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微城市模式探索

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微城市(Micro City)的開發建設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引擎,在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通過分析了當前我國城鎮化背景和趨勢以及國外城鎮化發展趨勢,對比了未來國內外微城市的發展特點。從而決定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微城市與智慧微城市(Smart Micro City)模式進行探索。

【摘 要】

當前階段,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性課題。圍繞這個題目,國家從各個層面展開研究與實踐工作。分析了當前我國城鎮化背景與趨勢,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引入微城市的概念,進而分析微城市的要素及內涵,提出微城市的典型模型,探索一種適合我國現階段城鎮化發展的模式,從一個微小的單元建設出發,由這些理想的單元最終匯聚成理想的“智慧城市”,促進城市空間組織合理有序地演進。分析國內外城市化發展趨勢,對比了未來國內外微城市的發展特點,結果可供政府決策層、 城市規劃領域、城市建設部門參考借鑑。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微城市;空間分佈

引 言

所謂新型城鎮化,應該是通過區域城鄉統籌與協調發展、集約利用與綠色低碳、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來實現中國的城鎮化的特色之路,以民生、可持續發展和追求品質為內涵。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2014年發佈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提出,全球城鎮人口到2050年將增加到64億,屆時城鎮人口將佔人口總數的70%,這其中一半以上城市人口將居住在亞洲。這些地區的國家將在滿足不斷增長的城鎮人口在住房、基礎設施、交通、能源、就業、教育和醫療需求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化率2013年達到了53.73%。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復甦和社會發展我國現代城鎮化開始起步,21世紀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比我國與世界城鎮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們用了50年左右的時間,走過了世界城鎮化歷史兩個多世紀完成的路程。如此之快的城鎮化速度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城市病”:環境汙染、交通擁堵、食品安全、能源短缺、就業不足、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國際經驗,社會矛盾集中多發時期往往是城鎮化率達到50%-70%時。2014年3月,新華社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進一步明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目標: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指出城鎮化目標在於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城市生活和諧宜人、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等。

為應對城鎮化過程中已經出現或者預計出現的問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世界許多國家開展了城鎮化模式研究與實踐工作,提出或完善了許多新概念,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這些概念從根本上講都是要解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打造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生活環境,指導我們發展城市的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前國內許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往往貪大求全,沒有從解決城市實際問題入手,甚至出現盲目跟風建設的現象。本文針對我國國情,提出了“微城市”的概念,初衷是探索一種適合我國現階段城鎮化發展的模式,從一個微小的單元建設出發,即建設理想的“微城市”,由這些理想的單元最終匯聚成理想的“智慧城市”。

1.微城市概念

“微城市”的概念借鑑了“城市綜合體”、“衛星城”等概念,是在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轉型的需求下,提出的一種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模式,可以看作是理想城市整體構成的一個單元;從功能構成上講,微城市具備城市所能提供的幾乎所有基本要素。目前階段還無法形成一個非常準確的定義,從技術角度,它是新一代科學技術與智能技術的高度集成應用,從發展角度,它是解決城市管理與發展的新模式。它提倡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20min 步行範圍內,滿足居住、教育、醫療、工作、購物和生活休閒等一站式生活需求。微城市的設計原則是功能複合、空間集約、均衡發展,通過利用微電網和本地可再生能源,創造靈活、適應性強、高效的能源網絡;通過高效便捷的綠色出行系統聯繫,將微城市中各功能空間有機融合在一起,在區域內形成一體化的網絡體系,城市交通、城市空間、城市功能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來解決城市人口生存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從而提升城市的運營效率和品質,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從微城市的定義來看,它有七大類要素,分別是:生活空間、工作空間、食品供給、彈性能源、移動交通、生態環境、產城人融合。具備以上要素的微城市,滿足世界範圍對未來城市的理想發展方向預期,即可持續發展、健康、宜居。

2.微城市的內涵分析

2.1城市是一個有機整體

“城市”,是由居住、生產、文化、管理等功能為主的“城” 和商業、休閒活動為主的“市”兩部分組成,本質上是密不可分的,其最大特點是功能複合性和時空連貫性。在城市裡,每個功能要素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它們之間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採用功能分區規劃的方法,通常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在空間上分開佈置,劃分為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等,這種分區規劃的思想,本質上忽視了城市是一個聯繫密切的有機整體。尤其是在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分區規劃模式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弊端,比如生活區與工作區距離較遠,市民花大量時間在上下班途中,加劇城市交 通擁堵、空氣汙染,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生活品質。因此功能混合是微城市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合理配置區域內資源比例,一定空間範圍內城市功能有效複合相關,最大化利用城市空間,實現資源集約利用。

2.2 能源自給自足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體系中,ISO TC268 SC1(智慧城 市可持續發展 基礎設施計量分技術委員會)定義,城市基礎設施有四大網,即能源、水、交通、信息通訊技術,可以看到,能源被作為城市四大基礎設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能源相當於城市的血液,它驅動著城市的運轉,城市如果能解決能源自給自足,就不僅僅解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可能面臨的能源 枯竭問題,同時通過發展新能源,在城市區域能源發展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達到較高比例或較大利用規模,減少城市發展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而最大限度減小能源生產與使用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汙染。能源自己自足方面,歐洲國家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歐盟專門制定了一項計劃,到2020年CO2的總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5。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應用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與當地經濟條件有一定關係,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發展綠色無汙染的新能源,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重視,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企業和民眾提高環保意識,學習發達國家的技術與成功的商業模式。對於微城市來說,因為其作為城市的微縮版,在城市內部實現能源內循環,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相對容易實現。例如,在城市建築物屋頂安裝天然能源系統,收集起來的能量供給家裡的電器設備使用。用不完的能量通過合理的運營模式,還可以提供給新能源汽車,從而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另外,垃圾廢棄物通過處理,將廢棄食物、園 林綠化修剪下來的枝葉、下水道收集的汙穢物等用來發酵氣體,變廢為寶。

2.3 微城市諸要素的基本內容與意義

生活服務、公共服務、生產服務是城市的三大職能,也是其本質特徵。生活空間、工作空間、食品供給、彈性能源、移動交通、生態環境、產城人融合,是微城市的七個基本要素。首先說生活空間。在微城市的發展中,特別強調要“以人為本”, 注重人的體驗,也就是要保證適度高密度下的舒適宜居性。這就要求仔細研究目標受眾在空間感受、尺度、流線、家庭成員構成等方面的生活需求,進而針對各空間細節,整體提高空間利用率,全面提升人們的家居品質。其次是公共服務。在微城市中,建築都遵循開放的管理模式,各種設施均以公共空間的形式存在,對城市開放服務,並通過步行系統設施、開敞空間頂棚、公共屋頂平臺等聯繫在一起,使其體現出“室外空間室內化,室內空間室外化”的城市形態,使建築內外的空間融為一體。第三是食品供給。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產品的非食用用途的增加(如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糧食需求不斷增加,糧食問題成為懸在世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未來,在微城市區域,可發展垂直農業,按需進行規劃,實現食品的集約化的配備和供應。減少運輸,綠色安全,節約用地,按照需要來定製食品,實現農產品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第四是彈性能源。前面專門分析了能源的重要性,微城市可以利用微電網和當地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創造靈活、適應性強、高效的能源網絡。微電網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利用可控的分佈式電源,根據用戶需求提供電能的小型系統。開發和延伸微電網能夠充分促進分佈式電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實現對負荷多種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給,是實現主動式配電網的一種有效方式。第五是移動交通。微城市中,有多種自主出行方式可供選擇,包括步行、共享式自行車、電動車、公交汽車,微城市之間的快速交通,可藉助移動終端實現交通信息共享。第六是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利用,是微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根據城市本身的自然地理環境,因地制宜,在保護自然景觀與原生地理環境的前提下,建設公共綠色開放空間,空間內合理分配建築、公園、綠地街道等要素比例與位置,依據地形佈局建設建築與景觀,避免大規模的挖填平整,保留大部分生產性農業用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使建築環境與自然景觀整合在一起。綠色開放空間應該遍佈微城市內部,具備高度可到達性的特徵。第七是產城人融合。當前國內有些新城區發展初期過於注重產業發展,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足,使得難以留住人;另外還有一種城市,過度開發建設,產業支撐不足,也難以形成產城人良好融合的模式。而要解決這兩大問題,最重要的是產城人融合。微城市要產城人融合,解決產業集聚,解決就業問題:“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平衡”。就業與居住地需要擁有便利的交通,需要強調以產業發展作為支撐點。

以上從微城市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各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依存,要統籌考慮,合理配置。對於新區建設,只有在規劃階段進行合理設計,逐項落實,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對於建成區改造,應該充分分析區域特點與優勢,制定好改造建設方案,避免資源浪費與重複建設。

3.微城市模式研究

3.1從國內外城市化發展趨勢分析未來微城市發展方向

縱觀國內外城市空間分佈,具備一定規模、設施相對健全的城市中心,較多出現於國際城市、國內一二線城市,並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地位的提升數量逐漸增多,這說明城市的成熟度與城市經濟實力密切相關。我國城市建設水平與城市化進程相對一致,當前國內二三線城市城市化發展處於加速期,城市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國際上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起步較早,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大城市中心形成了最早的城市綜合體。從城市發展規律分析,未來國內微城市建設應與二三線城市新區擴張具有相對一致性,而與一二線城市舊城更新結合更為密切,因為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與商業中心更易於營造微城市。從時間上看,國外城市中心密集出現集中在2005年以前,而國內在2005年之後迎來城市中心化快速發展期。原因是國外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主城區改造與新城副中心建設,其未來微城市建設規模較大,服務功能也更為成熟。而國內一線城市中心區發展相對成熟,用地空間緊張,並以城市集中化為主,因此未來微城市建設將集中於二線城市。

表1 國內外未來微城市發展趨勢分析對比


國際

國內

差異分析

空間分佈

國際化城市

一二線城市

1. 與城市經濟實力密切相關

2. 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和地位提升而逐步增多

時間分佈

2005年以前出現城市綜合體

2005年以後集中發展

與城市化進程相對一致

城市體系分佈

一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

城市化水平差異是主要原因

3.2 微城市典型模式設計

關於微城市用地規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量化規定,業內經驗一般是30km2以上建築規模,理想模式不超過80km2,即微城市半徑不超過5km,這個用地規模對於中國城市面積而言要小的多,幾乎相當於一個普通規模的鎮佔地面積。因此,“微 城市”與我們國家定義的“小城市”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一個小城市可以由多個微城市單元構成。

前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微城市模式探索

4.結語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微城市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實踐證明,微城市的開發建設必須尊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現實需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頂層規劃。通過創新發展和差異化競爭,不斷追求商業設施和商業服務的主題多元化,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和配套服務,提升和優化微城市的複合功能,將微城市模式打造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姜棟(1979- )女,山東人,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研究員,ISO/TC268/SC1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計量分技術委員會專家,ISO/TC268/SC1/TG2 智慧城市標準試點測試工作組秘書。主要研究領域空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