘋果、香蕉、洋蔥、生菜、梨、橘子等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倒入沙拉醬可。

  雜糧粥:大米、黑米、紅豆、棗、葡萄乾等洗淨後加水,一起煮1個小時即成。

  什錦飯:鍋中放油,油熱後放入雞蛋、豌豆、甜玉米粒、火腿,熟後放入米飯一起炒,最後放入黃瓜、香蔥翻炒幾下即成。

關鍵點2:鈣質要足夠

  鈣是骨骼成長的基礎。骨骼中缺鈣,其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椎骨變形、脊柱變曲。骨骼得不到充足營養,當然無法正常生長,更別提長高個兒了。

推薦食品:含鈣較多的食物,比如奶製品、雞蛋、魚類、貝類、豆腐及豆類、芝麻醬、南瓜子等(維生素D、維生素C、乳糖等都有助於鈣的吸收利用)。

關鍵點3:蛋白質天天有

  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給不足便會影響身高增長。

  推薦食品:雞肉、牛肉、魚蝦肉、雞蛋、牛奶、豆腐都富含蛋白質。

關鍵點4:鐵、鋅、銅不可少

  人體對它們的需求量雖然不大,但卻是不能缺的。缺鋅的孩子,見什麼都沒食慾,必然影響生長;鐵、銅不足,血紅蛋白合成受阻,生長髮育、智力發育、免疫功能等均會受到影響。推薦食品:

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和其他內臟、牛肉、羊肉、蛋黃、魚、紅小豆、菠菜。

  含鋅豐富的食物:牡蠣、動物肝臟。

  含銅豐富的食物:豬肝、豬血、蝦、蟹、貝類。

關鍵點5:新鮮蔬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推薦食品:

  蔬菜類:白菜、胡蘿蔔、黃瓜、青椒、嫩筍、番茄、蔥。

  水果類:橘子、香蕉、梨、蘋果、葡萄、桃、杏、西瓜

02

適宜的運動

運動也是促進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加強體育活動,能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給骺軟骨輸送更多的營養物質,使骨骺生長旺盛,孩子自然也就長高了。

長高運動處方

  1.晨起慢跑5~7分鐘後,做柔韌性和放鬆練習20分鐘,包括做劈腿、前後彎腰、搖動抖動身體等動作。

  2.在單槓上懸垂(每次20~30秒)。可做無負荷懸垂,再做有負荷懸垂;做正向手握懸垂,也做倒掛懸垂(雙腳用繃帶固定)。

  3.跳起摸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輪流做。每次練習應當盡力去做,爭取每次跳得儘可能更高些。

  4.登20~30米高小坡或樓梯,上時放鬆,下時加足速度下,重複2~4次。

  5.請兩人協助,一人握住雙手,另一人抓住雙腳,同時向相反方向輕輕牽拉身體,每次20秒。

  6.游泳。

  7.打籃球,打排球。

8. 每天跳躍,自我練習,由少到多,可早晚均做,每天跳躍200次以上。

03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促進孩子長高的又一重要因素。據研究,孩子在睡眠時,生長激素出現分泌高峰,而且持續時間較長。民間也有孩子“睡得好,長得高”的說法,為此, 必須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使他睡得香甜。

04

充足的陽光

日照長短,對孩子身高發育也有一定影響。日照短,可利用紫外線太少,會影響骨化過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嬰幼兒的佝僂病也較多。因此,要給孩子適當地曬曬太陽,尤其在冬春季節。

但是,最近霧霾太兇殘,家長帶孩子們出去曬太陽,一定要在挑在天氣好的時候。霧霾來襲,還是乖乖躲在家,出門做好防護哦~

05

愉快的心情

情緒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如果父母經常打罵、訓斥或嚇唬孩子,會使孩子精神受到挫傷,造成內分泌失調,生長激素減少,導致生長髮育不良。因此,家長必須注意保持孩子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使孩子長得更高。


騰城教育

你家孩子身高、體重都達標了嗎?


3歲以下男童身高(長)標準值(cm)

3歲以下女童身高(長)標準值(cm)

注:“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範圍”,代表了68%的兒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兒童 。


矮小孩子如何追趕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同齡孩子中的攀比現象,很多家長都很熟悉。在眾多攀比中,身高的攀比是首當其衝的,粑粑麻麻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同齡人中長得矮小。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身高是人類基本形狀之一,其表現型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是不容易改變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後天的環境因素來達到增高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對於身體的影響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影響身高的環境因素主要有營養、飲食、睡眠、運動、情緒和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營養素對身高的影響。營養物質其實就是促成孩子身高增長的關鍵,理想的身高與合理的營養密不可分,其中關鍵的營養素有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A、鈣、鋅.

所以粑粑麻麻平時要多給孩子補充此類營養素,這樣孩子還能再竄一竄哦~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孩子各年齡段正常身高是多少?青少年生長髮育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青少年兒童約佔全國人口的1/3,其生長髮育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一個民族的身體素質。雖然每個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存在有差異,但也是有一定的標準可以來衡量的,因為身高體重的比例在某個程度上反應出了男生女生的身體狀態。  各年齡段正常身高對照表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全國標準身高、體重對照表:
  孩子各年齡段正常身高是多少?以上就是“各年齡段正常身高對照表”的具體內容。因為人體的體重和許多的因素都息息相關,不同的人體之間的差異就會不同,不同的時間是會有一定的變化的。自身的情況不同,對於體重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因而很難與標準體重相同。所以就要及時的去正規的、專科的醫院進行治療,讓自己的體重與表格中的體重差異不大。  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專家指出: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人民衛生水平的提高,兒童的生長髮育情況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每個人都渴望能知道自己以後到底能長多高。科學研究證明,遺傳決定身高的70%的生長潛力,而剩餘的30%則受環境的影響。  目前公認比較精準的預測公式是: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7.5  孩子各年齡段正常身高是多少?根據預測的結果得出的數據,即是你在理想的生長環境下,先天賦予可以生長的高度。但在人體實際的生長過程中,會受營養、運動、睡眠、情緒、壓力等因素的影響而致使生長潛力未能全部發揮出來,未能達到理想的身高。  身高預測意義大,有助瞭解身體發育狀況  身高預測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和家長了解到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儘早進行臨床干預,有助於瞭解孩子將來的身高能達到多少,發育是否正常,孩子成年後的身高是否滿意,是否需要進行後天干預,並且成年身高預測對小兒內分泌疾病的診斷、治療及療效觀察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各年齡段正常身高是多少?增高專家提醒廣大患者朋友,增高不要盲目選擇,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既省費用,又能快速長高。


大師棋路

如題,其實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除了遺傳因素,後天的營養狀況也很關鍵。

小兒身長預測成年時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於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數據時如能精確到0.1釐米,身高的預測將更準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釐米);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釐米),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釐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釐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有些家長過分擔心孩子的身高,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比如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並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同時,孩子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


中華醫學科普

現在很多家庭都生一個寶寶,孩子的成長成了全家人的核心問題,寶寶在健康生長的同時,身高和體重有什麼標準嗎,怎麼判斷你的孩子是否在健康成長,下面為您詳細介紹,趕快來看看吧~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1.正常孩子出生後,體重會在2500g~4000g之間,身體長度大概會在46cm~52cm之間,一般情況下頭圍會達到34cm,通常胸圍會比頭圍小1~2cm.

  2.在出生後2至4天會出現暫時性體重下降的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過300克。隨著吃奶量的增加,寶寶的體重從第4、5天開始回升,這一週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3.滿月寶寶的體重,男孩平均為4.9公斤,女孩平均為4.6公斤;滿月寶寶的身長,男孩平均為56.6釐米,女孩平均為55.6釐米。

  5.13周嬰兒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體重為6.74公斤女孩為6.22公斤。男孩的身高平均為62.4釐米,女孩為61.1釐米。

  6.17周嬰兒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身高為64.5釐米,女孩的平均身高為63.1釐米。

  7.5月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體重為7.79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7.24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長為66.3釐米女孩為64.8釐米。

  8.嬰6月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體重為8.39公斤,女孩為7.78公斤。男孩平均身高達到69.9釐米,女孩達到68.3釐米。

  9.嬰兒在7個月後的發育標準是,男孩平均體重為8.69公斤,女孩的體重平均為8.07公斤

  10.9月嬰兒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22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8.58公斤。

  11.10月嬰兒生長髮育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44公斤,女孩為8.80公斤。寶寶的身體也長高了不少,男孩的身高平均為73.8釐米,女孩為72.3釐米。

  12.11月嬰兒生長髮育,11個月末,寶寶一般出牙5-7顆。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65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9.02公斤。

  13.12月嬰兒生長髮育,到12個月末,寶寶一般應該已出牙6-8顆,男孩的體重平均為9.87公斤,女孩的體重平均為9.24公斤,男孩體重一般不應低於7.79公斤,女孩體重一般不應低於7.18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高為76.5釐米,女孩的平均身高為75.1釐米。

  身長增長指標基本規律

身長是指頭、軀幹、下肢三者長度的總和,三者的比例在寶寶不同階段不一樣。

  出生時寶寶平均身長為50釐米左右。

  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週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

  在出生後第二年,寶寶身長增長速度開始變慢,全年僅增長10-12釐米。

  從2歲一直到青春發育期之前,寶寶的身長平均每年增加6-7釐米。

  年齡越小,頭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於上半身。

  2-7歲寶寶身長計算公式=年齡×5+75釐米。

  用小兒身長預測成年時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於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數據時如能精確到0.1釐米,身高的預測將更準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釐米);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釐米),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釐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釐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貼心小提示

  1.為寶寶測量時要脫去鞋、帽、襪子。

  2.最好在上午進行測量,這樣容易得到較為準確的數值。

  3.3歲以下的寶寶可採取平躺姿勢測量。測量時要注意膝關節伸直,頭部有人用手固定。

  4.同齡男孩比女孩身長要長一些。


小仙鴿咪咪

你好,這是0~10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 看到很多父母都緊張寶寶的身高不夠高、體重偏胖,其實很多都是正常的。在這裡,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打包上傳,和大家分享!        體重(單位kg)    身高(單位cm)    

   男      女        男        女  

01月  3.6-5.0    2.7-3.6    48.2-52.8     47.7-52.0 

02月  4.3-6.0    3.4-4.5    52.1-57.0     51.2-55.8  

03月  5.0-6.9    4.0-5.4    55.5-60.7     54.4-59.2  

04月  5.7-7.6    4.7-6.2    58.5-63.7     57.1-59.5  

05月  6.3-8.2    5.3-6.9    61.0-66.4     59.4-64.5  

06月  6.9-8.8    6.3-8.1    65.1-70.5     63.3-68.6  

08月  7.8-9.8    7.2-9.1    68.3-73.6     66.4-71.8  

10月  8.6-10.6    7.9-9.9     71.0-76.3     69.0-74.5  

12月  9.1-11.3    8.5-10.6    73.4-78.8     71.5-77.1  

15月  9.8-12.0    9.1-11.3    76.6-82.3     74.8-80.7  

18月 10.3-12.7   9.7-12.0    79.4-85.4     77.9-84.0  

21月 10.8-13.3   10.2-12.6   81.9-88.4     80.6-87.0  

2歲  11.2-14.0   10.6-13.2   84.3-91.0     83.3-89.8  

2.5歲 12.1-15.3   11.7-14.7   88.9-95.8     87.9-94.7  

3歲  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  

3.5歲 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  

4歲  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  

4.5歲 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  

5歲  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  

6歲  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  

7歲  20.2-26.5   19.1-26.0   116.6-126.8    115.1-126.2  

8歲  22.2-30.0    21.4-30.2   121.6-132.2    120.4-132.4  

9歲  24.3-34.0    24.1-35.3   126.5-137.8    125.7-138.7  

10歲 26.8-38.7    27.2-40.9   131.4-143.6    131.5-14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