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髮話了!大學“嚴進寬出”現象將迎來改變

教育部长发话了!大学“严进宽出”现象将迎来改变

據新華社報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6月21日在成都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在觀教君看來,陳寶生部長的這一表態釋放出的重要信號非常值得關注,這意味著多年來備受爭議的中國大學“嚴進寬出”的現象將面臨改變。

2014年,時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一次關於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的演講中表示,我們的學生和家長認為高考前是最苦的,不少大學生經過高考這座“獨木橋”後,開始在大學校園裡舒舒服服地等畢業,上課能逃就逃,考試臨時抱佛腳。甚至有些家長也是從小灌輸給孩子這種思想,讓孩子以為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高考,於是高考結束後,學習變得不再重要。

在朱清時看來,哈佛每年有20%的學生會因為考試不及格或修不滿學分而退學休學,他們的學習壓力來自於嚴格的淘汰機制;而中國大學“嚴進寬出”,學生競爭不足、缺乏動力,高等教育模式亟待改革,非常需要在大學生中引進強競爭模式。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基礎教育“苦”、“嚴”,而高校教育“松”,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為實現升學目標,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業上,而到了高校,卻變得迷茫,無所事事。中國高校嚴進寬出教育模式,也是基礎教育學生負擔重的根源之一,要減輕中小學生的負擔,必須提高高校學業要求,實行“嚴出”培養模式。教育部部長提出高校要合理增負,不是給高校生增加額外的學習負擔,而是迴歸教育的本質。

熊丙奇表示,嚴格的高等教育質量要求,會引導社會正確看待高等教育;對高等教育的自身發展和基礎教育迴歸育人,都至關重要;另外,高校的嚴格培養,也是中國改革高考錄取制度的基礎。

專家表示,高校“嚴出”,無疑會提升高等教育的培養質量,引導高校自身更好地發展,同時也利於基礎教育實現其育人價值,改變當前不少考生將考上大學作為“終極目標”的短視取向;從深層次上來看,高校注重育人質量和教育品質,不同高校的內涵競爭力將被彰顯出來,社會真正地認可度也將提高,目前的學校身份概念也會淡化,有利於高考制度的改革。

6月21日,陳寶生部長在成都舉行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時表示,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陳寶生強調,要推進“四個迴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其中,“迴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