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停止使用尿不溼比較好?

櫻桃小魚子

尿不溼很好,可以解決很多新手爸媽的麻煩,既方便又好用。但是尿不溼也不是一直用的,到了寶寶一定的年紀後,就要停用尿不溼,讓寶寶自主如廁了。那麼什麼時候開始不用尿不溼呢?停用尿不溼,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要停用尿不溼,作為家長,首先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一般寶寶3個月起大便次數減少,可以逐漸訓練,定時大便,8~9個月開始訓練,坐便盆大便,5~6個月起可以訓練小便習慣,逐漸白天不用尿布,訓練得當,一歲左右既能表示要大小便,2到3歲後夜間不小便,4到5歲後不尿床。

有些人說,如廁訓練太麻煩了,可以繼續用尿不溼到幾歲麼?這樣的做法並不建議。因為尿不溼雖然可以幫忙解決很多的問題,但同樣會有一些壞處。比如天熱炎熱,尿不溼的透氣性差,寶寶容易患上尿布性皮炎。同時還會有大量的細菌繁殖,影響寶寶的生殖系統的發育。特別是男孩子,長期使用尿不溼,也不利於睪丸的正常發育。

而且長期使用尿不溼,孩子會有依賴性,失去最佳的如廁訓練,不利於建立排尿排便反射,同樣是不利於心智的發育。而且到了幾歲之後,還繼續用尿不溼,與周圍的同伴格格不入,同樣容易導致人際交往的障礙。

所以建議父母按照規定的時間訓練孩子,到了18個月之後就應該丟掉尿不溼啦。


醫聯媒體

寶寶如果完全停止使用尿不溼,也就意味著寶寶完全掌握瞭如何自我入廁排便的能力。但是這一時刻並不是某一天突然就出現的,而是寶寶在家長的指引下漸漸訓練而形成的!

那麼問題來了,寶寶的訓練該在什麼時候進行呢?

首先在時間上,根據國外推薦的「入廁訓練」原則,一般推薦的時間是 18 ~ 24 個月。年齡過小的時候(12個月),寶寶的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從醫學生理上來說,此時的寶寶還不具備自我控制排便的能力。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被訓練入廁的寶寶,反而掌握入廁能力的時間會大大延長,有些可能需要一直訓練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但是,如果在2歲左右,媽媽們才開始訓練寶寶入廁的話,很多寶寶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完全掌握了。所以寶寶的入廁訓練並不是越早越好,大部分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後。

因為每一個寶寶真正的入廁訓練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其中男孩會還明顯晚於女孩。那具體到一個孩子該怎麼決定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會傳遞一些“信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們,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準備好啦。

1、寶寶開始對大人的入廁過程表現出一些興趣,還能模仿你入廁。

2、寶寶有能力使用坐便器(舒適的坐在兒童坐便器上),可以在上廁所前迅速脫掉紙尿褲,甚至可以自己穿脫褲子。

3、厭惡使用尿不溼,寶寶在排便前後可能會用小手撕扯身上的尿不溼,或許是在告訴家人他想要“粑粑”,“尿尿”了,或者是他覺得穿著尿不溼不舒服了。

4、寶寶的排便開始規律,每天能夠保證至少2小時以上尿不溼是乾爽的。

5、寶寶在玩耍的時候,有時候會待著不動,並且眼睛看著你,其實他是想告訴你,他發生了什麼事,這一點表明他已經能意識到了他正在排便。

以上這些信號基本就可以證明,此時的寶寶可以準備脫尿不溼了,家長們需要對寶寶進行入廁訓練了。

入廁訓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可能寶寶會有溼褲子的時候,請家長朋友們不要責怪寶寶,以免對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另外,在此過程中尿不溼可以白天嘗試不穿,訓練寶寶入廁,在夜間的時候,仍然繼續使用尿不溼,隨著寶寶的控制力越來越強,家長們再考慮逐漸去掉夜間的尿不溼。


骨傷的楊張張揚

每個人都會不再使用尿不溼。就像每個人都會離乳一樣。而停止的時間因人而異。

寶寶要扯掉尿布溼也許是一個信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小馬桶,同時多準備幾條褲子。我們這樣跟寶寶說。今天寶寶沒穿尿布溼。需要小便或者大便你可以自己到小馬桶哦。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觀察。也許寶寶能夠輕鬆如廁。不要驚訝,寶寶總是這樣令我們驕傲。如果寶寶尿褲子了也沒關係。不指責,然後把褲子換掉,並且提醒他下一次要小便的時候要去小馬桶哦。

如果通過觀察你發現。寶寶總是尿溼褲子。這說明也許最好的時間還沒到來。與其總是把褲子弄溼,家裡弄髒。讓自己煩躁,不如跟寶寶商量穿上尿布。我相信溼了幾次褲子的寶寶會配合你穿上尿布的。

記得不要在這個階段為了訓練如廁反覆的提醒孩子,或者強迫孩子去上廁所以保證不尿褲子。孩子在這樣的壓力下也許實現了不尿褲子。但是這時候他的身體並不由他支配了。有可能出現到了幼兒園,那份控制不在了。孩子頻繁開始尿褲子。

在如廁這件事情上我們成人要有耐心。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想成為大人。天生有處理好大小便的趨向。也最終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否則。過於急切地完成這個過程所引發的心理問題將伴隨孩子一生。


Neverland何靚

鄰居家有一個小女孩,名叫麗麗,剛2歲,麗麗媽每次帶她出門,都要大包小包的拿很多東西。

通常是用一個包裝孩子的尿不溼、紙巾等用的東西,一個包裝孩子的奶瓶、奶粉等孩子吃的東西。每次看她這樣,都感覺她像是在打仗。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她“麗麗兩歲了,還在用尿不溼嗎”,她說,“是的,其實我是不想給寶寶用尿不溼,可是有時候,她玩著玩著就會忘掉喊尿尿”。

我們都知道,孩子尿尿,不僅會弄溼褲子,如果孩子更換不及時,還有可能感冒。

給孩子用尿不溼雖然很省事,但是它對寶寶的的危害,家長也必須心裡有數。

那麼,寶寶經常用尿不溼有什麼壞處?

1、尿不溼的透氣性差,長期使用寶寶會得尿布性皮炎。

建議父母選用質量好、透氣性好,而且不會反滲的紙尿褲,並經常更換,保持寶寶局部乾爽。

2、尿不溼散熱性差,細菌易大量繁殖,影響寶寶生長髮育。

男嬰使用偏小偏緊的尿不溼,不利於他們的睪丸發育,日後極易罹患不育症。

女嬰使用的偏小偏緊的尿不溼,細菌會常侵犯女嬰的外陰、尿道口等部位。

建議父母選購尿不溼的時候要知道“寧松勿緊、寧稍大勿偏小!”的原則。

3、長期使用尿不溼,可能使孩子失去早期身心訓練的機會,影響心智發育。

幼兒經常使用尿不溼,會讓孩子不會管理自己的尿意。但是如果在孩子6、7歲的時候,尿在課堂上,必然會引發同學的譏笑。

心理學家指出,這種“尷尬”會造成孩子人際交往障礙,對以後的人格發育極為不利。

建議對較大些的孩子,父母要按時提醒,注意訓練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去掉尿不溼?

“我家寶寶兩個月的時候白天沒用了,七八個月的時候晚上、白天都沒用。“

”我家孩一直用到2歲零8個月,才不用。”

“其實,寶寶在18個月左右時,就應該丟掉尿不溼了。”

各家的寶寶身體各方面發育不同,所以丟掉尿不溼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醫生說,孩子2歲以後括約肌就發育成熟,這時候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這時候也是給孩子戒掉尿不溼最佳時機。如果3歲還給孩子用尿不溼,就不利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了。

既然尿不溼對孩子的危害這麼大,那你打算什麼時候讓孩子戒掉尿不溼,滿2歲的寶寶,要不就趁這個冬天?


霓媽剁手日記

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三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而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之一。



我的寶寶現在才一歲半,天氣漸暖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都在說:“天氣那麼熱了,可以開始不用給寶寶穿紙尿褲了,不要那麼懶,把下尿,至多多洗下衣服。”

就連在外面玩,也經常聽到:“她還在穿紙尿褲啊,那麼熱還是把尿好,我們家寶寶月子裡就能把到尿了。”



把尿使寶寶對便尿的反射完全依靠大人的指令,而不能靠自身的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反射排尿。

而且一般寶寶兩歲多上幼兒園後才能發現,因為寶寶缺乏憋尿的經歷,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導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而尿頻等。



當然,我是親媽啊,也怕寶寶夏天穿紙尿褲熱。

天氣剛熱的一個早上,我只是讓他晾一下,不到5分鐘就在床上畫了地圖,褲子沒尿溼把她放到瑜伽墊上,我在清理。放下一會她給拉了兩砣。

然後,原本輕鬆愉快的早晨,就這樣在洗洗洗,換換換的過去了。



而且,不穿紙尿褲的時候,寶寶睡得不沉,會被尿憋醒;也不能暢快的玩,尿溼了一定要換;還有寶寶也會亂摸。

不管別人怎麼說,現在寶寶還是穿紙尿褲的,她兩歲的時候是冬天,更是穿紙尿褲好點。

我認為只要在上幼兒園前戒掉紙尿褲就好了。寶寶學東西其實不用那麼著急,慢一點也沒關係。


晨意微涼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停止使用尿不溼呢?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媽媽們應該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要有耐心。講講我女兒不帶尿不溼的經過吧!

在孩子一歲半左右,剛好是夏天,想著在家裡就不帶尿不溼了,所以給她穿了小內褲,但是據我觀察,自己當時太心急,孩子並沒有做好取掉尿不溼的準備,所以那個時候她總在尿褲子,為了讓她不尿褲子,我就會不停的去問她要不要尿尿,導致孩子不喜歡用小馬桶。

大概到兩歲左右,女兒就可以自己去尿尿了,但是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女兒的如廁訓練一直在反反覆覆,當她兩歲半左右的時候,雖然已經可以自己說要尿尿,但是有時候連著一兩個禮拜都會尿褲子,甚至是拉到褲子上,過上一兩個禮拜又會自己知道,這樣反覆了好幾次,直到三歲之後,才完全可以自己去如廁。

總結來看,對於孩子什麼時候去掉尿不溼,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不要操之過急,孩子如廁可以慢慢來,有的孩子甚至兩歲半還穿尿不溼,沒有關係,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話,也不要和別的孩子去攀比。

第二,要用科學的方法去訓練孩子如廁,可以從孩子接受小馬桶開始,如果孩子拒絕坐小馬桶,可以過段時間再開始嘗試。

第三,給孩子讀關於上廁所的繪本,比如小熊寶寶的《拉㞎㞎》《我要拉㞎㞎》,還有認識㞎㞎的書《是誰嗯嗯在了我的頭上》,

讓孩子認識屎尿屁,從心理上接受如廁訓練。

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幫助孩子脫掉紙尿褲呢?媽媽們可以多觀察孩子們,是不是有以下的表現:

1、每次要上的時廁所時,會主動提出來;

2、自己已經不願意再去穿紙尿褲了;

3、每次上廁所的時間可以間隔兩個小時以上;

4、願意自己去坐小馬桶,不在抗拒、排斥;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現,媽媽可以嘗試著慢慢開始鍛鍊孩子自己如廁,但是有的孩子可能只需要兩週,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會需要一兩個月,這都是正常的情況,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對孩子沒有信心,會讓自己沒有耐心。


豌豆媽媽育兒

我的寶寶大概就是兩歲的時候就停止用尿不溼了。一般在白天的時候我都不給寶寶用尿不溼,只有在晚上的時候才給他使用尿不溼。

因為在白天的時候可以經常詢問他是不是要小便,也可以培養他一種,自己排便的能力。說到我是怎麼停止給寶寶使用尿不溼的,那是我兒子大概兩歲的時候,給他晚上帶上尿不溼,他一晚上都不會尿,早上給他摘下來的時候,尿不溼還是乾乾淨淨的。


白天都沒有排便的時候,他也會自己告訴我。所以就給它停掉尿不溼了。現在兒子兩歲半了,即使晚上需要小便,他也會叫醒我的。


親子育兒屋

我來說說我家寶貝脫離尿不溼的經驗。在寶貝一歲半的時候,我給娃買了專用的小馬桶,告訴她這是尿尿以及拉粑粑的地方,和爸爸媽媽的大馬桶一樣一樣的。然後一個星期裡,娃脫離尿不溼,當然每天會尿溼好幾次褲子,這時一定不要責怪ta,而要溫和的告訴ta,每次想尿尿的時候跟媽媽說,媽媽抱你坐上小馬桶尿。這樣重複多了,十天左右,娃形成習慣,徹底在白天脫離尿不溼,每次有便意,就會突突跑到小馬桶,讓家長替她脫下褲子,坐上去解決。晚上的尿不溼在2歲2個月時脫離,但不是徹底,偶爾會有尿床,有時迷迷糊糊也會憋尿醒來叫媽媽,下床坐馬桶解決。


安達麻麻記錄生活

寶寶兩歲,完全可以不穿紙尿褲。在寶寶一到兩歲之間,選擇夏季,訓練寶寶入廁能力。即使尿溼褲子,給寶寶洗澡,洗衣服都很方便。兩歲的寶寶,春夏秋三季就不要穿紙尿褲了,冬季白天不穿,晚上睡覺的時候穿上。其實在別的地方我也說過,大人每月裡用個衛生巾都覺得不舒服,何況孩子要天天穿上紙尿褲。


寧靜育兒

尿不溼的豐功偉績,簡直可以載入史冊:乾淨,方便,解放勞動力。在寶寶沒有準備好之前,應該一直使用,不要聽信婆婆或者小區大媽關於不透氣捂屁屁影響發育之類的嘮叨。



對寶寶來講,什麼叫做準備好?一是生理方面,二是心理方面。

生理方面,寶寶通常要到2歲左右才會有控制排便和排尿的意識。這時可以抓住機會進行如廁訓練,比如買一個漂亮的小馬桶,通過繪本告訴寶寶大小便要在小馬桶上進行等。如廁訓練不可操之過急,持續的引導和耐心十分重要。

在孩子接受馬桶之後,可以開始嘗試在白天脫掉尿褲,穿上小內褲。但一般來講,孩子的尿道和肛門括約肌要到3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全,因此至少在睡眠中,紙尿褲可能會需要穿到2歲以後甚至3歲。



心理方面,有些孩子已經有能力控制大小便,但卻不願意脫下紙尿褲。這種情況的原因很複雜,有些可能是暫時的心理過渡,有些是習慣問題,有些可能與肛欲期有關。不管原因如何,父母在孩子表現出抗拒時,切忌強迫或用語言施加壓力。諸如"這麼大還穿尿褲羞不羞"之類的話,只能讓孩子更加抗拒。

沒有一個大人需要帶著紙尿褲的,對於這種順其自然就能解決的問題,請給孩子基本的尊嚴和尊重,讓他們自己決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