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骨密度低是因為缺鈣嗎?

手機用戶96448511870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骨骼礦物質的主要成分是鈣,所以骨密度就成了評估骨鈣含量的重要客觀指標。

骨密度低表示骨骼內鈣質沉積不夠,但對不同年齡人的意義不同,對中老年人來說骨密度偏低說明缺鈣,對兒童而言骨密度偏低並不代表缺鈣。孩子的骨骼在不斷拉長生長,鈣才能不斷往骨骼內沉積,換而言之,骨密度偏低代表孩子正處於快速生長期。

孩子的生長過程雖然是連續的,但並不是勻速的,每個孩子的生長過程都會一段時間快一段時間慢,在不同階段檢測骨密度結果自然會不同。

骨密度檢測雖然具有快速、無損傷等優點,但是目前缺少兒童方面的參考數值,所以這種檢測對於兒童來說沒有什麼參考意義。骨密度檢測不是嬰幼兒檢查的常規項目,更不是嬰幼兒額外補充鈣劑的指徵。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參考以下吃,可以基本滿足鈣的需要量

0-6月齡寶寶如何滿足鈣需要量: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若能保證700ml左右的母乳量,配合補充維生素D,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每天若能保證700ml以上的配方奶量,配合補充維生素D,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7-12月齡寶寶如何滿足鈣需要量:奶類依然是本階段的主要營養來源,每天若能保證600ml的母乳(或者配方奶),配合補充維生素D,並且及時合理輔食添加,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1-3歲寶寶如何滿足鈣需要量:每天若能保證2杯250ml鮮奶或者2杯175ml酸奶(或者1杯250ml鮮奶+1杯175ml酸),必要時候配合補充維生素D,並且搭配均衡豐富飲食,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4-8歲孩子如何滿足鈣需要量:每天仍需保證2杯250ml鮮奶或者2杯175ml酸奶(或者1杯250ml鮮奶+1杯175ml酸奶),加上均衡健康飲食和充足有氧運動,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寶寶骨密度低並不能說明是缺鈣,相反說明寶寶長的好,因為骨密度低證明寶寶處於生長高峰期,有長高的潛力。寶寶在生長髮育期,骨密度低是正常的。母乳餵養的寶寶,建議每日補充400IU的維生素D。


骨密度低不代表缺鈣

骨密度指的是骨骼礦物質的密度,代表骨骼強度的重要指標。通常是用儀器對骨骼礦物質含量進行測定,通過檢測數據來判斷骨骼的生長髮育狀況以及骨骼生理、疾病等。


骨密度低正常代表骨內鈣質沉著的狀況。骨密度低說明骨內鈣質沉著不夠。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骨密度檢測結果相同意義卻大不同。


中老年人骨密度低:說明中老年人缺鈣,提示應增加鈣質的攝入。
生長髮育期的孩子骨密度低:並不表示缺鈣,孩子處於發育期,骨骼生長髮育快,儲存的鈣都用來促進骨骼生長,骨密度就會變低。

骨骼和鈣的關係

骨骼的生長原理是才能夠骨骼的兩端往外拉著長,生長點在兩端。骨頭不斷的拉長,鈣質不斷的沉著上去,骨密度低,才有空間讓鈣進去,鈣滿的時候,骨頭再次拉長,此時骨密度又低了,鈣質再次沉著。如果骨頭不拉長,鈣質就無法進入骨頭,可能骨密度檢測是不缺鈣了,但是也意味著孩子的骨頭不再長了。因此骨密度低,證明孩子長的比較快。這麼來說,骨密度低,意味著孩子在快速成長的信號,是一個好的表現,而不是缺鈣的特徵。

骨密度檢測不是孩子檢查的常規項。寶寶發育正常,檢測骨密度意義也不大。如果孩子不是疾病導致。正常是不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做骨密度的檢測。



營養海賊團

題主您好,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首先,微量元素檢查盒骨密度檢查現在已經被叫停。因為檢查結果並沒有公認的權威性,也沒有可靠的正常值範圍。

近幾年,補鈣、補微量元素的廣告絡繹不絕,也是很多家長盲目跟風檢查的原因之一。

維生素D 是寶寶最需要補充的,它是幫助寶寶促進鈣的吸收,沒有它,補再多的鈣也是徒勞。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就要給母乳餵養的寶寶提供400IU的維生素D補充劑。對於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參考配方奶包裝盒上的營養值,根據寶寶每天喝的奶量,計算攝入的維生素D是否達到400IU,如果沒有達到,需要額外補充差額的量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家寶寶沒有額外補充任何營養劑,培養良好的一日三餐飲食習慣,她的生長髮育都很好,每次體檢發育情況都在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